分享

《虞书》.第一章尧典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07-07

虞书

因为舜帝,姚姓,有虞氏,所以他统治的时代称为“虞朝”,而尧帝统治的时代为“唐”,后世之人经常把唐朝与虞朝并称为“唐虞”。从社会发展学的角度来看,唐尧时代属于比较松散的原始部落时代,天下还是依靠部落自治,而到了虞舜时代,政治管理结构开始逐步形成的,这也为夏朝奴隶社会管理打下了基础,算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源起。

从文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尧典”其实并非尧帝时期所做,而是后世史学家所做的,有人说是舜帝的史官所做,但是孔安国认为是孔子参考古文籍创作。

【原文】昔在尧帝,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这段话是孔安国所写,他说,古代时候的尧帝,“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就是尧帝是中国文化的发起者,他的光芒照遍天下古今。他能够大公无私,将帝位禅让给虞舜。所以后世做了《尧典》。

这里之所以称为典,是表示尧之言行,“可为百代常行之道”

第一章 尧典

【原文】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通过考察古代文集知道,尧帝,名曰放勋。

他这个人“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披四表,格于上下”,这十八个字是形容尧帝个人的品格,或者说是人格魅力十足,特别前边十个字需要逐个琢磨,郑玄解释说:“敬事节用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经天纬地谓之文;虑深通敏谓之思;安安即温和宽容;不懈于上谓之恭”。

接着尧帝又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身边的人和九族和睦共处,从而安定部落百姓,最终达到“协和万邦”,天下的百姓生活也都安定了下来。

也可以把这段话理解成为尧帝统治天下的历程:先从个人做起,修养自身的道德,以影响并带动身边的人向善向道,“九族”是个人关系延伸的脉络,由近及远,就像一片树叶,通过脉络延伸称为完整的树叶,这也是所谓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最终达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就像整片叶面散发出生命的光泽。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看,如果在叶片的边缘有一点腐烂、虫鸟叮咬,只要叶茎不败,树叶的生命力很快就会修复回来。但是叶茎腐败之后,哪怕叶面再完整,也会逐步枯萎失去生命力。

如果总结下来就是《礼记.大学》中曾子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制定历法

【原文】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yú)夷,曰旸(yáng)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zī)尾。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民困,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mǎo),以正仲冬。厥民隩(yù),鸟兽氄(rǒng)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釐(lí)百工,庶绩咸熙。”

在实现了天下统一,百姓安居之后,舜帝就安排羲和两族顺应上天的旨意,认真观察日月星辰等天象,分别安排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到当时东西南北四个最远的地方,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鸟兽及植物的生长、百姓的生产生活,以制定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并以闰月法制定年历,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达到了“允釐(lí)百工,庶绩咸熙”的程度。

这段话很长,其中涉及了人名、地名、星座以及百姓、鸟兽的变化,有些难以理解,对于想了解历法、地理的人来说,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不过我们看这段文字,只要了解中国历法的依据即可,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就是遵从天道自然运行,鼓励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果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段话,可以借用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见《管子.牧民篇》)”来总结,文化科技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基础上的。

功成身退

【原文】帝曰:“畴(chóu)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yín)讼可乎?”帝曰:“畴咨若予采?”驩(huān)兜曰:“都!共工方鸠僝(chán)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bǐ)(yì)?”佥曰:“於!鲧(gǔn)哉。”帝曰:“吁!咈(fú)哉,方命圮(pǐ)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在制定完历法之后,尧帝认为自己的治理的天下已经很安定了,所以希望选择一个继承人,所以他问身边的人说“畴咨若时?登庸”,尧帝的想法是寻找“继往开来”,能够持续维护天下和睦、百姓安居,而不是单纯继承帝位。

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启明’”,就是口才比较好,但是尧帝却感叹说“(yín)讼可乎?”就是作为一个儿臣,四处有嘴,有点什么事都能找到理由、推卸责任,还愿意挑剔长辈或领导,这就是孔子说的“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篇》)”,另外就是凡事跟谁都好争辩,这样的品行怎么能选做继承人呢?

接着尧帝又问,还有谁能被采用呢?驩兜说“共工方鸠(jiū)(chán)”,指的是在大洪水年代,共工作为尧帝的臣子,在防范洪水、救助百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功劳,但是尧帝却感叹说“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共工险伪之人,自为谋虑之言皆合於道,及起用行事而背违之,言其语是而行非也。貌象恭敬而心傲很,其侮上陵下,若水漫天,言貌恭而心很也。行与言违,貌恭心反,乃是大佞之人,不可任用也。

接着尧帝又对他的臣子四岳说,现在滚滚的洪水危害天下四方,激荡的洪水把山陵都给包住了,而且不断有淹没高山峻岭的迹象,这大洪水有点像是要漫过天地似的。【这段记载跟西方的诺亚方舟的故事有点类似】有谁能够治理这洪水?所有人都推举鲧,说他能治理洪水,不过尧帝却感叹说“(fú)哉,方命圮(pǐ)”,这句话表达了尧帝的担忧,鲧这个人,性格乖戾,所以没有什么善心,但是既然大家都推荐他,说明他的能力还算是众人中比较高的,因此尧帝只能听从四岳的建议,让鲧去试一下,结果用了九年时间,没有取得成功。

在这段话中,“驩兜、共工、鲧”与“三苗”并列为“上古四凶”,算是历史上很著名的恶人,我们看其实这三个人都是尧帝时候的重臣,也曾经是历史上功勋卓著的人物,他们之所以被列入四凶,就是尧帝对他们评价的这几点,也是我们常人最容易犯的几个问题。

启用虞舜

【原文】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guī)(ruì),嫔于虞。帝曰:“钦哉!”

按照记载尧帝是十六岁的时候,从唐侯升为天子,在位70年,本来寄希望于鲧,结果九年无功,自己已经八十六岁了,年龄很大了,所以急需找到继承人,他认为“四岳”一直做的还不错,找不到合适继承人,所以有想法让“四岳”来继承位置。四岳却说:“我们的品德还达不到继承帝位德要求,辱没了帝王之位”。刚开始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尧帝跟百官的眼睛只盯着朝廷上的人以及那些贵族,看来看去都不行之后,所以尧帝说“把视野再放宽一些,看看那些地位低贱的人,有没有合适的”。

大家都跟尧帝说,民间有一个叫做虞舜的单身男人,听说,道德、能力方面都挺好。尧帝说“我也听说过这个人,他具体怎么样呢?”——这也应了孔子跟冉雍说的“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篇》)”,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不要放弃自己,丹朱生也荣华,其才也启明,但不修品德,其行“嚚讼”,不为尧帝所取,虞舜生于僻壤,能修德行孝,故可为四岳举荐,继承大位。

四岳回答说,他的父亲顽固不化,母亲蛮不讲理,弟弟放纵不羁,但是虞舜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孝道维护好家庭的关系,最终感化他们慢慢向善、向好,不会去干那些奸恶的事。为了稳妥起见,尧帝还是要认真考察虞舜,所以准备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看一下他治家的能力。“刑”在过去是用刀砍带着刑具的犯人,这里是看看他怎么树立家规,如何解决家庭的矛盾。——题外话:尧帝恐怕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因为虞舜出身于贫贱之家,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他,也是为了抬高虞舜的身份地位,避免未来接班时受到贵族阶层(特别是他儿子丹朱)的反对。

“厘降”应该是“下嫁”的意思,妫(guī)(ruì)是地名,舜帝居住的地方。当然对于这个下嫁的问题,古人研究很多,也有人给舜帝和尧帝排族谱,认为这桩婚姻不合义理,同时过去所谓“匹夫匹妇”,强调的是普通百姓只能一夫一妻,而虞舜同时娶了两个妻子,不定名分也不符合礼法,所以“嫔”字用的也有问题——这只是古学究研究的话题。换个角度,虞舜能通过自身的的带动,让他们安于妇道,这也是舜帝之德。

“钦哉!”是尧帝对于虞舜的认同,《尚书正义》里说“叹舜能脩己行敬以安人,则其所能者大矣”。

【关于尧帝的一点想法】

如果这篇《尧典》是孔子所做,则其表达的应该就是《论语.泰伯篇》中孔子所说的“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尧帝之所以是后世万代君王学习的典范,就在于他能够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做起,而带领本来矛盾重重的天下万邦走向和谐,百姓生活幸福,实现了天下大一统的局面。

另外就是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卓著,历法的制定,使中国的先人们有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并且尧帝用历法来指导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他的顺应天道、尊重自然法则的思想,也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到如今这种思想依然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指导,甚至也逐步被西方国家所接受。所以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尧帝“禅让”帝位,其实这其中有很多空白,这就跟现在企业领导人换代,既然儿子不成器,传给女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为了让虞舜继位,尧帝也是费劲心思,先是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以抬高他的身份,也避免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妫(guī)(ruì)之地也算是给他了,如此,虞舜就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一方诸侯,而且帝位给虞舜,也算是保护了丹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