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建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geros 2019-07-08

作者简介:邝士元,历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历史学科教授,博采群书,对我国数千年来发生的重要史实皆有深入研究,其作品对于史实发生的时代背景、原因,以及治道得失与影响的分析等,皆能全面且独到,使读者能一览尽得。

上古部落,棋布天下,植根深固。有大酋长起,挞伐与羁縻并行,凡举部族以归命者,即因其故土而封之,于是“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周代自实行封建后,便将当时四分五裂之部落诸侯国加以统治维系,而另一方面又分封同姓宗室及异姓功臣以往所占领之领土内,因此使局面变为一统,所以封建制度遂成吾国大一统国家之基础。

中国经历唐、虞、夏、商四代,从表面观之,可以称为统一时期,但中国内部文化,仍然有无限阶级之分。及至周采封建制,大封诸侯,其作用有二,一曰分化,一曰同化。所谓分化,谓将同一的精神及组织分布于各地,使各因其环境以尽量地自由发展;所谓同化,乃将许多异质的低度文化醇化于一高度文化总体之中,以形成大民族意识。封建制度乃将宗室及功臣分封,而他们有些分封到与异族接邻的地方,因而使华夏文化发扬光大与传播至各地。

在周以前,夏、商等不曾建立严密的封建制度,所以夏族与外族(夷、狄)的关系在政治上为羁属关系而已。但自周以后,确立了封建制度,把原来各族赶走的赶走,征服的征服,经过了几百年的同化,我华夏民族才开始萌芽。及至春秋时,诸夏民族仍是被四面外族所包围,于是中原各国互相联结,共同对抗外族,提倡“尊王攘夷”;外族中的诸侯(如楚)被消灭,其族人渐被诸夏所同化,成为诸夏的一分子。于是,上古许多不同的种族,此后便混合而成为了一个整体的“中华民族”。

周以前,所谓“中国”,大致不出今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在这个区域之中,也还有很多文化低落的部族杂居。而周实行封建制,其中之目的如宾四师所说:“封建制乃一种侵略性的武装移民与军事占领,盖封建即是周人之一种工作,不断向东方各重要地点武装移民,武装垦殖,而周代的国家不断的扩大与充实。”及自春秋以后,诸侯势力日渐强大,于是侵略其他外族,实行扩张自己的领土,例如楚、吴诸国尽力并吞南方的蛮、夷,秦、晋等灭尽北方的夷、狄部落,于是华夏的疆域便日渐扩大。此亦为封建制之重要影响。

过去,史官之所以能分清楚各氏族,和我国华夏民族得以不断扩大、延绵不绝,乃由于谱系之完整。春秋时,诸侯之国,公子公孙,支分派别,有关列官分职,世有掌司,因以命氏。自战国以后的人,以氏为姓,五帝以来之姓虽亡,而秦汉以还,姓氏合并之姓,追溯其源,多知其出自古帝。后之史家,辨伦脊,察条贯,自知华夏之民多为炎黄遗胤,据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皆古封建之赐也。此为封建之另一影响者在此。

世谓中国古代,皆在宗法社会中,而所谓宗法,实成立于周朝。宗法虽非由于封建而有,但是因封建制度之影响,使宗法日益完善,而其功效亦益显。所谓封建政治,实亦是宗法政治。及周以后,秦、汉的君主虽用郡县制而不用宗法制来治理天下,原来封建之大宗一变而成为家族,政治于上,家族分于下,因而使人民知有家而不知有国,但其政治与典制、伦理风俗,亦多沿袭宗法社会的遗风。

—— 摘自 邝士元 《国史论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