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业改革的五个切入点

 木香草堂 2019-07-08

作业改革的五个切入点

    如何改进作业?应该坚持行政指令减负与业务指导减负相结合,一方面明令坚持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另一方面通过校本研修等多样路径,指导教师正确理解作业,提高教师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改进中小学作业的切入点主要有:

    一、克服“拿来主义”,关注“教学—作业—评价”的一致性

    目前,“拿来主义”成册的作业随处可见,这是当前低效学习的致命原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评价应该形成合力。而在过度强调“教考分离”的“控制性思维”下,教师的教学评价权被剥夺了,作业设计权旁落了,于是许多课堂更像是迎合评价的猜测训练。

    作业改革的“第一战”首先指向的是作业与教学的配合,应将作业作为学习设计的一部分。期待教师像备课一样,从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精心选择或设计意图明确的、有针对性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层次性的作业。

    凡是布置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应该事先试做过,并分析了解这些作业的意图,这是作业布置的底线要求。

    二、减少仅仅训练意义的作业,把握不同学习时间作业的功能与特点

    长期以来,人们仅将作业视为课后练习,视为训练活动,这其实是对作业功能的窄化。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实施过程性评价,促进理解、思考与探究的学习任务。

    我们一方面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强调作业设计须基于课程标准、关注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构建循序渐进、能力立意的作业体系;另一方面从学习方式的角度,鼓励教师研究作业的性质与功能,设计具备引导预习、促进理解、提高熟练、知识整理、习惯养成等多种功能的作业,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

    不同学习时间的作业不应是同质化的。作业改革的“第二战”从作业功能入手,构建与课堂学习相配合的作业系统。前几年,杭州西湖区、萧山区,桐庐县,温州龙湾区、经济开发区等地就曾从预习作业、随堂作业、同步作业、周末作业、单元作业和假期作业等多方面切入,探索不同环节学习任务的科学设计。

    三、避免家长过度参与作业,科学合理地推行实践性作业

    科学合理地推行实践性作业是作业改革的“第三战”。我们需要关注体现多维学习目标的、多样化的作业。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与作业成果交流活动,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特别是假期作业,应保证一定比例的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

    “促进实践学习”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但在推行实践性作业时,须切实制止要求家长过度参与的作业。教师尽量不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帮助家长扭转只重视书面练习而轻视实践任务的倾向,明确家长在孩子作业中的参与角色仅是督促者、支持者与鼓励者。减弱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对家长的依赖感。

    四、关注“有批改无分析”现象,发挥作业的诊断与补偿功能

    有作业便必然有批改,有批改还需有分析。因此,作业改革的“第四战”指向作业批改环节,强调诊断分析、及时反馈与针对指导,发挥作业评价的改进功能。

    教师既要关注作业的结果,更要关注作业过程与作业习惯,发挥作业的多方面教育效益;既要落实作业的全批全改,更要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既要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更要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五、加强作业管理,推广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运用能力的校本研修

    严格执行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六项规定”。学校建立作业总量控制和作业检查制度,控制日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按年级做好课后作业量的学科平衡,定期检查和分析作业质量。

    学校教学管理应从“控制性管理”走向“指导性管理”。在规定与禁止的同时,把提高教师运用作业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作为重要的管理目标,开展以作业与评价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命题、批改分析、讲评等技术。鼓励教师在参与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提高教学把握能力,并进而迁移到命题等评价设计能力。(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 张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