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病证辨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肺气虚则鼻塞少气,实则胸满喘喝。 肾气虚则厥,实则胀。 肝有病,其外证面青、好洁、善怒,,眦青。好叫呼者,肝病。 心有病,其外证面赤、口干、善笑,舌短、颧赤。好狂者,心病。 脾有病,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唇黄。好歌者,脾病。 肺有病,其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喘息鼻张。好哭者,肺病 肾得病,其外证面黑、善恐欠,,颧与颜黑。好呻吟者,肾病。 肝热小便黄,身热惊且狂,肢烦胁满痛,不得安卧床。(原注:肝热右颊先赤。) 心热痛在心,善呕头痛频,烦闷意不乐,面赤无汗蒸。(原注:心热面颜先赤。) 脾热先头重,颜青项颊痛,心烦腹满泄,欲呕身热纵。(原注:脾热鼻先赤。) 肺热舌黄胎,喘咳皮毛寒,痛走胸膺背,身热汗自来。(原注:肺热左颊先赤。) 肾热痛先腰,身热苦渴焦,脐酸足下热,项痛懒言嘲。(原注:肾热丙颐先赤。) 诸疮痛痒,皆属于心。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愤郁, 皆属于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忧愁恐惧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堕坠盛怒则伤肝,饮食劳倦、汗出当风则伤脾,坐卧湿地、入房过度则伤肾,此正脏所伤也。(原注: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 汗出于肝。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原注:汗虽为心之液,然五脏皆有汗也。) 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胃中寒,则腹胀。 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肠中寒,则肠鸣飧泄。 胃寒肠热,则胀而且泻。肠寒胃热,则疾饥、小腹痛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