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正好遇见高考,祝愿今年高考的学弟学妹们都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说到端午节,我还先想到的是屈原投汨罗江的历史。记得屈原留下的一句经典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名言后人作为人生追求的座右铭,曾经鼓励着不少的成功志士。后来,我读到了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端午节除了我所知道的吃粽子、鸭蛋、插艾香、喝雄黄酒之外,还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风俗。 其实,端午节对我来说还是赛龙舟最有趣。假如自己也能亲身体验龙舟赛,那就不枉此生了。 想起龙舟赛,那场面实在热闹。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加上观众的拍掌吆喝声,耳朵里塞满噪音,噪音也觉得特别的有趣。这是我儿时从山沟赶到水乡围观龙舟赛的感受。幼稚的童年,看龙舟赛最期盼最有趣的就是龙舟赛的时候打架。儿时不懂幸灾乐祸,而是看多了武打电视剧,越打得凶猛就越有刺激,越诱惑观众。但我从来没有看到龙舟赛打架的情景,这龙舟赛打架就成为传说。近年来龙舟赛时有时禁,端午节缺少龙舟赛的节目,节日的氛围就显得淡淡的,对端午节也觉得索然无味。也许儿时看别人打架是种艺术欣赏,长大了才知道打架是悲剧。如果将心比心,欣赏武侠小说,作家的武侠小说虽是艺术作品,善良的人也难免为作品中的惨剧蕴蓄着满眶眼泪,伤感呜咽。禁止龙舟赛也就觉得很有必要,和谐才有幸福。 端午节在我的周围就是吃粽子、鸭蛋和喝雄黄酒。粽子是早就准备好的,在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已经都做好粽子,吃过粽子。大街小巷都已经有粽子和咸鸭蛋在卖。我一家子没有一个人会做粽子,以前都是母亲做的,母亲去世了,做粽子的技术也就失传了。我不会做,妻子也不会做,儿子更不会做。如果想吃粽子就得去街上买,妻子就是不信粽子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四个角,有什么难的!于是就买糯米、粽叶、粽线、红枣、绿豆等,其他程序不成问题,最有趣的就是包粽子。将两张粽叶组合围成漏斗,这谁都会。然后放进糯米,镶嵌红枣或绿豆,再用糯米遮盖也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将圆锥形的漏斗捏对称的四角粽子,糊弄了半天,我们一家三人没有一个人能捏出对称的四角粽子,圆锥不像圆锥,漏斗不像漏斗,三角形又不是,圆柱更不像,四不像。最后还是儿子自嘲的好:“我做的是艺术品,不一定要规规矩矩地照样画葫芦,自己觉得美就是最好的。”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看别人做很简单,轮到自己做却很难。我还是觉得做粽子有趣,一家人一起糊弄四角粽子,笨得滑稽,笑得开心。人往往喜欢将他人的丑事当做一件趣事来宣扬,看漫画,读笑话,都可以让人捧腹大笑。我却将自己的笨拙拿出来开心,也算是黑色幽默。 端午节,有许多细节上的趣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高,有些趣事不是我们这个年龄感兴趣说的,不过在心底依然有那么一回事。端午节使你终身铭记的是:粽子、鸭蛋、雄黄酒----- 粽子虽然好吃,但因为不好消化,也要控制好量。当然如果真心想多吃又不想消化不良的。 |
|
来自: 昵称65076219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