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午谷奇谋一定能助诸葛亮北伐成功吗?

 天亲馆 2019-07-10

  《魏略》对诸葛亮极尽诋毁之能事,刘禅则被黑得更惨,一次上当,二次受骗,不得不怀疑其暗含政治目的,《魏略》是描述子午谷奇谋最详尽的资料,但也是最不可信的。

  既然说《魏略》中的部分资料不可信,我们先来看下说它不可信的依据,然后再谈所谓的“子午谷奇谋”。

  

  《魏略》曹魏铁杆鱼豢的忠心之作

  作者立身何处:鱼豢,曹魏郎中,曹魏政权的忠实簇拥者。由魏入晋十六年不曾仕朝。

  对于《魏略》作者鱼豢有些错误解读,不曾仕朝未必是他的个人意愿,还有可能是统治阶层不能接受他入朝为官,他愿意,高层未必愿意。再者,即便他不仕朝是因为忠心原因,也不能拿来当做“叙事颇注重品节作风”的依据,二者并无相干。反倒是因为其过于忠心于曹魏,而令鱼豢私攥的《魏略》在叙事上多有偏颇,甚至添油加醋,误导读者。

  

  《魏略》乱言,如下为例

  在鱼豢的描述中:

  ①诸葛亮是个自我推销的策士,刘备并未访贤,而是诸葛亮主动送上门来。裴松之:“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大意为,与事实背离到这种程度,着实令人很是奇怪,裴松之说是奇怪,其实奇怪之余必有揣测,肯定是猜测过其背离事实的目的。

  ②刘备败于小沛,其子刘禅失散窜入汉中,卖为刘括养子,娶妇生子,后来简舍人使汉中,刘禅往见,遂由张鲁送诣益州,立为太子。

  这已经完全脱离了史实,很明显就是个人攻击,暗骂刘禅,即便不是生于卑贱,也是长于卑贱。

  ③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 祭则寡人”

  言外之意:刘禅胸无大志,非圣主,主动把权柄交出去,不但当了傀儡,而且还是主动的心甘情愿的当傀儡。

  

  ④前后矛盾:已经阐明刘禅是胸无大志所以一切政务皆由诸葛亮“遂总内外”,明知原因又给诸葛亮扣上了权臣的帽子。

  ⑤《魏略》泼妇骂街式点评:“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行兵于井底,游步于牛蹄。”

  要知道,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内政和治军都是具有相当高水平的,敢问鱼先生何能,把被司马懿赞为“天下奇才也”的诸葛亮说成“游步于牛蹄”,那鱼先生还不上了天。

  也不知道诸葛军师是上了他家床,还是点了他家房,写如上字句的时候,鱼豢怕是咬着后槽牙写的吧。其实原因很简单,鱼豢是曹魏死忠,而诸葛北伐的目标就是曹魏,大忠臣鱼豢心里当然很不痛快,甚至可以说是忿恨。

  “盖应变将略, 非其所长欤”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虽然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有待商榷,但毫无疑问,起码诸葛亮的施政水平和治军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或说,诸葛亮的临阵指挥能力比起自身的施政、治军能力,稍差。

  其实,陈寿也基本可以洗脱“挟私报复”之嫌:

  司马懿:“ 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 。说法基本相似。

  

  与之对应的《三国志》的记录如何

  《三国志》原文: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魏延要“殊途同归”,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并没有说走子午谷,所谓的子午谷奇谋是裴松之依据《魏略》的记述加注的。蜀汉一方尚且不知道魏延有这心思,千里之外的鱼豢是如何知道的呢。

  子午谷奇谋得以实施,真的能收到奇效么

  ①奇效之前,现实实力的差距,造成诸葛亮不能火中取栗,铤而走险,相比对手,蜀汉不但实力有限,资源有限,所能承担的损失和代价也非常有限。事实上,吴蜀加一起的实力也不够看。

  ②奇袭长安是攻城战不是平原遭遇战,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就有很大胜算,夏侯楙做为防守方,有你魏延1/3的兵力就足够应付了,再奇袭也无法跑马上城吧,再说了,干嘛见到你就要跑。

  ③如果魏延不攻城池,还可能直接去拦截援兵,但要知道蜀军大多轻装步军,在平原上怎么应付曹魏的铁甲重骑。

  ④长安城城墙周长40公里,这样一座历经无数君主、枭雄多次加固的城池,魏延即便打下来,基本上也全军覆没了,而诸葛亮和他配合的再默契,也不可能首尾相衔一般赶在一起会师。

  ⑤事实证明这条路变数太大,即便实力相当,也容易发生重大伤亡,而这种代价是弱蜀所承担不起的,大将曹真走过,遭逢大雨,半路而归。而且行军时间根本无法保证,一旦被包了饺子,生还几率极低,比如高迎祥,他就被孙传庭堵在了子午谷,打不能打,逃也逃不掉。

  

  “子午谷奇谋”不实,魏延的“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何解

  咱们能想通的,魏延也能想通,不能总拿古人当傻瓜,他不会以仅仅5000精兵去攻城,更不会傻到5000人去阻击援军,有这实力还走什么子午谷,还搞什么奇袭,以战养战,大摇大摆直接一路平趟到洛阳好了,所以,他的目的是夺取关中地区,直接拿下潼关等重要关隘,然后外拒曹魏,关门打狗,诸葛亮负责机动后援拉着粮食满世界跑,外加打狗,大功都是魏延的。

  

  无论奇谋真伪,丞相策略是否对头

  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蜀汉的实力水平造成他无法铤而走险,有六七成把握可以用奇谋么?当然可以。但是即便有九成把握,丞相也不会采纳,一是变数太大,二是与自己的既定目标不符。诸葛亮的陇右路线和奇谋比,基本算是稳妥,可惜对于战争来说,光稳妥可远远不够,蜀汉军队不是被打回去,就是被饿回去,诸葛亮终是未能如愿。

  诸葛亮和魏延都没有以长安为目标,即便拿下长安可以凭着坚城对抗曹魏,那也消耗不起,无论城池多么坚固,蜀汉都无法长时间正面对抗曹魏打消耗战,人员、资源都扛不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