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耳廓形态畸形矫正,与时间赛跑100天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07-10

有句名言道:时间就是生命。

有一种疾病从发生、发展再到全愈跟时间紧密相连,特别在治疗时可用一天必争来形容。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耳鼻咽喉科的汪芹博士接诊到了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男孩的妈妈告诉汪博士:“他在幼儿园被同学取了一个有关耳朵的外号,这几天怎么都不肯去上学。

其实我们很早就发现我儿子这只耳朵不正常,但都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去找医生咨询。今天特地来找您帮忙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治好这只“不一样”的耳朵,我们都很担心,怕影响到他的学习、成长”。

听完这位患者妈妈的述说,汪博士尝试着和小男孩交流,却发现小男孩总是低着头,不敢看医生,声音也非常弱小,两只小手紧紧的抓住了妈妈的手。

汪博士检查了小男孩的耳朵,和这位家长解释到:“孩子的耳朵是典型的耳廓形态畸形环缩耳,比正常的耳朵看起来显得有些小,这么大的宝宝目前还不适合手术,再大一点可以进行手术整形。其实像孩子这样的耳朵如果在月子里就发现了,目前有一个较好的技术来矫正,效果也很好,超过半岁就基本上不能矫正了。根据你孩子目前的情况,只能选择以后进行手术整形”。

汪博士继续回复家长:“我还发现你的孩子与人交流时和其他同龄人的孩子有些不一样,你觉得呢?”“汪医生,你真细心,我们早就发现了,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也跟我们反映过,说他不太合群、不喜欢讲话。他上学前在家可不是这样的,可能就是因为这只“不一样”的耳朵老是被同学们笑话而引起的,我们要是早点重视、早点来就诊就好了......”

鉴于这种类似耳廓畸形的幼儿我们也经常会接诊到,几年前我们国内确实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来矫正,只能等到孩子长大后再进行手术整形,而最近二年从国外引进了一种耳廓形态畸形无创矫正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并且能很好的解决这类疾病。

要想更好的实现矫正的目标,我们必须与时间进行赛跑,抓住患儿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100天。因为,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耳廓形态畸形的发病率与时间的关系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耳廓形态畸形的发生也在明显上升。国内国外部分医院的数据统计均显示,婴儿出生24小时内耳廓畸形发生率占分娩量的40%左右,畸形率相当高

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有些宝宝的耳廓畸形能自我恢复,大约一周后的畸形率下降到百分之十几左右,两个星期后的宝宝的耳廓畸形状况将会稳定且不再明显改善,小部分耳廓畸形的宝宝很难实现自我正常恢复,中、重度的畸形率依然约占分娩量的5%以上。

耳廓畸形的矫正与时间的关系

美国顶级整形专家Dr. Steve Byrd通过数十年不间断潜心研究发现,婴儿期的耳廓形态畸形能被特殊的专用矫正器矫正成功是与婴儿体内的透明质酸钠的含量密切相关,其含量越高则耳廓越柔软也越容易塑形成功。

婴儿期雌激素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婴儿体内的透明质酸含量的多少,当婴儿脱离母体后六周以内时宝宝的雌激素的含量相对比较高,6周后两者都开始急速下降,婴儿的耳廓开始逐渐变硬并成型,3个月后宝宝体内的雌激素和透明质酸钠含量已经相当低,耳廓畸形的矫正成功率也将快速下降。

100天对于耳廓畸形的宝宝来说就是一个分水岭,而绝大多数超过6个月的宝宝就只能放弃无创矫正方案。

耳廓无创矫正的成功率与时间的关系

耳廓畸形的无创矫正技术是近两年在国内开展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国内国外大量的临床验证结果显示,越早矫正成功率越高,最佳矫正时间是出生一周到三周内,在月子里开始矫正成功的有效率可高达96%,其中家长认可的完美率更是高达70%(非医疗机构认定的有效率)

因此,建议那些有耳廓畸形宝宝的家长们:在出生后观察1个星期,待生理性黄疸开始下降或是消退后耳廓畸形还没有明显改善的宝宝立即进行无创矫正干预。让宝宝在一个无痛的环境下自由的成长和矫正,2个星期时间左右完成治疗,且不易反弹。

在月子里的宝宝除了自身的优良因素外,其大多时间除了吃奶就是睡觉,家庭护理相对简单,这也有利于效果的保障。一旦满了3个月的宝宝,小手已经能够不经意挠到自已的耳朵,耳廓畸形矫正器很容易被抓下来,需要重新安装治疗。除了宝宝体内的透明质酸含量较低外,中断和耽搁的时间对治疗的效果会也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安装的方案、复查的次数及矫正的时间都会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随着宝宝的长大,配合度变差,家庭护理难度也随之增大,最终矫正效果也可能会有所下降。所以在这里汪博士再次向那些尚存有观望和等待的家长强调一下,多一段时间观望可能会让孩子失去终生的矫正机会。

心理伤害与时间的关系

孩子长大到幼儿及少年时期发现自已的耳朵与众不同,当他(她)曾经因为特别的耳廓受到同学或是周围的人嘲笑或被取绰号而伤心时,心理的伤害开始长期侵占他(她)那还不成熟的心灵,作为父母会很担心、很无助。咨询有关耳廓整形的医生才发现手术整形可能会存在麻醉意外、手术疤痕及手术失败的极大风险,同时治疗费用相比无创矫正技术业高了好几倍,取舍会更加艰难,更重要的是孩子幼小的心灵害已经受到伤害!

经过大量调研的数据显示,93%的儿童不愿意谈及或者正视自已的耳朵畸形。正如今天来就诊的孩子一样,表现为怯生、不配合、不合群、不自信,同时作为孩子的妈妈也很无助和焦急。每每想到这些本可以不发生的“伤害”,就愈加有有一种作为医者的使命感,要让更多的人来正确认识、正确对待耳廓形态畸形。让更多的患者拥有正常的双耳、正常的生活!

家长们的认知误区

耳廓畸形凭借其无痛、无创、无害的优点受到耳鼻喉科专业医生们的认可,也得到了绝大多数接受过矫正宝宝家长的好评,为什么还有些家长会放弃矫正呢?深入分析后发现这与家长的认知误区有极大的关系。家长们的认知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不是一种病 ?NO

恰恰与家长们的认知完全相反,这是一种病,医学上的全名为: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一共有八种不同类型:垂耳、隐耳、猿耳、招风耳、杯状耳、环缩耳、耳轮畸形、耳轮角异常横突及它们的混合型。

2、这种耳朵没有危害 ? NO

恰恰又与家长们的认知不同,各种不同的耳廓形态畸形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其中影响美观和颜值是共性。特别那些单侧异常而又明显不对称的耳朵,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和性格成型,影响可能会是一辈子(图A);有些还影响宝宝耳朵对声音收集,导致宝宝听力受损,因挡住了外耳道(图B);还有一部分耳朵会影响宝宝的耳朵佩戴功能,比如隐耳不方便带眼镜,耳轮角异常横突不利于戴耳机耳塞等,这些都不是小事情,谁能保证自已的宝宝不会将来得近视眼、不喜欢用耳塞听音乐呢?(图C)

图A

图B

图C

3、耳朵捋一捋就会变好 ? NO

很多耳朵被家长捋一捋变好了并不是家长功劳,而是宝宝本身自我的恢复能力,在出生两个星期内有部分耳朵确实会恢复正常,超过两个星期的宝宝无论家长如何捋一捋都不能改变已基本定型的耳朵。只有通过专用的耳廓无创矫正器按预先设定的矫正方案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牵拉、塑型、固定等才有可能实现矫正的目标。

分享几我们与时间赛跑跑赢的案例:

案例一:出生四个月,招风耳,矫正前中对比(妈妈把握了最后的矫正机会)

案例二:出生三个月,猿耳,矫正前后对比

案例三:79天,双侧混合畸形,矫正前后对比

在这里再一次提醒那些耳廓形态畸形的宝宝家长:为了宝宝的美好将来,我们一起与时间来赛跑!

汪芹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博士

·擅长:中耳炎 耳聋的防治 耳鸣眩晕 小耳畸形

·门诊时间:星期三全天

潘雪迎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科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

陶荣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科病区 护师


编辑:范伟娟 袁轲

审核:赵丽萍

图片来源:耳鼻咽喉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