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第一柏,树龄超4500年

 轻风无意 2019-07-10
华夏第一柏,树龄超4500年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城北六华里处峻极峰下,嵩山之阳。

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最初称作嵩阳寺,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更名为嵩阳观,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在此建太室书院。

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仁宗皇帝赐名太室书院为嵩阳书院,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睢阳书院,并称为高等学府的四大书院。

嵩阳书院内有古朴雅致的古建筑群,以文物奇特而闻名天下,院内环境幽雅,是北宋以来最为著名的读书圣地之一。

宋代理学分支——洛学的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曾在此讲学。

明朝末年,嵩阳书院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重建。

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高宗弘历游览此地,在千年柏树下写了一首诗:

书院嵩高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名。

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

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

华夏第一柏,树龄超4500年

乾隆帝诗中所谓的“汉柏”即大将军柏、二将军柏,是嵩阳书院地标式古树,原为三株,其中的三将军柏在明朝末年毁于战火。

根据林学家考证,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超过了四千五百年,为西周时期种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柏树。

乾隆帝为何认定为汉朝的柏树呢?这和一段民间传说有关。

相传,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幸嵩山,发现此处的一棵柏树高大茂盛,巍然耸立在云间,于是封眼前这棵柏树为大将军柏。

过了一会儿,汉武帝又看到一颗柏树,比先前的那一棵还要高大,皇帝金口玉言,不能更改,于是这棵柏树屈居第二,被封为二将军柏。

华夏第一柏,树龄超4500年

封完“二将军”,继续向前走,又见到一棵更高更大的柏树,汉武帝很无奈地说:“你长的再高大,我也只能封你为‘三将军’了”。

大将军柏高约十二米,围粗五米多,树身斜卧,树冠宽厚茂密,如同一把巨大的遮阳伞,给人们投下一片阴凉。

二将军柏距离大将军柏七十余米,高约二十米,胸围近十三米,树冠直径十九米,树干底部有南北相通的树洞,可容下五六个成年人。

树身虽老态斑驳,却依然郁郁葱葱,虬枝挺拔,生机勃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