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READ 过去,宣威市当地肿瘤患者往往要在同一家医院内辗转好几个科室,复杂疑难者甚至驱车3小时到省会昆明求诊。 今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滇医疗队将泌尿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首次引入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造福当地群众。MDT集合肿瘤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各个相关学科的专家,针对患者的病情展开深入讨论,一站式给出合理、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0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9岁,已婚,育有一子。两年前开始出现左侧睾丸增大,后伴有下坠沉重感,无明显疼痛、血尿等症状。 体检发现左侧阴囊肿物,大小约9.0×5.0 cm,质硬,周围界限清楚,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左侧精索增粗,对侧睾丸、附睾、精索未见明显异常。 术前查甲胎蛋白(AFP)>3000 ug/L、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76 mIU/ml、乳酸脱氢酶(LDH)1135 U/L。 盆腔MRI提示左侧睾丸巨大占位,伴坏死。腹部MRI提示左侧腹膜后见一巨大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包绕主动脉,与左肾分界尚清。胸部CT示:两肺多发转移瘤,较大者约3×2cm,考虑转移。 初步诊断为左侧睾丸肿瘤多发转移。 向右滑动查看 01 治疗过程 接诊这一患者后,顾成元医生首先为患者实施了左侧睾丸肿瘤根治性切除术,顺利地将9cm的巨大睾丸肿瘤完整切除。 手术后,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口帮扶医疗队的泌尿外科顾成元医生、肿瘤内科邱立新医生和病理科周淑玲医生组成了多学科会诊团队,开展了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首次多学科会诊,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积极参与了会诊的过程。 周淑玲医生阅片后认为睾丸肿瘤可分为生殖细胞肿瘤和非生殖细胞肿瘤,其中生殖细胞肿瘤占90%~95%,非生殖细胞肿瘤占5%~10%。生殖细胞肿瘤中以精原细胞瘤最常见,约占睾丸原发性肿瘤的40%~50%,胚胎性癌次之,约为20%~30%,再次为畸胎瘤,约为10%左右,各种类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可单独发生,但除精原细胞瘤以外的其他生殖细胞肿瘤成分常合并存在,即一种类型以上(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约占生殖细胞肿瘤的60%。该患者病理切片中可辨认出不同成分肿瘤组织混杂分布,混合性成分有精原细胞瘤和卵黄囊瘤,属于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 顾成元医生指出该患者为Ⅲ期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等预后),5年生存率约为80%,根据指南推荐给予以4个疗程BEP方案化疗。 邱立新医生指出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经过2个疗程化疗后需再次评估,包括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当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且肿瘤稳定或缓解,则继续完成化疗方案。 01 治疗结局 患者手术后恢复顺利,接受1个疗程BEP方案化疗后,肿瘤标记物AFP、β-HCG和LDH显著下降。 MDT不仅能提升了患者的诊疗效果,改善就医体验;同时也将带动诊疗水平的提高。MDT模式下,不同学科医生需要共同讨论来制定治疗方案,讨论遵循循证医学,医生必须言之有据,通过学习医学指南和最新文献将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在这个疾病领域的治疗水平。 之后,中国泌尿肿瘤MDT会诊平台也将落户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打破有限的医院空间、地域以及时间限制,在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MDT会诊,促进当地泌尿肿瘤MDT团队的建设,使宣威的患者足不出市就能获得专业规范的治疗,成为一支带不走的专家团队。 01 专家简介 顾成元博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治工作,2015年度评为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 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著1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1项省部级基金。连续6年受邀在欧洲泌尿外科年会、美国泌尿外科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做专题发言报告,担任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文版编委会青年委员及cancer medicine等杂志特约审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