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儿童心电图特征分析

 2018MZYS 2019-07-10

来源:谷苟心电平台    

0 引言 

常规心电图检查简便易操作,无创伤、重复性 好、可迅速做出诊断,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 医院健康查体最常选用的检查项目之一。大量的临 床资料证实少儿心电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特征 性改变,对儿童心电图诊断 , 不少的基层心电诊断 科室仍然使用成人的心电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口结构和少儿身体发育状况均发生明显变化, 2018 年 9 月对某村小学部分四、五、六年级 108 例 学生进行 12 导同步常规心电图检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 

   2018 年 9 月对某村小学部分四、五、六年级 108 名学生,男生 62 例,女生 46 例,年龄 10-14 岁, 平均年龄 11.42 岁,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 

1.2 方法 

   采用 12 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进行描记,静息平卧 位状态进行检查。 

1.3 诊断标准 

   为进一步推进少年儿童心电标准化,参照成人 心电图标准,诊断标准根据黄宛 [1] 主编《临床心电 图学》;成人窦速,窦性心律不齐,ST 段改变 , 不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 电轴右偏 , 电轴左偏,顺钟 向转位,逆钟向转位,左心室高电压,室性早搏, ST 段压低,T 波低平,平均心率等均参照成人标准。

2 结果 

   取 108 例有效心电图,平均心率 89.94 次 / 分, 发现完全正常心电图 26 例 (24.07%),窦性心律失 常 60 例(55.56%),其中窦速 25 例(23,15%), 窦性心律不齐 35 例(32.40%),ST 段略抬高改变 43例 (39.81%),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 (5.56%),电轴右偏 11 例 (10.19%),电轴左偏 6 例 (5.56%), 顺钟向转位 1 例(0.92%),逆钟向转位 7 例 (6.48%), 左心室高电压 4 例(3.70%),室性早搏 1 例(0.92%), ST 段压低 1 例(0.92%),T 波低平 4 例(3.70%)。

3 讨论 

3.1 心率 

   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心电图检查最重 要的观察指标之一,也是临床医生需要首先了解的 生命体征之一。小儿心率较快,10 岁以后逐渐接近 成人。正常成人心率:60-100 次 / 分,心率可因年龄、 性别、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人在安静、睡眠时心 率减慢,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增快,在某 种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作用下心率也可增快或减慢。潘文志等研究 [2] 青年组平均心率男 75.88 次 / 分, 女 73.73 次 / 分;中年组男 70.38 次 / 分,女 72.38 次 / 分;老年组男 70.08 次 / 分,女 69.71 次 / 分。分析 108 例心电图,平均心率 89.94 次 / 分,男平 均心率 88.5 次 / 分,女平均心率 91.89 次 / 分,平 均心率均明显高于老、中、青平均心率。

3.2 窦性心动过速 

   成人窦速每分钟超过 100 次,很少超过 140 次, 窦性心动过速无心脏器质性病变着多见,许多因素 可对心率产生影响,年龄也是重要因素。本研究达 成人窦速 25 例(23,15%),男 13 例,女 12 例。最 大心率 128 次 / 分,最小心率 60 次 / 分。

3.3 窦性心律不齐 

   在这次体检中也很常见,与呼吸有关,其主要 机理是受植物神经张力影响,当迷走神经张力大于 交感神经张力时,心脏自律性受副交感神经影响要 比交感神经大,此时窦性心律会减慢,激动间期延 长,易造成激动间期之间误差增大,形成窦性心律 不齐。本研究窦性心律不齐 35 例(32.40%),男 22例,女 13 例。窦性心律不齐,尤其是呼吸性的,无 病理意义,最常见于正常青少年,多属生理性反应,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得不明显 [3] 。

3.4 ST 段略改变 

   本研究 ST 段略抬高改变 43 例 (39.81%),诊断 标准 ST 段抬高超过基线 0.05mv 就纳入统计范围, 下壁导联 ST 段略抬高 6 例,其中 3 例合并胸导联略 抬高;V1、V2ST 段略抬高 27 例(62.79%),同时合 并T波V1、V2倒置11例;合并 T波 V1倒置且 V2直立、 低平、双峰、(-+)双向等 7 例。仅 V2ST 段略抬高 10 例,伴 T 波 V2 倒置 4 例。ST 段以J点上抬,呈 凹面向上型抬高为特征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此综合 征多见于年青人和运动员,以前认为是一种良性的 先天性心脏传导或电生理异常,多无临床症状,部 分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ST 段抬高随年龄增长,可 逐渐减轻或降至正常 [4] 。近十年陆续有报道早期复 极综合征有室颤的散在报道,显示并不都是良性的 观点,也引起本专业学者的广泛讨论,但本分析范 围宽,偶见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倾向者。

3.5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可见于正常人。正常人不完全性右束支图形的 心电图发生率约 2.4%[5] 。右束支纤维细而长,任何 因素使右束支传导减慢或组织学断裂使右室除极后 于左室都可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故右束支阻滞在 临床上常见 [6] 。多与右室流出道生理性延迟有关, 预后良好。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也可 是某些心脏病早期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常见原 因高血压、冠心病、先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射频消融术也可损坏右束支,建议进一步心脏彩超 检查等,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器质性病变 [7] , 本次研究中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6 例 (5.56%), 男 3 例,女 3 例。发生率为 5.56%。

3.6 电轴偏移 

   17 例(15.74%),电轴左偏 6 例,男 4 例,女 2 例;电轴右偏 11 例,男 7 例,女 4 例。诊断标准为目测法, 电轴右偏 11 例 (10.19%),电轴左偏 6 例 (5.56%), 儿童电轴右偏多见。

3.7 钟向转位 

   8 例:选 取 V2,R/S>1 的 逆 钟 向 转 位;选 取 V5,R/S<1 的顺钟向转位为统计数据。病理情况下, 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大。逆钟向转位可见于 左心室肥大。两种也均可见于正常人。本研究顺钟向转位 1 例女,逆钟向转位 7 例,男 6 例,女 1 例。

3.8 左心室高电压 

   4 例,均为男性,左心室高电压的原因常为消瘦, 胸壁薄;也与运动强度的量有一定关系 [8] ;病理情 况可见于左心室肥厚。本组左心室高电压为单纯 QRS 电压增高。

3.9 室性期前收缩 

   1 例男性,室性早搏正常人与心脏病患者均可 发生。室性期前收缩 QRS 波时限≥ 0.14s,切迹 ≥ 0.04s,可做为判断器质性心脏病的指标 [9] 。QRS 波 <0.14s,不伴有切迹,或虽伴有切迹,但切迹大 多 <0.04s。室性早搏也是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偶发 早搏多可发生于健康人,但频发早搏、若早搏成对 或连续出现,应及时专科诊治。

3.10 ST-T 改变 ST 段压低 1 例,T 波低平 4 例,首先应进一步 检查排除病理因素。非特异性 ST-T 改变多见,生理 因素:饱餐后、食冷饮、疼痛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功能性 ST-T 改变,多为情绪紧张,空腹,女性经期 所致的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影响心室肌的复极,窦 性心动过速并多导联 ST-T 改变者心率下降后 ST-T 改变可恢复正常。多为心肌相对性供血不足所致 [10] 。

3.10 ST-T 改变 

   ST 段压低 1 例,T 波低平 4 例,首先应进一步 检查排除病理因素。非特异性 ST-T 改变多见,生理 因素:饱餐后、食冷饮、疼痛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功能性 ST-T 改变,多为情绪紧张,空腹,女性经期 所致的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影响心室肌的复极,窦 性心动过速并多导联 ST-T 改变者心率下降后 ST-T 改变可恢复正常。多为心肌相对性供血不足所致 [10] 。

   综上,少年儿童心电图特点,平均心率偏高, 窦性心律失常多见,ST 段略抬高改变多见,病理意 义心电图发生率较低。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