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条街看尽老上海风情:嘉兴大戏院、哈尔滨大楼、工部局宰牲场……

 mxb08 2019-07-11

经公众号“档案春秋”(IDdacqbjb)授权转载。

本       文       约   3549  字

阅       读       需       要

min

位于虹口区中部偏东的沙泾港,长7公里余,是虹口港主要支流。北起走马塘,往南经江湾镇春生桥,逶迤穿过中山北路、大连西路、四平路,南迄虹口港,旧时曾名俞泾浦。沙泾港南北流贯地块,是该地块最长之河道,并在汇合虹口港段呈弓状,形成一个优美的弧线。

这里散布着老戏院、老洋行、沪上第一家音乐唱片公司、旧警署、菜场、屠宰场、试验机厂等许多昔日的历史老建筑,是沪上一个保留着比较完整的、体现上海历史文化生态的传统街区。

虹口沙泾港一隅

逶迤曲折的沙泾港,前后架设近20座桥梁,尤以哈尔滨路上的两座水泥钢筋桥最为抢眼。一号桥建于民国初年,已有百年历史,二号桥建于1931年,至今亦有80余年历史,双桥映辉,成为沪上建桥史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为叫绝的是,与其不足百米的溧阳路桥和另一侧百步内的东嘉兴路桥,形成沪上难以寻见的“三桥会”,将这都市里的水乡映衬得别具风味。

而早先沿河而建的民居,小窗临河,街桥相连,石库门建筑群瑞康里、瑞庆里、瑞源里、蓝葳里等鳞次栉比,呈现浓郁的海派风韵。与之配套的嘉兴大戏院、菜场、南货店、棉花店、药店及各色便民商铺包括浴室等一应俱全,在当地老居民眼里是“老便当”的。

融合了传统与现代风格的沙泾港

· 工部局宰牲场 ·

沙泾港两岸老上海的历史遗存:“1933老场坊”的前身“工部局宰牲场”,始建于1933年,出自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之手,由当时蜚声沪上的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完成。整体建筑外方内圆、高低错落、无梁楼盖、廊道盘旋,布局宛若迷宫,空间却又次序分明,算得上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

附近还散布老洋行、沪上第一家音乐唱片公司、旧警署、菜场、屠宰场、试验机厂等多处当年的公共设施和老厂房建筑,是沪上一个保留着比较完整的、体现上海历史文化生态的传统街区。

1933老场坊

·  嘉兴路巡捕房 ·

沙泾港后面的哈尔滨路近海伦路口,有一幢建于1907年的老建筑——原嘉兴路巡捕房,墙上有一铭牌,上书:

原嘉兴路巡捕房,因逮捕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而名噪一时。

1932年,当时年过半百的陈独秀在居住的岳州路永吉里11号遭捕后被押送到附近嘉兴路巡捕房的看守所内,被《申报》称为“清共以来第一起巨案”。

在白色恐怖肆虐的1930年代,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特科为了保卫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及时掌握敌特机关的动向,首先在公共租界巡捕房中建立了地下党组织。1931年,我党率先在嘉兴路巡捕房成立了上海警察系统的第一个党支部,它像一把尖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是共产党打进敌营的一座红色堡垒。

嘉兴路巡捕房旧址

· 嘉兴大戏院 ·

沿着嘉兴路巡捕房向前百米至东嘉兴路,映入眼帘的是被当下小年轻热捧的SNH48星梦剧院,成为粉丝津津乐道“可以见到的偶像”。不过在我们当地年长者嘴里是“嘉兴大戏院”,而在如吾辈口中依旧是“嘉兴电影院”,当年儿时一角一张的电影票在影院观赏电影,曾是难忘的记忆。该院由英商业地产公司投资兴建,华人经营,1932年开幕。

先后几易其主,牌子最响为天韵大戏院。因该区域江浙籍居民众多,上演的剧种以越剧淮剧为多,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娱乐场所。1942年,该院被日本人强行转让经营,改名为日进剧场。

原嘉兴大戏院,现为SNH48星梦剧院

原瑞康里139号谢稚柳的大女儿谢璎教授和100号的蔡老先生还清晰记得“日进剧场”。据年过八旬的蔡老先生回忆,如果望文生义,这日进剧场是否专门用来为日本人演出还无依据,但当年日本侵略者横行霸道的嘴脸却是昭然若揭。抗战胜利后,日进剧场由季姓商人赎回经营,改名为嘉兴大戏院,这里也成了对日侨施以民主政治,消除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场所。

1945年12月15日,由日本进步艺人组织的协同剧团在嘉兴大戏院公演,令精神苦闷思想混乱的日侨为之醒悟,也对中国政府作为仁义之师“以德报怨”的政策深有感触,不少怕秋后算账的日本侨民纷纷表示感激之情。

瑞康里后弄堂

·  哈尔滨大楼 ·

从星梦剧场朝哈尔滨路前行至桥头,可以看到一个嵌入黑色玻璃幕墙的自鸣钟,上刻“老洋行1931”。桥堍下则是当地居民口口相传的“杀牛公司”。这座建于1980年代的大型冷库,专门存放宰杀的牛羊冷冻后配送。附近不少老人还依稀记得儿时的印象:大热天冷库的工人换班的时候身着棉裤棉袄抽着烟、聊着天在哈尔滨桥头歇息,成为酷暑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而斜对面的不远处是名为“哈尔滨大楼”的老建筑。该楼大部分是两层结构,小部分是三层,东面靠马路,西面靠近沙泾河,大楼小半有地下室。整个楼基与广场占地约十二亩,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算是一处不小的产业了。

这里原是美国商人开设的汇芳锯木公司,一向生意红火。1937年8月,大楼遭到日军炮火袭击,楼顶大部分被掀掉,美国老板觉得金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就丢下工厂溜之大吉,此地空余烂大楼,从此无人管理更无人收租。

自上海沦陷至1949年前后,难民、游民陆续涌入上海,哈尔滨大楼及其附近地盘很快就成为难民、灾民及无业游民的天堂。一些胆大的人首先在楼内找到比较好的房间安顿下来,慢慢地不断有人加入。

哈尔滨大楼及其周边现状

空房间被占据一空之后,有些人开始将那些被炮火破坏的房间简单修复,更多的人则在大楼广场上搭盖棚屋。由最初的几十个人逐渐增加到了三千多人;广场上也搭起了大大小小上百个棚屋,俨然一个“城中新村”,哈尔滨大楼遂成为上海滩上远近闻名的“游民窟”。

一些地痞流氓也趁机寻衅滋事,成为该地区治安的“重灾区”。直到1950年2月,由公安军警和民政等部门联合执法,拘捕罪大恶极的数十名反动分子、恶霸流氓,该区域治安境况得到迅速扭转,当地百姓拍手称快。得到整治和修复的哈尔滨大楼旧貌换新颜,辟建了多家工场,安置被收容的游民就业,成为当时沪上改造游民一个颇有口碑的典型。

哈尔滨路以哈尔滨大楼为主要组成部分

此后该处组建上海试验机厂,曾为我国的航天军工、舰船迅猛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该厂与德国企业合资组建新公司后迁至松江区,原址改建为充满诗情画意的“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有163网易等多家知名公司安营扎寨,成为集商业、文化、旅游和科技于一体的多媒体示范基地。

·  瑞康里 ·

在沙泾港的周遭还有一片石库门里弄,大多建于1930年代。灰色的墙体配以屋顶深红色的瓦片,许多漆黑的大门有两个闪亮的铜环,如瑞康里、瑞源里、瑞庆里、蓝葳里等。因为该地区处于“华洋杂处,五方共居”的公共租界,有专家参观了沙泾港街区称:石库门的三种样式——旧式、新式和广式,这里都有,这在上海市区是罕见的。

实事求是地说,沙泾港周遭的石库门群属于小家碧玉型,她肯定和附近溧阳路北端的别墅群不是一个档次,按照当下的说法是“低调亲民接地气”。在这片典型的石库门群落里,也有一批新闻、金融、书画、法律界人士在此定居,给沙泾港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瑞康里入口

对年过花甲的老上海人来说,弄堂是儿时难忘的记忆:女孩子跳橡皮筋、踢毽子、造房子等;而男孩子则是滚铁圈、打弹子、飞香烟牌子、顶橄榄核子等。左邻右舍互帮互助一家亲,浓浓的石库门情结,尽管不少居民已迁移至别处,但我和许多对沙泾港魂牵梦绕老居民一样,怀有对沙泾港深深的情愫而不能忘怀。

· 棒冰车回忆

在沙泾港旁的哈尔滨路小学读书的时候,留给我最深的记忆是:放学的时候,我们几个儿时的小伙伴总喜欢在沙泾港上嘉兴路桥租上一辆“棒冰车”,从桥头飞驰而下,那满满的刺激感觉,至今还让如今鬓发斑白的我们津津乐道而不能忘怀;玩累了,我们喜欢扶着桥杆,迎着桥面上不时吹拂的凉风,观看沙泾港行驶的小船,有载着菜蔬瓜果的,有载着一捆捆晾衣竿的,时不时还有船民摇橹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偶尔也会有一两艘机动船响着“突突”的马达声,载着满满的黄沙石子,驶过桥头驶过土黄色的河面,直到消失在我们热切的视线里,沙泾港就以这样的画面,印在我们的记忆里。

哈尔滨路桥上

1960年代中期读中学回家喜欢走香烟桥路。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一是闻闻从桥堍旁的益民食品一厂里飘散出来的浓郁的“奶香味”,当时没得吃,对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来说,闻闻味道也是蛮过瘾的。

行至桥头,班里水性好的几个男同学总不会忘记在这个特殊的场合在同行的几个女同学面前秀上一把,脱掉上衣,一条短裤在身,威风凛凛地在桥头上来个“燕子式”,轻盈地飞入涨潮的黄水里,引来行人特别是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当地孩子英雄般的注目礼。

快乐的弄堂生活(摄影者:范国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