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亚坤,1968年11月生于辽宁台安。早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东方艺术天地顾问,东方艺术天地签约画家,澳洲悉尼书画网特邀艺术家,中国书画百科权威画家,刘存惠现代水墨艺术院高级会员,墨飘香书画院院长。毕业于北京画院齐白石写意画技法研修班,多年来一直师从齐白石第三代传人、娄师白弟子、写意画家刘存惠先生,擅长水墨写意,受刘存惠老师亲传,其笔墨简练而富有生机勃勃、水墨淋漓之韵味,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美术大赛展览并获奖,其中2017年荣获《中国第九届书画美术大赛》二等奖,2018年荣获《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诗书画作品展》三等奖。同时有六幅作品刊登在北京“东方艺术天地”出版的《国家一级美术师风采》专刊中,并在台安博物馆和东方艺术天地均有作品收藏。 写意花鸟画家杜亚坤中国写意花鸟画之美,不仅在于其深厚纯熟的笔墨功底、奔放淋漓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是其表象深处所承载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画家个人的心性。写意艺术是最具笔墨韵味与生命情怀的。然而想要表达这份情怀,画家必须具有扎实的笔墨功底,深厚的学养积淀,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优雅的人格气质。这些层面都让看似简单易行的写意艺术,在具体落实到水墨宣泄、情绪张扬、意态饱满等层面时,具备了很大的掌控难度。可以说,写意艺术是一门厚积薄发的艺术,是一种强调视觉强度的心灵艺术。所以,从这个层面讲,写意艺术是门槛极高的一门艺术。 杜亚坤老师是写意花鸟画家中的佼佼者,她早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之后也曾步入商海多年,但由于对绘画艺术的痴迷,最后还是走在绘画的道路上。无论在哪一阶段,她都不忘记绘画是她生活的精髓所在,她的作品中淋漓尽致的展现精神修养、笔墨气韵和意境情趣的统一。在继承齐派“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的真传基础上,又接授娄师白弟子、写意花鸟画家刘存惠老师亲传,其笔墨简练而富有生机勃勃之韵味。 杜亚坤把这种“寄情于心”,“笔墨抒怀”,投射于画面上,形成张扬与内敛并举,多变与奔放共存的艺术面貌,极具观赏性的同时,又凸显出主题构思的丰富性与差异化。不得不说,杜亚坤那种从内心深处流露出的真自我、真性情,是她持续创作的最大源动力,也是她写意作品的最大魅力。一个优秀的画家既是画自己,更是画生活。 通过鉴赏杜亚坤老师的作品,总能感受到他持续创造的艺术能力。在水墨淋漓的写意图景中,不仅强调黑、白、灰层次上的过渡与变化,更能挖掘出色彩对于水墨冲融所带来的气质上的凸显。她善于通过施色,强调视觉的冲击力,渲染烘托意境之美。每一片颜色既相互独立,又互补统一。都带着澎湃的激情,大胆的构想,都是她心之状物交织出来的自然万象。墨色流彩,互冲互融,自然之趣,跃然纸上。这是写意应有的华彩乐章,应有的激昂旋律,这更是对“大美无言,大音希声”的艺术之境弥散而来的一片生机勃发的生命景观。 从某种程度来说,杜亚坤取无法之法,既遵循笔法,又摆脱笔法。以笔墨线条之韵味立意精神。十分讲究线条的节奏感,或短促,或绵长;或疏散,或细密;或遒劲苍辣,或柔中带刚。没有固有的程式,没有法则的安排,一旦下笔,如野马脱缰,自由驰骋,线条或中锋持力取其韧,或侧锋皴擦应其形。随心绪游走,线条如激昂的旋律:抑、扬、顿、挫抒尽胸中兴致;起、承、转、合妙写傲骨精神。心是灵动的,线条即是灵动的,每一点笔触间的变化都拒绝刻意经营、拒绝模式雷同。只有饱含那份自然意蕴、变化出新才是线条真正的生命。她画笔下的线条画活了世间万物的情态,她是为写意而歌,是为自由心灵而画。赋予线条以力量、以魂魄。线条,是她写意艺术的风骨,是是画家鲜活的灵魂。 杜亚坤将一切蕴含于胸的情绪,化为意念,落下最生动的笔触。这应是一个不断燃烧,不断升发的过程,让创作的欲望像炽热的火苗,铺叙在画面上,形成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情感图景。任情绪翻涌,任思想推动,在审视自我中“由意而生”,觅得气韵,也觅得真我。从这个精神层面来说,她把写意艺术称之为:修炼的艺术,生命的艺术。 正是这种难于把控、灵性多变的艺术魅力,让杜亚坤这位写意画家甘愿为之执着坚守,奉献真情。不落俗套,在格调与品味上“自出一格”,在当下尤其难能可贵。这种充满偶然性、不可预知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即是写意艺术的一种态度。敢于尝试,敢于突围,造就了杜亚坤艺术上的恣意挥洒、声情并茂。 不难看出,写意艺术早已融入画家杜亚坤的生命和思想中,这关乎她的艺术理想和精神归宿。她的作品总有鸟雀、家禽、花卉、果实和植被相融相合的田园之风,她一直用饱满的内心在咫尺宣纸上赋予物象鲜活的生命。那些从“无”到“有”的建立,那份从“繁”到“简”的取舍,透过时光荏苒,透过岁月沧桑,透过嗅着诗景、诗情、诗心的大自然,那份独守在笔墨里的孤独、坚韧、不甘的勇气,都让她笔下的风景熠熠生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