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方阴阳与人体》

 野之老 2019-07-11

说到人体,黄帝有一大堆的问题要问岐伯:“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看看,一口气问了有关人体的脏腑、经络、气穴、溪骨、属骨等等问题,同时又兼顾地问了人体之内外表里与天地四时阴阳的互通呼应关系。


其中,“会通六合”里的“会通”指的是交会贯通;而“六合”则指的是十二经脉相互配合成六对之意。“气穴”是指经气所汇集的部位,即穴位。至于“溪谷”与“属骨”,经文解释,肉之小会为溪,肉之大会为谷;属骨则是指与溪谷相连的骨节。而“经纪”,此处义同纲纪,亦可以作规律讲。


面对黄帝的这一连串提问,岐伯解释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很显然,岐伯的回话主要说天地,说阴阳;说左右,说水火!同时还提及了人体与之对应的内外阴阳关系。翻译过来岐伯的回答如下:


天地使的自然万物有了上下之分;而阴阳却使得人体血气有了男女之别。而至于“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意思是,阴右行,阳左行;阳从左升,阴从右降!所以说,左右乃是阴阳循行通过的道路。而水火则是阴阳在天地自然之间的形象表现。阴阳变化,是一切事物生成的原始。所以说,阴在内,有阳作为它的卫外;阳在外,有阴作为它的辅佐。自然如此,对应于人体,同样也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