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燕中 | 什么是阴阳?如何使用天地阴阳之气来调整人的状态?

 新用户29497861 2022-02-15
觉悟中医系列课程,是朱燕中老师32年心法传授
图片
  以下内容摘自觉悟中医——中医觉悟一言课程
【用心讲好课   不保留   不藏私】


天的五方和人的五行是相应的,通过象的概念,同样一象相应,五个象“木象、火象、水象、金象、土象”这一个象包含了一系列的内容,这个象是天地人相应形成的五个象,五象的共同特点都是象某一形,不同的特点就是阴阳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在天的阴阳和在地的阴阳因为位置不同,特点不一样。
图片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地间生万物,位置不同,让万物也有位置的概念,在天的阴阳和地的阴阳,虽然都是阴阳但是由于位置不同,特点不一样,地的阳气是要上升的,天的阳气要下降的,所以位置也很重要。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男女已经分阴阳了,男为阳女为阴,在男女内部又分阴阳,血为阴气为阳,这就是阴阳之中又有阴阳。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所谓圣人南面而立,面向圣人的时候,左侧为阳,右侧为阴,阳气从左升从右降,这就是左右是阴阳的道路。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水火是阴阳的象征,任何阴阳属性都和水火有关,都是以水火的比例来形成的,比如气的生成,味的生成,都是水火的多少。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万物之所以可以生成是由于阴阳两者的作用形成的,有了阴阳万物才能有生成和开始。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这是阴阳关系,阳在外为固,阴在内为阳之守,阴为阳之根,阳卫外而为固。
图片

讲了半天阴阳,应该如何取法于阴阳?人在治病的时候如何取法天地阴阳之气,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七损八益都是讲如何通过使用天地阴阳之气来调整人的方法。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阳胜则身热,热在表所以腠理闭,热在里则喘粗,阳盛在腹则为之俯,阳盛在背则为之仰,阳盛是个死症,尤其遇到病人阳盛的时候,冬天还可以过,夏天的话就过不了了,夏天人体的津液就耗尽了。阴寒道理同样,和阳相反就可以了。
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萎,气不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而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图片
天地阴阳都知道了,那如何运用到人体呢?
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你要知道七损八益的时候,你就知道如何来调阴阳了,不知道的话病人就会早衰。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萎,气不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所有这一切都是需要知道七损八益的基础上都可以调,马王堆出土的《汉简》里说,七损八益是房中术,但这只是七损八益的内容之一,并不是全部内容,其全部内容是指:七是少阳,八是少阴,少阳(七损)内虚而外实,少阴(八益)是内实外虚。损益是易经的两卦,损卦和益卦
损卦,益上损下则上实下虚益卦,损上益下则上虚下实。人体正常状态是益,下实上虚,人体的下部,下焦要实,下属阴,阴浊要实,上焦要虚,肺、心要空虚,这是正常状态。
反之则异常,损,下虚上实则异常。我们在治病的时候也要这样,治病的原则是根据人体的状态让他恢复成下实上虚,防止出现下虚上实的状态。
下虚上实人体就处于一种病态,下面虚了就没有力气,肾精不足,损的状态益的状态下实,不管外面怎么虚只要内部和下面是充实的,人体就有力量。七损八益归根到底就是讲虚实的部位,如果内实外虚就是有益的,如果内虚外实就是无益,有害的。
七损八益是调阴阳的大法。如果不知道阴阳、七损八益,就不知道怎么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