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幽湖落云 2019-07-11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课题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荚、豌、按”等8个生字,会写“豌、按、适”等12个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3.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教学

重点

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

教学

难点

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同学们想象一下将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教师板书: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圈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荚、豌、按、僵、苔、囚、框、溢” 

“构”是“木”加“匡”;“荚、苔”的偏旁都是草字头;“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豌、按、适、恐、枪、耐、玻、璃、探、愉、绕、曾”  

指导书写:“豌、按、枪、玻、璃、探、愉、绕”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绕”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角没有一点。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课堂小结

1.学生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理一理、写一写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的记忆跟家深刻。】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豆荚(jiá  jiā)    僵硬(qiāng jiāng)     囚犯(yīn qiú)

二、看拼音写词语。

      wān dòu        àn zhào     shū shì       yú kuài

     (       )    (      )  (       )   (       )

三、注意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我能照样子写句子。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做下去吗?(反问句)

难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答案】

一、jiá√    jiāng√     qíu√

二、豌豆  按照  舒适  愉快

三、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2.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3.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1.听写字词。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玩具枪  耐心 

玻璃  探出  愉快  盘绕  曾经

教师集体订正。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巩固了字词。】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

(按照在豆荚里的排列顺序。)

2.豌豆为什么想出去?哪个词具体说明了想出去的理由?

 “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

3.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1)小组展开讨论。

(2)汇报交流。

指名读、分角色读。

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板书:第一粒:飞向世界

第二粒:飞进太阳

第三、四粒:射得最远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4.表现了豌豆们怎样的性格?

第一粒豆和第二粒豆:自高自大。

(板书: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豆:满足现状

(板书:满足现状)

第五粒豆: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

(板书:随遇而安)

5.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长得很好,为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

6.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板书:爱)

7.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植物支起来。为什么母亲不相信,还是……?

这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爱的体现。

8.你怎样理解“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一段?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组内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励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8.其余几粒豌豆后来是怎样的?

指名朗读。

(板书:吃掉了

落到脏水沟里)

三、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当小豌豆开出嫩红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其余四粒豌豆虽然各有归属但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归属。水沟两次表态是幽默地讽刺也减轻了全文的凝重感很有趣味。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即检验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掌握情况,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拓展延伸。

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

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写在小本子上)

【设计意图:小练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读佳作,加深对精神食粮重要性的感受。】

板书

内容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自高自大

 
         第一粒:飞向世界         吃掉了

豌豆      第二粒:飞进太阳         落到脏水沟里

第三、四粒:射得最远      吃掉了     满足现状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一株植物   随遇而安  爱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抢(     )   曾(    )    玻(     )   愉(     )

枪(     )   增(     )   波 (    )   输 (     )

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顶楼    (     )的女人     (     )的太阳

三、把下列词语连成句子并写下来。

1. 穷苦的  小小的   一个  在这个  顶楼  住着  女人

2. 五粒豌豆  一粒  最了不起的  我是  中

四、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做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答案】

一、抢劫 手枪   曾经  增加  玻璃  波浪  愉快  输赢

二、小小  穷苦  温暖

三、1. 在这个小小的顶楼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女人。   

2. 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四、C

教学反思

1.一节好的语文课最大的魅力是什么?莫过于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整节课我都饱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2.不足之处是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学习和提高。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这个故事主要写了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好在描写了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第五粒豆子的事情,让人感动。

【作者介绍】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被尊称为“现代童话之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夜莺》《皇帝的新装》《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豌豆,豆科一年生攀援草本,高0.5—2米。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叶具小叶4-6片,托叶心形,下缘具细牙齿。小叶卵圆形;花于叶腋单生或数朵排列为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披针形;花冠颜色多样,随品种而异,但多为白色和紫色。子房无毛,花柱扁。荚果肿胀,长椭圆形;种子圆形,青绿色,干后变为黄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原产地中海和中亚细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可作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之效;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饲料或燃料。

课 后 作 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bō li        kǒng pà      nài xīn      tàn chū

  (      )    (      )   (      )    (     )

二、选词填空。

舒适   适合

1.大多数鱼类都不(    )在陆地上生活。

2.我们坐在新教师里,感觉既暖和,又(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充分流露。        (        )

 2.欢欣快乐。        (        )

3.使人心里觉得暖和。 (        )

四、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加点词语造句。

(      )母亲不相信,(      )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      )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            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         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六、重点段落分析。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片段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这儿是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要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许多天过去了。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整个世界都变黄啦!”它们说。

  忽然,它们觉得豆荚震动了一下。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溜到一个口袋里去了。

  “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豌豆们说。于是它们就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

  “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最小的一粒豆说。“是的,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 

  啪!豆荚裂开来了。那五粒豆子全都躺在一个孩子的手中。这个孩子紧紧地捏着它们,说可以当作玩具枪的子弹用。他马上把第一粒豆子装进去,把它射了出去。

  “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于是它就飞走了。

  “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 于是,它也飞走了。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其余的两粒说,“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在没有被装进玩具枪之前,它们从小孩的手中滑落到地上,打起滚来。但这两粒豆最终还是被装进玩具枪里去了。它们说:“我们才会射得最远呢!”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了。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豆说。

1.从语段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出反义词。

    寒冷——    柔软——    黑暗——

2.读一读,说说这几粒豌豆都要到哪里去?

    第一粒豌豆                            

    第二粒豌豆                             

 第三、四粒豌豆                         

第五粒豌豆                               

3.文中五粒豌豆的命运各不相同,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做哪一粒豌豆?为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你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呢?写一些吧!

参考答案:

一、玻璃  恐怕  耐心  探出

二、1.适合  2.舒适

三、1.洋溢2.愉快3.温暖

四、虽然  但  因为

我最喜欢的是那绵绵的细雨,因为它温柔、恬静。

五、五个豆粒  第五粒豆粒

六、1.温暖 僵硬 明亮

2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3.略

七、略

蝙蝠和雷达

课题

蝙蝠和雷达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蝙、蝠、漆”等13个生字,会写“蛾、蚊、即”等14个字。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

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教学

难点

怎样使学生理解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和会写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6课。(板书:蝙蝠和雷达)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容易理解。】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揭、障、荧、屏”

“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如“蝙”不能读成“piān”,“锐”翘舌音要读准,“荧”要与“萤”要区别开。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达、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驾、驶”  

指导书写:“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成“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即”的第五笔是点。“蛾、蚊、科、横、证、研、驶”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好字的结构,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设计意图: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下搜集有关蝙蝠的资料,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资料的积累,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并给下面的加点字加上拼音。

(     )      (    )        (    )     (    )        (    ) 

蝠       揭 开     躲 避         障 碍     荧 屏

二、看拼音写词语。

fēi é       kē xué         jià shǐ         yán jiū

(      )    (         )     (        )     (       )

三、仿写句子。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仿写比喻句)

大熊猫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懒懒地躺在地上晒太阳。

【答案】

一、biān   jiē   bì   zhànɡ   pínɡ

二、飞蛾    科学   驾驶   研究

三、喝醉了的老汉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具

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复习旧知,图片导入

1.听写词语。

蚊子  系着  驾驶  研究  苍蝇  证明  科学

2.出示蝙蝠图:

师:同学们,你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蝙蝠和雷达》。

师述:无论何种蝙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夜间都能安全地飞行。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学下文打好基础。】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细读课文,明白关系

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本,自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在书上做个标记。

(一)    

1.学生自学。

2.检查:读读第3自然段。

a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敏锐)

(飞行特点)

b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圈出:还能、无论、即使、也)

3.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这样吧,我们先练练,待会儿我们来比赛。

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

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探路的)

(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斯兰瑞尼已经做了很多试验,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学生分小组学习。

2.检查: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3.小结:三次试验证明-------(多媒体出示,学生读)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读。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4.学生自读后提问。

(三)引导学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探路的?

1.同桌一起自学第七节,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句子,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吗?

2.同桌自学第7自然段。

3.检查: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一起读第7自然段。

a老师根据回答画出2、4两句。

b请大家自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能自己读懂它吗?

c学生介绍读懂的地方。(教师板书:蝙蝠  嘴  超声波障碍物  耳朵)

d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

e请学生上黑板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生板演,生简评)

4.师生分读第7自然段。师1、3 生2、4。

5.问: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6.赏读:好,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学家,向在座的老师介绍一下蝙蝠探路的秘密吧。(齐读第7自然段)

过渡: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后,就模仿它来发明了雷达。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请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8自然段,同时也帮老师设计一个雷达探路示意图的板书。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自学体会。

3.出示设计示意图并介绍设计意图,生评。

(教师板书:雷达  天线 无线电波 荧光屏)

4.集体朗读第8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

同学们,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呀?

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当然,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物的秘密还未发现,许多地方值得人类利用它来创造发明,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个重任我希望大家能挑起它,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读中生疑,并最终达到在读中释疑。】

【设计意图: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作业巩固

表演题: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尔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

1.     同桌练习,配以动作。

2.请一生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创设由内化到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

板书

内容

       6 蝙蝠和雷达

            嘴   超声波

蝙蝠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天线

   雷达   无线电波

        荧光屏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郎(      )    饿(      )    蝇(      )    揭(      )

朗(      )    蛾(      )    绳(      )    渴(      )

二、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三、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

【答案】

一、读书郎   朗读  饥饿  飞蛾  苍蝇  草绳  揭开  口渴

二、1.不仅……还……  

2.即使……也……   

3.不是……而是……  

4.因为……所以……

三、1. 设问    2. 比喻    3. 比喻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为达到要求,我采用“设置悬念、讨论探究、方法指导、观察演示、表演讲说”等方法引导学生学文,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透彻地理解问题,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时,共分四步进行:第一采用读、问、想、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1—3段,使学生明白飞机安全夜航是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感受蝙蝠夜间飞行动作的灵巧。第二指导学生弄清三次科学实验的过程。明白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从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第三指导学生揭开蝙蝠探路的奥秘。蝙蝠发出和接收超声波这一内容比较抽象,为使学生易于接受,我采用“听朗读、看演示、说原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具体理解其奥妙,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不足之处:

本课教学中,最大的遗憾是让孩子们朗读的时间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科普性文本的朗读,使语文课堂更显语文味,更具魅力。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在语言文字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蝙蝠 

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雷达

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雷达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超声波

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 000赫兹)的声波。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并能反射回来,对物体有破坏性。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

仿生学

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属于生物学和技术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只要生物有奇特的本领,就成为仿生学所涉猎的目标,现已发展出昆虫仿生学、海洋生物仿生学、设计仿生学、化学仿生学、分子仿生学等。仿生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学、制造、航空等方面,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科学领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míng     héng  shù        lì  jí         kē  xué

   (       )   (       )     (      )     (       )

二、精挑细选。

1.竖  坚:   (    )立      (    )强 

2.锐  悦:    敏(    )      喜(    ) 

3.幅  蝠:    篇(    )      蝙(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非常黑;很暗。(        )

     2.形容杂乱,没有条理。(        )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画“√”,错的画“×”。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设问句。(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1. 蝙蝠不仅能在夜里飞行,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                   

2.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而是  

          配合起来探路的。

  3.科学家模仿篇幅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        

六、重点段落品析。

    读《蝙蝠与雷达》片段,回答问题。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的音节是(   ),的部首是(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仿照——(        重复——(        

 阻碍——(         打开——(   

3.读了这个片断,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4.蝙蝠在夜里是这样飞行的:

 5.飞机在夜里能够安全飞行完全靠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人们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你能从生活找出相关的例子吗?

①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证明   横竖   立即   科学

二、1.竖立   坚强 

 2.敏锐  喜悦

3.篇幅   蝙蝠

三、1. 漆黑  

2. 横七竖八

四、 1. ×  2. ×  3. √

五、1.从来没见过跟什么东西相撞   2. 眼睛  嘴和耳朵    3. 雷达

六、1.ai  艹

2.模仿 反复 障碍 揭开  

3.嘴巴发出的声音 声音 耳朵

4.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遇到障碍物就放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5.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七、举例:根据蜻蜓发明了直升飞机,根据响尾蛇发明了响尾蛇导弹等。

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唤、技、获”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4.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

重点

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

难点

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唤、获、赖”等12个生字,会写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

 【设计意图:由题眼入手,让学生在谈话中自然融入文本。】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

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同学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认字:   

唤 技   获 赖 潜 亿 索 奥   舶  质  哲 兰

形近字识字:唤—换  亿--忆  素—索  质

象形识字:获:甲骨文写作隹,鸟雀又,抓持),像猎人手持 一只鸟,表示猎获鸟雀。

兰:隶书将篆文简化成。俗体楷书

组词识字:赖皮质量哲学

2.出示会写字: 

唤   纪  技  程  超  亿  索  奥  益  联  质  任

易错字: “技”是“扌”,不要写成“木”。

“索”下半部分不要写成“系”。

3.词语理解。 

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洞察:观察得非常透 彻、清楚。

4.再读课文。

指名读,分段朗读。

课文主要讲什么?

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小组检查交流:     

 4.全班交流反馈: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环境来感染学生。】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拓展。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当堂训练 

1.听写生字。

2. 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学(zhézhè)        物质 (zhīzhì)     探索 ( suǒsuō

二、给词语注音。

    (      )    (      )  (       )   (       )

船 舶 奥 秘 潜 入 依 赖

三、根据意思填词语。

  出乎意料   呼风唤雨

龙王爷除了能(          ),还能和孙悟空一样有多种的变化真是(       )。

【答案】

一、zhé√    zhì√     suǒ 

二、chuánbóàomìqiánrùyīlài

三、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2.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有助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2)出示句式:是谁来呼风唤

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二)学习第3、4、5自然段。   

1.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2.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1)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2)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3)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4.出示研读方法:  

(1)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3)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4)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5)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5.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6.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三)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1)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3)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4)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5)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1)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及哪

些方面?  (教师板书:登上月球  潜入海底  洞察天体)   

(2)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3)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教师板书:电视  程控电话  因特网)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2)说说“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六、拓展作业,进入实践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

内容

 8  呼风唤雨的世纪             

             登上月球                电视       

20世纪    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因特网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连一连。

呼风唤雨的          神仙

黑暗无光的          世纪

腾云驾雾的          世界

二、根据课文回答。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伯特 ·罗兰说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本课指__________。

【答案】

一、

二、1.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反思

1.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让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黑暗无光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2.在本轮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激励性评价等,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齐读、指名读等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存在;自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可以“我”做主;师生对话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无限乐趣;学法的指导、小结、迁移,让学生感到:学习原来很简单……这些,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兴奋的状态,营造了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因为老师的赞扬,成功的喜悦,以及同伴在集体中地位的提高,都很好地激励着学生更加努力发奋。

【教材分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作者介绍】

1.作者介绍:

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流体传动及控制学家。1964至1979年浙江大学助教、讲师。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曾在欧、美和中国等国获得20项专利,在国内外发表过250多篇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教育论文及二本科学著作。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

   2000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这本书由路甬祥主编,书中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下是书中介绍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事例。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空调:1902年由美国人开利设计成功并申请专利。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维生素: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第一条汽车生产线:福特发明了用装配线生产汽车的方法,并于1913年在他的T型汽车生产过程中使用。这种生产技术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现在,移动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其他资料】

老师们备课需要的而其他资料。比如,一些有助于上课或者制作课件的资料,供使用我们教案的老师选择性使用,换句话,他们想得到的一切资料,我们全盘提供到位。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选字填空。

唤换 赖 懒哲折

呼( ) 依( ) ( )学

二、连一连。                                        

登上潜入洞察探索

天体月球奥秘深海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      )

2.意思是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从文中抄写描写科技飞速发展的诗句。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前的人们一直依赖_________,随着科学的进步,改变着人类的

 ,也改变着人类的。

六、重点段落品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仿写句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说说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你能说出有什么发明吗?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想象一下你最想要发明什么,你也描述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换赖哲

二、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三、出乎意料 依赖

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自然 精神文化生活 物质生活

六、1.谁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当然是父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光合作用。

2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3飞机 电话

七、略

8 蝴蝶的家

课题

蝴蝶的家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避、撼、喧”等8个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

教学

重点

 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蝴蝶图片。

师:同学们看,看到这些蝴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你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看到大家急切的样子,老师也特别希望和大家一起去寻找蝴蝶的家,咱们一起去吧。

(教师板书:蝴蝶的家)  

   【设计意图:美丽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视觉,蝴蝶看似身边常见的小动物,它的家却不为人所熟知。“蝴蝶的家在哪里?”这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了铺垫。】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读一读: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2)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

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三、紧扣课题,研读课文

(—)读课文,提炼重点。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

在老师范读课文的时候,你可以打开书,去

感知课文,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一下作者所描写的情景。

2.生谈听完后的初步感受,提炼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你是从文中哪里体会到

作者为蝴蝶着急的?读的过程中,你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   (板书:下雨  着急)

3.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寻找答案,读的时候圈圈、画画、写写,然后与你小组的同学分享学习的收获好吗?

4.结组讨论,发表个人见解。

(二)深化理解,体悟感情。

第一自然段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天是那样的

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难为蝴蝶吗?”

(1)理解“喧嚷”、“震撼”的意思,体会感情。

你有没有到过喧嚷的环境?这里是谁在喧嚷呢?

这里用“喧嚷“又说明了什么呢?

拟人的写法形象地说明了风雨交加的热闹场面,

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

震撼:“山雨欲来风满楼”,当轰隆隆的雷声在

耳边响彻,当闪电咔嚓咔嚓地照亮漆黑的夜空,黑云在低沉的天空中翻着跟头,风又在疯狂地吹着哨子……哎呀!这样糟糕的天气,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你觉得蝴蝶能受得了吗?哪些句子说明了蝴蝶经

受不住猛烈的风雨呢?

“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怎么禁得起这猛

烈的风雨呢?”

(1)理解素洁、玷污。(指导本段朗读:)(课

件出示6)

素洁:文中指蝴蝶素雅而洁净。

玷污:弄脏。

(2)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出现

什么样的结果呢?

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3)是啊!这轻盈的、素洁的蝴蝶,它们是多么

的弱不禁风啊!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都无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

你们心里着急吗?

(4)指导朗读:“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读出心急如焚的语气)下雨时,蝴蝶藏在哪里?

(1)屋宇、麦田、松林、园中之花、老树干、桥

下、树叶下面……(板书:猜想)

(2)作者作了这么多种假设,下雨的时候,蝴蝶

是躲在这里吗?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作者谈到了这么多地方,又说都没有见到蝴蝶,

说明作者平时怎么样?

(3)我们都应该睁大你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运用

你聪灵的耳朵去聆听,像作者一样,置身于、置心于大自然,做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蝴蝶到底有没有家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

(1)一位小朋友非常确认地说:“它们和我们一

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

(2)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

来,在阳光里飞,…………一定是这样的。”

小女孩连用了三个“一定”,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孩子们对蝴蝶的家的想象是确信不疑的。

一起读读吧齐读“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

一定是这样的。”表达对蝴蝶的祝愿。

5.点明主旨

你觉得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关爱生命   心系自然)

四、总结升华。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思考和交流,在我们

的探究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引情入境,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问题的提出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又使他们对课文的探究目标更为明晰;教师成为合作学习的参与者、点拨者和引导者,陌生的师生关系因交流而不再陌生,在思维的碰撞和语言的交流中,智慧的火花得以闪现,师生融为一体,易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设计意图:读中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借助读升华情感,借助读体会难以言说的意境;读与交流中发挥想象,形成意境,同时培养学生主动表达与耐心倾听的良好习惯,在分享学习成果的愉悦过程中,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畅谈感受。

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交流。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作者有哪些猜想?

你还有哪些新的想法写出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

内容

8  蝴蝶的家             

              下雨  着急

                  猜想

关爱生命  心系自然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加粗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gǎn( )hàn( )   玷 wū( )kuī(  )  家 qiǎo( )què(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避(     )    憾(     )     喧(     )

僻(     )    撼(     )     宣(     )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躲避——(     )  确信——(     )  猛烈——(     )  柔弱——(     )

四、课文在线。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发挥想象,自己试着写一写。

【答案】

一、hàn wū què

二、躲避  偏僻   遗憾  震撼    喧闹  宣告

三、逃避  确定  激烈  娇弱 

四、略








教学反思

1.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让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蝴蝶的生活状况,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2.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关系,小练笔没有让学生展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蝴蝶的家》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作者介绍】

燕志俊(1907—1982),又名燕遇明,今邱家店办事处颜张村人。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著有《苦女翻身记》《枯树开花》《山乡女儿》和《碧叶集》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 1200 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生字注音、组词。

素(    )(      )    炊(     )(       )   檐(     )(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猛烈地(      )  银色的(      )

三、选词填空。

          柔弱  柔软

1.厚厚的落叶铺在地上,像(    )的地毯。

2.草看起来很(    ),但是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四、根据例句改句子。

例:它们的家不知在不在桥下面。

它们的家会不会在桥下面呢?

花瓣被雨点打得直抖,不能容它们藏身。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蝴蝶的家》以                                   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               的关爱之情。

六、重点段落分析。 

《蝴蝶的家》片段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1.写出反义词。

   低沉(  )   轻盈(  )   确信(  )  柔弱(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作者想到了什么,竟那样的着急?

  4.作者猜想蝴蝶的家会在哪些地方?概括起来说说。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家?它们在哪里呢?赶快动笔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一、sù  素洁   chuī  炊烟  yán 房檐

二、风雨  雨幕

三、1.柔软  2.柔弱

四、花瓣被雨点打得直抖,会不会不容它们藏身呢?

五、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  幼小生灵

六、 1.晴朗  笨重  怀疑  强壮

2. 她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3.作者想到了蝴蝶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

蝴蝶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

4.作者开始这样想的:屋檐下没见蝴蝶来避过雨;麦田里、松林里、园里的花、老树干的底面也无法藏身;桥下面、树叶下面都没见过.作者真为蝴蝶着急了。

七、略

    

课题

小小“动物园”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在观察中发现书中人物和动物的对应关系。

2.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的温馨感。

3.结合生活,展开联想,抓住特点介绍自己或家庭成员。

4.扩写绘本,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件事。

教学

重点

 1.观察发现书中人物和动物的对应关系。

2.结合生活,展开联想,抓住特点介绍自己或家庭成员。

教学

难点

结合事件来介绍家人特征,拓展延伸自己生活在家里的感觉。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也有喜欢的动物,大家来猜个谜语就知道了。   

1.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猫)

2.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花。(金鱼)

同学们都对动物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是不是很有趣。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动物园”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们的家人吧。(板书:小小“动物园”)

【设计意图:运用猜谜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创设情境(动物照片)

理解人物和动物的关系

过渡:看完照片,我们认识了许多动物。提问:你最喜欢谁?你最喜欢他身上的哪个特点?(贴“特点”牌)这是从哪方面来描写呢?(板书:特点)

1.爸爸与猫(样子   性格):我的爸爸胖胖的,很憨厚,像一只猫。(板书:样子  性格)

2.姐姐与鱼(本领):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板书:本领)

3.爷爷与大老虎(性格):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大老虎。

总结:把每一个人都比作一种动物,这是人物和动物的关系。通过每个人不同方面的特点,来描写人物。这在我们作文中也是常见的,这叫做“抓住特点”。这把金钥匙,你掌握了吗?

    刚才我们是一段段来欣赏,现在我们整合全文,再来仔细品味一番,你发现每一段有相似的地方吗?

(1)指名学生回答。

(2)教师引导并评价。

师:前面是介绍人,后面是说明人的特点。

三、习作构思

    (一)仿照例子,趣说人物

要求:选择自己或是班上的一个同学来介绍,说特点,联想动物。

               介绍自己

我叫________,是个小_____孩。其实呢……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家人

这是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呢……

他/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由思考

师:请你们根据游戏要求,大胆联想。

(2)交流分享

师:谁来试试看?(充分说)

(3)评析总结

你们都能够抓住人物和动物的特点,展开联想。

(二)再读例子,理清特点

1.引导阅读,扩编内容

(1)引导看图。(抓住动作、语言、喜好等来写)

(2)口头扩编绘本。

2.小结

师:恭喜你们又掌握了一把金钥匙,在写作中要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这样的内容才会精彩。

师:同时,通过动作、语言描写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在我们的写作中是很常用的哟。

总结:我们知道写人物要抓住特点,通过这些方面的描写,展开叙述。同时,写作要围绕中心句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更加具体生动。(板书:抓住特点   要围绕中心句)

过渡:刚才你已经说到了自己或是同学的一个特点,接着,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叫做“谁是金笔小作家”。看看谁文笔最棒。

(三)游戏激趣,细写人物

“谁是金笔小作家”

要求:刚才你已经说到了自己或是家人的一个特点,哪件事情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请你把这件事情写下来,并写一写你对人物的感情,生活在家里的感觉。字数不限。

1.学生写。

2.师巡视。 

3.交流习作。(可叫一生先来改,教师再来评讲。)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设计意图:设计“谁是金笔小作家”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小结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人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人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性格、样子、饮食等),围绕中心句,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小小“动物园”

               特点: 性格、样子、本领……

抓住特点   要围绕中心句

教学反思

1.我根据自己的设计环节一步步展开教学。整堂课的学习氛围很融洽,孩子们都乐此不彼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我也因此受到感染和鼓舞,让孩子充满惊喜和快乐,它能让孩子产生幽默和共鸣,了解每个人和动物做对比,包括性格、脾气和爱好等个性品质,积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对比方法,仔细观察,学会通过细节和事例把人物特点写具体。细细品读绘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固定格式:“我叫……其实呢……我是……”和“这是我……其实呢……他/她是……”这两个短句可以让孩子去模仿学习,并用来介绍自己或身边的人。     

2.不足之处就是在说话环节中,我对孩子的引导不够,担心学生说不出我的预设答案,便没有循循善诱,“三下两除二”就把答案说出来。此外,我对哪些作文较典型,适合当堂批改把握不当,没有紧跟本堂课的重点来讲。








语文园地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2.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

3.积累古文名句和成语。

教学

重点

1.养成提问的习惯。

2.积累古文名句和成语。

教学

难点

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

2.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

3.积累古文名句和成语。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谈话引入,进入学习

    这一单元学完了,我们有了许多收获。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二,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阅读的方法:

①阅读时要动脑筋,积极提出问题。

②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③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④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板书设计:阅读的方法)

(2)学以致用

爸爸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老虎”,虎背熊腰,在家里威风凛凛,牢牢地统治着我和弟弟。放学后,我们写作业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巡视,虎视眈眈,不放过我们的一举一动。谁要是胆敢溜出去玩,准被他的虎爪抓回来,狠狠地教训一顿。

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爸爸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大老虎”?(虎背熊腰、虎视眈眈)

②这个小片段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爸爸的?(外貌、神情、动作)

2.识字加油站

驻扎  蛀虫  拄拐 

捐款  娟秀  手绢

花苞  冰雹  鲍鱼

(1)让学生大声朗读这些词语。

(2)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

每一组字都是同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都是形声字,读音只是声调不同。(板书:形声字)

同学们可以根据每个字的偏旁来区分这些字的意思。

(3)结合偏旁,讲解汉字的含义

“驻”的偏旁是:马,应读“zhù”;字义是:(车马等)停止,泛指停止或停留。

“蛀”的偏旁是:虫;字义是:蛀虫,咬木器、谷物或衣物的小虫。

“拄”的偏旁是:提手旁,应读“zhǔ”;字义是:用手扶着杖或棍支持身体。

“捐”的偏旁是:提手旁;字义是:捐助或献出。

“绢”的偏旁是:绞丝旁;字义是:一种薄的丝织物。

“苞”的偏旁是:草字头;字义是:花苞,苞片,花或花序下面像叶的小片。

“雹”的偏旁是:雨字头,应读“báo”;字义是:冰雹,空中水蒸气遇冷结成的冰粒或冰块,常在夏季随暴雨降下。

“鲍”的偏旁是:鱼,应读“bào”;字义是:软体动物,俗叫鲍鱼,古称鳆,肉味鲜美。

(4)让学生列举一些像这样的词语。

3.词句段运用

(1)你知道这些说法吗?选一两个说句子。

a.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第一句重复运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表达了当时的条件很差。  

     第一句重复运用“……的时候”,表达出这条狗在不同的情况下都会叫。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问号的用法,再照样子写一写。

a.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b.思考并说一说这是什么句?  

c.照样子,你也写一写吧。

难道地球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吗?当然不是。

师:设问句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师小结:设问句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先提出一个问题,接着自己回答,即自问自答。设问句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板书:设问句  自问自答)

4.日积月累。

 学习文言文里的语句。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c.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1)朗读这些语句。

(2)说说句子的意思。(板书设计:说说句子的意思)

a.意思是:谦虚好问的人气度就宽宏,自以为是的人气量就狭小。

b.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c.不学习自能知道,不问别人自己就懂得了,从古到今做事情,还没有这样的人。

d. 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

(3)学生读读背背。

(4)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总结了这一单元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朗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是教给学生字的组成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成语和用运成语的能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三、课堂小结,激发运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阅读的许多方法,明白了形声字的特点,学习了什么是设问句,还学习了文言文里面的句子,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

内容

             阅读方法

             形声字

语文园地   

            设问句  自问自答

            说说句子的意思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识字加油站”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举形声字的词语,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词句段运用”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成语很陌生,所以,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成语的意思,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并让学生们运用,加以巩固。

3.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句子“日积月累”时,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君子忧道不忧贫。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