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二甲双胍都是世界范围内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特别适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T2DM)。然而谁又能想到这种非常便宜的药,除了已知的降糖、减重、保护心血管、改善血脂等作用外,居然与抗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降糖药二甲双胍是怎么和癌症扯上关系的呢? 二甲双胍能与癌症扯上关系,还要从糖尿病与癌症的关系上说起。其实,临床上早就发现T2DM与多种恶性肿瘤发生率的增加密切相关,包括乳腺癌、大肠癌、肝癌、膀胱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而且合并有T2DM的癌症患者其死亡率也会增加。 另外,研究人员也意识到,T2DM与某些癌症密切相关,可能是因为T2DM和癌症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如肥胖、年龄、长期慢性炎症以及有饮食习惯不良、缺乏锻炼、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 二甲双胍到底是如何抗癌? 自研究人员意外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的T2DM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远低于未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时起,围绕二甲双胍作用机制及疗效的临床试验就在不同癌种中陆续开展。 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通过靶向体外细胞增殖中涉及的许多途径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一些研究甚至表明二甲双胍可以诱导G0/G1和G2/M期细胞停滞以抑制细胞生长,还发现细胞周期停滞伴随着关键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减少,以及二甲双胍处理的细胞中细胞凋亡的诱导。通常情况下,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与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研究也发现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而且,二甲双胍能促进肿瘤坏死因子及相关受体的表达,调节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反应,对肿瘤细胞起到一定的杀伤作用。还能降解PD-L1,避免癌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搜查”,改善免疫疗法。在二甲双胍对癌症的化学预防和治疗研究中发现,二甲双胍除了能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的进展来诱导细胞凋亡外,还能加强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顺铂的抗癌效果。 研究者在尝试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CTLA-4抑制剂进行治疗时发现,这种联合疗法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肿瘤负担下降、生存率上升、CTL活性上升,同时试验小鼠的体重正常,也没有检测到肝肾损伤。 总之,二甲双胍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可能扮演多面手的角色,直接或间接地发挥抗肿瘤作用,包括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且可以协同化疗药物对肿瘤作用,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多年前我就注意到糖代谢与癌症密切相关,曾指导研究生李亚天博士专门研究血糖与癌症发病及康复的错综关系。临床上,十多年来我一直主张略微偏胖的癌症生存者、或与代谢相关的癌症生存者、或血糖稍高、父母亲有高血糖史的癌症患者,适当加服二甲双胍(通常是一天一粒),控制体重及糖代谢,常对肿瘤康复和诸多代谢性疾病,大有好处。现在,我仍坚持此见。 另外,我们从一开始就应该改变与癌症相关的不良生活习惯,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不管是癌症患者还是健康人群,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健康都是有益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均衡膳食,保持一定量的蔬果摄入,低盐低糖;另外要坚持每天适度锻炼。 更不能忽视精神心理问题,好心情是抗癌最管用的“良药”,精神心理可明显影响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机制,而这些恰恰是正常组织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中的主要要素。紊乱的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机制,促进了癌细胞发生、发展与恶化,而协调有序的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机制则有助于阻抑癌细胞发展,促使其康复。对癌症患者而言,“运药者,神气也”,要想药物在体内发挥很好的作用,也依赖于良好的精神心理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