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贺山:我发现了夏朝传世文字

 象牙文 2019-07-12

 (2012-01-30 00:13:01)



对权威应尊敬 但不应迷信,我觉得四川的学者王先胜也是一个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的学者,他的文章批评设计到了200多位权威学者,不是乱批,而是讲道理探讨研究的态度,他坚持了20多年,不易啊!
希望马先生坚持研究,无限风光在险峰!

原文地址:马贺山:我发现了夏朝传世文字作者:老马识途

马贺山:我发现了夏朝传世文字

有寻找,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研究。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种奇谈怪论,有人说夏朝没有文字,有人说夏朝没有文字流传下来,夏朝的历史都是千年以后的人,根据口耳相传记载下来的,从历史学家到古文字学家,再到考古学家,都发表着各种各样的权威观点,这些观点大都是从郭沫若先生的著作中,派生出来的,无新意,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几位山东的基层的考古人员曾说过一句话:公元1899年,清代王懿荣先生首开发现甲骨文字以后,学术界学者蜂拥而至研究甲骨文,涌现出许多甲骨文研究的淘金者,对殷商以前的夏朝的文字是否存在,学术界人士很少研究,作不出任何回答。{见【夏文字的发现见证华夏源头】一文},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研究就是不调查,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相反,他们对二里头遗址的刻划符号,对半坡遗址的刻划符号,进行了研究,并认定了是文字。这让人很费解,二里头遗址的刻划符号,真的是夏朝文字吗?李学勤先生李伯谦先生二位首席科学家的认定,真让人不敢苟同,也让人难以置信,他们二人研究了一辈子古文字,其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我有时总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弄错了,是不是自己小脑萎缩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距离,简直天壤之别。后来我用了些时间,专门研究了半坡遗址的刻划符号和二里头遗址的刻划符号,发现了这些刻划符号与文字没有任何关系,是郭沫若先生搞错了,从此我才坚定了信心,现将我认定的夏朝的传世文字,公诸于世,请专家和广大网友批评指正。

[转载]马贺山:我发现了夏朝传世文字

 主流认为:夏朝如果有文字,也应该比商朝甲骨文还原始一些,就像二里头遗址的刻划符号一样。

马贺山认为:夏朝文字应该比商朝甲骨文成熟,因为夏朝文字是官方文字,是夏篆,而商朝甲骨文是民间俗体字,它就像带尾巴的毛孩,因为在商朝文化上,曾出现过一种返祖现象。

[转载]马贺山:我发现了夏朝传世文字

主流认为: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在夏末商初之际,劳动人民长期酝酿创造的。

马贺山认为:文字应该产生在黄帝时代,是仓颉在几年的时间里发明创造的。

[转载]马贺山:我发现了夏朝传世文字

主流认为:篆字应产生在西周以后,史籀做大篆,秦李斯做小篆,商朝甲骨文之前,不会出现篆字。

马贺山认为:大篆应该是仓颉造的,夏篆也是大篆,史籀所做之篆应称复篆,是许慎弄错了,李斯说他做小篆,是根据上古大篆而省改之。

[转载]马贺山:我发现了夏朝传世文字

主流认为:刻划符号里最初有指事字和象形字。

马贺山认为:象形字和指事字来源于仓颉的六书造字法。郭沫若将仓颉的六种造字法中的象形和指事移花接木到半坡遗址的刻划符上,然后张冠李戴,说刻划符号是文字的孑遗,其手法很笨拙,刻划符号的应用根本跟六书不搭界。象形字和指事字是文字的最初的造字方法,刻划符号不是文字,何谈使用六书中的二书?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做。

[转载]马贺山:我发现了夏朝传世文字

 本篇所选的六幅带文字的照片,是我搜集到的夏朝传世文字的一部分,我公布网上,以飨读者,或想听一听网友的意见,我之所以认定它们是夏朝传世文字,理由如下:

【1】这些文字与商朝甲骨文,商周金文进行比对,很多字已失传,不知念什么,不知做何解,其文例也与商周不同,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此文字必在商朝甲骨文之前,而不会在此后,若要弄懂弄清其中的文字,只有从造字的原理和方法上,破解古人仓颉的造字之谜。

【2】这些字是标准的篆字,与历史上的夏篆正好相合。文字讲究对称,美观,严整,规范,很少见到异体字,夏朝的官方文字体现了夏朝的高度文明和文化的先进。

【3】这些字可在出土的夏朝象牙文里,找到它们的影子,可见它们是一个时代的文字。

【4】目前,古文字界的专家学者对商朝甲骨文之前的文字,还处于不屑一顾的态度,故让一些业外的人士,披荆斩棘,成为新领域的探索者和先驱。

【5】俗话说,我思故我在。只要生命不息,对于夏朝文字,就要继续研究下去,仿佛我就是为了寻找发现破译夏朝文字,而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也算是与夏朝文字的不解之缘吧。

夏朝传世文字   马贺山

夏朝传世文字   马贺山

夏朝传世文字   马贺山

夏朝传世文字   马贺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