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9.1,他把底层人的生活写得过于真实

 wenxuefeng360 2019-07-12

豆瓣9.1,他把底层人的生活写得过于真实

之前我一直觉得,长篇小说才能真正看出一位作家的水准,而短篇小说在这方面则没有发言权。

但看完了这本《不成问题的问题》,才发现,有些短篇小说可以带来不输长篇的震撼力量,篇幅虽短,但余韵悠长。《不成问题的问题》里面的几篇短篇小说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本书共包含《不成问题的问题》、《微神》、《断魂枪》、《月牙儿》以及《我这一辈子》五篇短篇小说,主人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通过几个人的遭遇,绘出了当时背景下,底层小人物被时代洪流裹挟着踉跄往前的曲折命运。

这几个短篇基本都是老舍先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写成的,距离现在已经几十年时间了,但书里写到的情形,今天也依旧在上演,或许这就是我们在今天也要读这本书的意义。

01

农场里的百态人生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书里的第一个短篇,写的是抗战时期一个农场里发生的故事。

小说的设定很简单,主要人物寥寥,农场主任丁务源,新主任尤大兴。前者代表着守旧人情派,后者则是改革技术派。

丁务源管理水平一般,但精通人情世故,处事圆滑不得罪人,在他的管理下,农场虽然日益衰败,但农场的人对丁务源却非常满意。

豆瓣9.1,他把底层人的生活写得过于真实

而尤大兴作为新派来的主任,一心想用自己的技术让农场再创辉煌,他雷厉风行的手段一开始也确实卓有成效,但最终还是败在了人情世故上面,像是书里说的一样:向上的路是极难走的。理智的崇高的决定,往往被一点点浮浅的,低卑的感情所破坏。

在冒牌艺术家秦妙斋以及自己老婆的挑拨下,尤大兴被赶走了。农场再次恢复成之前一潭死水的模样,果子结的越多,农场越赔钱,人们越满意。

有人说,书里面说的是“中国式人情”的现象,但其实这种现象不止在中国盛行,不止在农场盛行,不止在那个时代盛行,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世故,所不同的是,人们到底会向人情世故妥协多少。

小说里丁务源没有任何理想,因此他从不发愁,他看不出社会上彼此敷衍有什么不对,他觉得这根本不成问题。

他一心想的是让各方满意,而不是让农场繁盛,他所做的努力全都是为了人情交际,对上一味的讨好谄媚,对下则是和稀泥,人们也确实很吃他这一套,即使有人心里良知尚存,但在这里呆久了,良心迟早会被丁务源给蚀尽。

虽然小说里没有明示,但继续发展下去,农场无疑会被丁务源眼里的“不成问题”给拖垮,到时候所有人才会明白,这确实是个问题。

豆瓣9.1,他把底层人的生活写得过于真实

看过一些评论,有一种说法把丁务源奉为是“职场教科书”,不得不说,这是对老舍先生的一种辜负,因为书里面丁务源显然是一个反派角色,即使他笑到了最后,即使他“冠盖满京华”,而尤大兴却“斯人独憔悴”,但无论何时何地,真正的技术派永远也不应该给人情派让步!

02

我们回不去了

《微神》被认为是老舍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和名字一样,小说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带着悲伤的底色。

“她”是“我”的初恋。

在我出国留学之后,她家道中落,为了给父亲还债,她匆匆嫁了人,但心里一直想着我,于是婚姻草草收尾,生活的压力把她逼成了暗娼!

我回来之后,听闻了她的遭遇,但“我愿意娶她”、“我得等着她”、“是她打开了我的爱的园门,我得和她走到山穷水尽。”

豆瓣9.1,他把底层人的生活写得过于真实

朋友们笑我太愚,但多情的人不是每每有些傻气吗?

她得知了我的心意,以几声狂笑作为回应。不久她死了,死于打胎。

但她在我心中永远不死,我在心里见到了她。

她说,“我敞着门睡着,我是大众的,不是我自己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什么时间也可以买我的身体。我消失在欲海里。在清醒的世界中我并不存在。”

她说,“我把爱藏在心中,”她说,“拿肉体挣来的茶饭营养着它。我生恐肉体死了,爱便不存在。”

她说,“我知道你要是回来,必定要我。及至见着你,我自己已找不到我自己,拿什么给你呢?”

她说,“你可以继续做那初恋的梦,我已无梦可做。”

于是,她选择了死,“你回来迟了,我别再死迟了;我再晚死一会儿,我便连住在你心中的希望也没有了。”

死亡,让她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里,她在我心里永远青春。

豆瓣9.1,他把底层人的生活写得过于真实

这个爱情故事看得人心碎,有人会觉得既然“我”愿意娶她,她又何必去寻死呢。但真正爱过的人会懂,这就像是《半生缘》里曼桢对世钧说的一样,我们回不去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用死亡来让“我”留住她最美好的样子,她愿意。

03

女性的职业

《月牙儿》是老舍先生根据自己的长篇小说《大明湖》写就的。当年《大明湖》毁于战火之中,老舍先生对于书里的一些情节念念不忘,因此写就了这个中篇小说。

她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给人洗衣服养家,但迫于生活压力,最终做了暗娼。

后来贫穷把她和母亲分开了,母亲嫁给了馒头店老板,她在学校里找了个差事。但不久再次失业,这时一个男青年帮助了她,但后来男青年的妻找上门来,她才知道,青年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占有她。

豆瓣9.1,他把底层人的生活写得过于真实

“她有饭吃,我有自由;她没自由,我没饭吃,我俩都是女子。”

“我心中的苦处假若可以用个形状比喻起来,必是个月牙儿形的。它无倚无靠地在灰蓝的天上挂着,光儿微弱,不大会儿便被黑暗包住。”

走投无路之后,她终于决定,只要有人给我饭吃,什么我也肯干。于是她和母亲一样都做了暗娼。

女人的职业是世袭的,是专门的!

老舍先生的作品里,处处都透露出对于女性的关怀。不管是《月牙儿》还是《微神》,书里都是悲悯,而非鄙夷。是生活逼的她们没了体面,我们又怎么能对她们横加指责呢?

《半生缘》里,面对看不起姐姐的世钧父子,曼桢问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妓女和嫖客到底谁更不道德?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给错了答案。

《月牙儿》结尾,她被抓进了监狱,但却感叹狱里是个好地方,它使人坚信人类的没有起色。她甚至不想出去了,她在狱里又看到了月牙,看到了她的苦处。

之前读老舍先生另一长篇《四世同堂》的时候,同样被书里人物的挣扎浮沉所打动,但《四世同堂》最后给出了一个满含希望的结局,而这本书里的几篇小说,几乎都是悲剧收尾。

豆瓣9.1,他把底层人的生活写得过于真实

也正是因为悲剧,才更加深刻。在当时的乱世之中,底层人民身似浮萍,对于自己的生活满满的都是无能为力,于是才有了这一出出的悲剧。而现在虽然过了几十年,世殊事异,但有些东西始终没变,比如书里说的那句,世界就是狼吞虎咽的世界,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