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思维能力到人生观——动力与决心

 wenxuefeng360 2019-07-13

动力与决心


我们会算术,也会写文章。我们还能知道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现在我们要做什么呢?我们又愿意付出多少努力来实现所想呢?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那样,对孩子讲禁忌性和否定性的语言,会对他们的大脑发育和学习造成障碍。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说两句“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有才”就会让孩子变得聪明且无所不能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证明,有些赞美孩子的方式既会产生反作用,也违反常理。毕竟,我们用“你真聪明”“你真有才”来疯狂称赞孩子的原因是我们觉得当孩子认为自己聪明时,他们就会变得聪明。

按照常理来说,当你自我感觉良好时,你可以做到任何想做的事情。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德韦克教授否定了这一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样的称费方式开始在美国出现。在那期间,除了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长以外,育儿方式的巨大变化也与前几代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普遍情况是要求孩子“适应”家庭,而家长很少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父母和学校被要求称赞孩子的智力,让他们感觉自己很聪明”,以期刺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那个年代,棒球队的孩子们无论是输是赢,抑或全垒打或三振出局,都能获得奖品。父母们也会因为批评意味着水久伤害的自我意识而感到苦恼。

德韦克教授的研究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迥然不同的育儿之路。她将目光转向我们所追求的内在,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我们想要的是,孩子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这件事有多困难多费时,都能够就如何完成这件事而立即做出判断。当你考虑到这一点时,你才变成了一对父母一直期望的那种稳重且积极上进的成年人。我们希望的是孩子们在面对障碍时能够找到攻克它的办法,而不是简单的放弃。我们将这种决心称为“意志力”。意志力是新的教育口号。它是激励孩子不断朝着目标努力学习的种坚韧不拔的品质。

意志力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但如何将它恰当地灌输给孩子,甚至如何衡量它的科学技术还不够成熟。尽管如此,正在积极研究意志力培养方法的达克沃斯教授还是指出:“更倾向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往往也更加坚韧不拔。”

虽然意志力与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完全相关,但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如果我努力,我就能变得更好”,可能会帮助人们变得更坚韧、更有决心、更吃苦耐劳。达克沃斯教授还认为:“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在失败时仍坚持下去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们认为失败不是永恒的。”“聪明”和“坚韧不拔”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当认为自己天生“聪明”的人无法做某件事时,他们会选择放弃,原因是他们不够聪明,或者某些人在背后操纵了那件事,或者是那件事本身不重要。

当“坚韧不拔”的人无法做某件事时,是因为这只是无数次尝试中的第一次,在没有进行真正的战斗之前他们是不会放弃的。他们相信,只要努力,他们能做成任何事。智力对于天生的“聪明人”而言是固定不变的。而“坚韧不拔”的人会下定决心要成功,智力于他们而言,只是帮助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已。

德韦克教授1998年的一项重要研究显示,只需要简单一句对人或过程的称赞,就能够对孩子能否积极应对挑战产生深远的影响。德韦克教授在研究中让128名五年级学生解答一道难题。测试结束后,一些学生得到了“聪明”的称赞,而另一些学生则得到了“努カ”的称赞。随后,她给出了两个选择,一个是让学生们再解答一道更难的题目,并告诉他们“会从中学到更多”;另一个则是和第一道题差不多难度的题目。获得“聪明”称赞的65%的学生,选择了和第一题差不多难度的题目,而获得“努力”称赞的92%的学生选择了更难的题目有研究文献已经再次确认了卡罗尔・德韦克的创举,证实了“基于个人”和“基于过程”在结果方面的显著差异。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因为基于个人的称赞,在事情变得具有挑战性的时候更容易放弃,甚至在失败后表现持续下滑,屡战屡败。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对成绩撒谎,以彰显他们的聪明,因为他人认为“聪明”是他们的人格面貌中的重要部分。

从思维能力到人生观——动力与决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