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一起读古籍-《伤寒论》卷第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 神农学百草伤寒论常用药之赤小豆芽

 黃龍子 2019-07-13

【原文】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译文】
经过峻烈的泻下之后,又用发汗的方法,以致小便不利的,这是损伤了津液的缘故。不可用利小便方法去治疗,得到津液复而小便利,就可自然痊愈。
【评析】
本条讲亡津液小便不利的治禁。
下法泻有形的燥结,燥结去则津液不致再伤而得保存下来,故有“急下存陰”的理论。设非里实而误用下法,则损伤津液,故又有“数下亡陰”之说。发汗可使邪自表出,但汗出多而津液外泄,不仅伤陽,也能损伤陰液。今大下之后,又用发汗,必致津液大伤,因而小便不利,所以说,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这种小便不利,与蓄水症小便不利的性质完全不同,千万不可用利水方法,否则必津液更加损伤,因此,特提出“勿治之”的告诫。所谓勿治之,是指不可用利小便的方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些滋陰养液的药物,还是应该的,不应拘执“必自愈”而消极等待。
【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①,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注释】
①振寒:战栗恶寒的意思。
【译文】
泻下之后,又行发汗,出现畏寒战栗、脉象微细的,这是误下复汗,导致陰陽俱虚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内外俱虚的脉症特点。
误下则里气虚,误汗则表陽伤,下后又复发汗,因而表里俱虚,表陽虚则战栗恶寒,里虚则脉象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就是对战栗恶寒与脉微细病机的补充说明。从本条脉症来看,陰陽两虚应以陽虚为主,随症拟治,当用姜附扶陽,人参益陰。有认为误下伤陰在前,为一误;误汗亡陽在后,为再误,所以伤陽较伤陰为重,此仅据治疗方法的先后来推论病机,只能作为参考,不足作为根据。
【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译文】
误用泻下之后,又误发其汗,致肾陽虚弱,病人出现白天烦躁、不能安静睡眠,夜晚精神委靡昏昏欲睡而不烦躁;不作呕,无口渴,无表症,脉象沉微,身有微热的,用干姜附子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治误导致陽虚陰盛症的辨治。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①。
【注释】
①顿服:煎成的药液,一次服完。
【原文】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①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注释】
①脉沉迟:沉是脉重按才得,迟是脉跳动的频率缓慢。
【译文】
太陽病用发汗法以后,身体疼痛,脉象沉迟的,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气陰损伤身痛的症治。
身疼痛为太陽表症之一。经过发汗治疗以后,如果表症已解,身疼即当随愈,若身疼未除,脉仍浮紧,则表症续在,还当续与解表。现在身体虽痛,但脉不浮紧,而是沉迟,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浮紧为表寒实,沉迟为里虚,可见这一身疼不是卫闭营郁,而是营血虚而经脉失养。成无己说:“脉沉迟者,营血不足也。”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原文】
发汗后,不可更行①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释】
①更行:行,施也,用也。更行,就是再用的意思。
【译文】
发汗以后,出现汗出、气喘,而畏寒症状的,但头痛等表症已除的,为热邪壅肺所致,不能再用桂枝汤,可以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发汗后肺热作喘的治法。
本条“不可更行桂枝汤”句,应在“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之后,不可误认为发汗后就不能再用桂枝汤。因为汗出而喘,无大热,颇似桂枝症兼肺气上逆,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症,实际上迥不相同,彼属肺寒气逆,此为肺热气闭,假使误用桂枝剂,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特郑重提出“不可更行桂枝汤”,以期引起注意。喘因热壅肺闭不得宣开,汗出乃热迫津液外泄,无大热为热郁于里,外热反而较轻,所以治宜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清泄肺热,宣开肺气。肺热除而肺气畅,则汗出自止,气喘自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
【原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①,心下悸②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注释】
①叉手自冒心:叉手即两手交叉,冒即覆盖之意。指病者双手交叉覆按于自己的心胸部位。
②心下悸:即心悸,指心胸部悸动不安。
【译文】
发汗太甚,汗出太多,致心陽虚弱,病人出现双手交叉覆盖心胸部位,心慌不宁症状的,须用手按捺方感舒适的,用桂枝甘草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心陽虚心悸的治法。
汗是人体的津液所化,但必须陽气的鼓动,才能从皮肤汗孔透泄。汗出愈多,则陽气的消耗也愈多,因而导致心陽虚而心悸不宁。临床辨证的一般规律是喜按属虚,拒按属实,叉手自冒心为喜按,自应属虚而不属实,心悸为心陽虚,故治宜桂枝甘草补益心陽。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原文】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①,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注释】
①奔豚:形容悸气自小腹上冲心胸之势。
【译文】
发了汗以后,病人出现脐下跳动不宁,似奔豚将要发作的征象,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心陽虚、肾气动欲作奔豚的症治。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①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升,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注释】
①甘澜(lán)水:又名劳水。
【原文】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译文】
发了汗以后,致脾虚气滞,腹部出现胀满的,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脾虚气滞腹满的治法。
腹部胀满,有虚实之分,实症腹满大都因为肠中有形实邪阻滞,必伴有大便秘结不通,腹部硬满而痛,手不可按,脉象沉实,舌苔黄厚,必须使用下法,有形实邪得去,腹满始能消除;属虚的腹满,大多由于脾陽虚而不振,不能运化输布,因而腹部膨满,但是按之不硬,温熨揉按便觉舒适,脉虚弱无力,或虚大不耐循按,苔薄质淡,大便溏薄不硬,治当益脾助运。本症腹满,是因发汗陽气外泄,脾陽虚而气滞不运所致,当然不是实症,但也不是单纯虚症,而是虚中夹实,所以治宜消补兼施,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①,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②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注释】
①头眩:头目昏眩。
②身为振振摇:身体动摇不定。
【译文】
伤寒病人,或经过涌吐或经过攻下的治疗以后,感觉胃脘部气逆闷满,并且气上冲胸膈,起立时就头晕目眩,脉象沉紧,此时再用汗法以发其汗,就会影响及于经脉,发生身体振动摇摆,宜用苓桂术甘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脾虚饮停气逆的症治。
本条的若吐若下,就是或经过吐,或经过下,并不是吐而又下。吐法、下法都能损伤脾陽,脾虚则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停而为饮,饮邪上凌,阻逆于胸脘之间,所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水饮既阻,清陽不得上升,所以起则头眩。推想其平卧之时,亦必眩晕,不过,当站立时体位变换,眩晕更加厉害而已。表症全罢而饮邪阻滞于里,所以脉象沉紧。
如果再用发汗,则外伤经脉,经脉虚而饮邪向外侵凌,则经脉瞤动而肢体振振动摇,此与真武汤症的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的病机一样,都是陽虚水动,只程度略有轻重不同罢了。有些注家把“身为振振冶专责之陽虚或津液伤,丢开饮邪,恐非确论。
【原文】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译文】
经过发汗治疗,病还没有解除,反而恶寒的,这是营卫虚弱的缘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营卫两虚的症治。
发汗病不解,是指病还未好,不是指表症未解。表解则不应当恶寒,现在反而见到恶寒,不可误认作表症,而是卫陽虚的缘故。表症恶寒,必然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见症,卫陽虚寒,则单见恶寒而不发热,脉必濡弱或大而无力,二者不难鉴别。然而汗后陽虚,陰液也必然受到一定的耗损,而营陰、卫陽两虚,所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扶陽益陰,双方兼顾。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原文】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译文】
经用发汗,或泻下以后,病仍然未解除,出现烦躁不安、恶寒、肢冷、腹泻、脉沉微细等症的,用茯苓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陰陽俱虚烦躁的治法。
本症主方茯苓四逆汤,就其方药组成来看,实际是四逆加人参汤加茯苓一味,因此,也可以说是干姜附子汤和四逆汤的加味方。那么,除烦躁症之外,也可见到这些方剂的主治症候。干姜附子汤症无表症,脉沉微,四逆汤症厥逆,四逆加人参汤症“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由此,不难推知陽虚心悸、陰虚小便不利等,都可能是本症的兼见症候。总的来说,不外是陽虚液伤,因此用四逆汤以回陽,加人参以复陰,更加茯苓以宁心安神除烦躁。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译文】
发汗以后,怕冷的,这是正气虚弱的原因;不怕冷,只有发热等症状的,是邪气盛实的表现,应当泻实和胃,可给予调胃承气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汗后有虚实的不同转归。
由于患者平素体质有偏陰偏陽的差异,因而同样在汗出表解之后,却有着不同的转归:一是发热虽除而仍然恶寒,这不是表邪未尽,而是卫陽虚的缘故,与芍药甘草附子汤症的病机是一样的,所以《玉函经》等对此仍作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二是不恶寒而但发热,多见于陽盛素质,汗多则伤津,陽明胃肠燥实,所以治宜调胃承气汤和胃泄热。
当然,这仍是举例而言,虚症不一定都宜芍药甘草附子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等都是主治虚症的方剂。实症也不一定只宜调胃承气汤,还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白虎汤等都是主治实症的方剂。所以均应活看,才不致被条文印定眼目。
【原文】
太陽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①者,五苓散主之。
【注释】
①消渴:形容口渴之甚,饮不解渴,此处是症状,不是病名。
【译文】
太陽表症,使用发汗法,汗出很多,会使津液受到损伤,致胃中津液不足,出现烦躁不安、不能安静睡眠,口干想要喝水的,可以给予少量的水,使胃津恢复,胃气调和,就可痊愈。若出现脉象涪轻微发热、怕冷、小便不通畅、口干饮水而不止,是太陽蓄水症,用五苓散主治。
【评析】
本条讲津伤胃干烦躁的调护方法与蓄水症的主症和治法。
太陽病治当发汗,但因汗不如法,大汗出后而发生的两种情况。一是汗后表症已除,唯因胃中津伤而干燥,以致烦躁不得眠,这不是里热伤津,只须注意调护,给予少量的汤水,使其慢慢呷下,以滋润胃燥,胃中津液恢复则胃气和,胃和则烦躁自除。切不可大量恣饮,因为胃气尚弱,恣饮则易酿成蓄水症。这是病后对口渴欲饮调护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是汗后而表邪未尽,仍然脉浮微热,但又见到小便不利,消渴,这主要是因恣饮的缘故,饮水太多而脾不转输,膀胱水蓄则小便不利,水津不能上布则消渴,愈饮愈渴,饮不解渴,饮入之水似乎已经内消,故称消渴。此时里有蓄水,外兼表邪,治当运脾布津,温陽化气,五苓散为的对方剂。脾之输转复,膀胱气化利,则小便利而蓄水除,津液布而口渴止,里得和而表亦随解。本症小便不利,当然与膀胱有关,但是水气之所以蓄而不行,与脾的关系尤切。许多注家囿于绎腑之说,将蓄水症专属之膀胱腑症,并把五苓散看做太陽腑症的专方,未免以偏赅全。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半、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捣为散①,以白饮②和服方寸匕③,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注释】
①散:将药制成粉末,叫做散。
②白饮:米汤。
③方寸匕:古代食具之一,曲柄浅斗,状如今之羹匙。《名医别录》云:“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为度。”
【原文】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①者,五苓散主之。
【注释】
①烦渴:因渴而烦,形容渴之甚。
【译文】
发汗之后,脉象仍然浮数,并且烦渴的,用五苓散主治。
【评析】
本条补述蓄水症的另一脉症。
【原文】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发热汗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并见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茯苓甘草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五苓散症与茯苓甘草汤症的鉴别。
五苓散症的口渴,是因水气停蓄,脾失转输,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布所致,已如上两条所述;本条更提出茯苓甘草汤症口不渴,以资鉴别。因为茯苓甘草汤症也是里有水汽停蓄,不过水停的部位是在胃中,水津尚能敷布,所以不渴。然而仅据不渴就断为胃中停水,证据显然不足,必须找一些其他旁参材料,如“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以及“厥陰篇”“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不难推知“心下悸”也是茯苓甘草汤症的主症。水停于胃,故治宜温胃散水。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凡药则酸敛,苦泄,甘缓,辛散,咸软。要之,药多禁忌,贵在配伍。
   酸:
    五味子:敛肺止咳
    酸枣仁:敛心安神
    山茱萸:敛精止遗
    乌梅:安蛔
   苦:
   1.苦寒泄热:
    柴胡:泄胆热
    黄芩:清心火,泄脾热
    黄连:清心火,泄胃热
    黄柏:清心火,退黄
    栀子:泄心火
    茵陈:退黄
   芍药:泄热养营
    竹叶:清心除烦
    牡丹:清虚热
    白头翁:除下重
   2.破结除满
    大黄:泻下通便,活血化瘀
    枳实:破气散结
    厚朴:降逆除满
    杏仁:降逆平喘
    桃仁:活血化瘀
    射干:除上气
    葶苈子:泄肺热,除肺痈
    皂荚:化痰
    芫花:逐水(《本经》作辛,为是)
    大戟:逐水
    甘遂:逐水
   3.苦以燥湿
    白术:燥湿健脾
    苦参:燥湿杀虫

   4.苦能排脓
 赤小豆芽:破血化脓
(《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经水罨发芽而成的豆芽。植物形态参见'赤小豆'条。
【功用主治】治便血,妊娠胎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入散剂。
【选方】①治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并治下血,先血后便之近血: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千金方》用量作三两)。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匮要赂》赤小豆当归散)
②治妊娠数月,月犹经水时时来者,名曰漏胞。若因房室劳有所去,名曰伤胎:赤小豆五升,湿地种之,令生芽,干之。上一物,下筛。以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得效便停。(《小品方》小豆散)
  赞赏用于古籍传播,请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