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到肾病,首先就会想到腰疼,如果后腰疼了,也会惊恐地觉得,是自己的肾坏了。 其实有很多腰疼都是由脊椎,或者脊柱周围组织的一些病变导致的,和肾病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真正的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实质的肾病,基本上是不会出现明显腰疼的症状的。 肾脏,属于泌尿系统,肾功能衰竭到末期就是尿毒症,可见,肾脏和排尿是紧密相连的,想要知道肾好不好,也可以通过观察排尿得知。 提醒:如果“排尿”有这三个变化,要关注肾脏健康了 一:尿量变化 1、少尿 少尿是指每昼夜尿液的总量不足400毫升,每昼夜的尿量如果少于50-100毫升,则为无尿。少尿或无尿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包括肾前性、肾性、肾后性急性肾衰。 2、多尿 如果每昼夜的尿量大于3000毫升,就叫多尿,导致多尿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包括肾病。肾性尿崩症是成人多见的一类疾病,即可导致多尿。 3、夜尿多 正常人白天的尿量多于夜间的尿量。如果晚上6时至次日凌晨6时的总尿量多于白天的尿量,就称为夜尿量增多。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肾功能受损者,需要认真治疗。 二:尿色变化 1、变红 如果尿液变成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血液,考虑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导致的。如果伴随着疼痛的同时出现血尿,有可能是结石导致的。 2、变酱油色 如果尿液颜色变成酱油色,极大可能是急性肾衰竭或急性肾炎引起的。 3、变乳白色 严重的肾盂肾炎可导致尿液呈现乳白色,还可伴有排尿疼痛、发热等症。 三:尿味变化 对于肾炎或者肾不好的人来说,如果体内的毒素不能够被肾脏正常代谢,那么这些有毒物质就会滞留在身体中,因此人在排尿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尿液出现了臭味。 尤其是尿液中不该有的腐败腥臭味,常见于化脓性肾盂炎等病症。 做好3件事,养护肾脏健康,让肾一天天好起来 一、吃好 养肾的食物要常吃: 1、山药 山药是一种平性食物,入脾、肺、肾三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的功效。 山药补而不燥,但凡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状,都能通过吃山药来调理,并且还能治疗肺虚痰嗽久咳、脾胃虚弱、食少体倦等症。 2、黑豆 黑豆性平味甘,入脾、肾经,根据中医理念,豆乃肾之谷,黑色属水,水走肾,所以肾虚的人适量食用黑豆是有益处的。 黑豆具有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之功效,夏天可以适量喝些黑豆汤,养肾又能排毒。 3、鲈鱼 鲈鱼是一种很有营养的鱼类,平常被当作补品来吃的! 鲈鱼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补气、益肾的功效,尤其适合肝肾不足的人食用。 鲈鱼还能够补脾胃,同时对养肝也有很好的作用,建议平常可以吃些鲈鱼,清蒸或者煮汤来吃是比较营养的吃法! 二、喝好 养肾的茶饮喝一喝: 1、花楸黑葚茶 ——黑果花楸、桑葚、黑果枸杞、玫瑰茄 黑果花楸含有花青素,可延缓衰老,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对延缓肾脏机能衰退有帮助。 枸杞补肾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黑果枸杞是枸杞中的优良品种,可补肾益精、生津止渴。 桑葚,味甘,性寒,入心肝、 肾经,补肝益肾、滋阴养血,并能治阴虚津少、失眠等。 玫瑰茄具有排结石作用,肾脏中的草酸盐、钙盐沉积明显减少,可减少肾脏内结石的形成。 2、黄须刺玫茶 ——黄须、黄花苗、玉竹、刺玫花 黄须入肾、膀胱经,具有利尿、利胆等作用,可改善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等病,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等。 黄花苗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炎的作用,可辅助消除慢性肾炎,帮助排出身体毒素。 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对滋养肾阴有帮助,可让肾阴充足而使肾脏功能得到提升。 刺玫花是一种野生的小玫瑰花,性质温和,主要起调和作用,兼补血补气。 三、动好 做好养肾的小动作: 1、金鸡独立 肾脏和肾经的功能是保持腿部气血正常流通,做金鸡独立的练习时,注意力集中与脚底,气血就会被导向脚底,使心脏远端的组织器官得到气血滋润,全身气血都能畅通无阻,肾经中的垃圾会被带走,从而起到强身的功能。 2、赤龙搅海 用舌头在口腔内舔磨牙龈的根部,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做9圈,做完后按同样的顺序,再用舌头舔磨外侧齿龈,分别做9圈,这样能够起到健脾养胃,强肾固元的功效,同时还能濡润孔窍,滑利关节,补益脑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