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 燥热的天气 不仅让人身心易乏,元气易失, 口舌之间快淡出鸟來了。 又到了夏天, 又到了喝酸梅汤的季节。。。 从端午节到中元节, 整整2个多月都是适合喝酸梅汤的。 酸梅汤真正风行,是清代之后的事情,而且似乎尤以北京城为正宗。 酸梅汤,夏日所饮,京、津有之。以冰为原料,屑梅干于中,其味酸。京师卖酸梅汤者,辄手二铜盏,颠倒簸弄之,声锵锵然,谓之敲冰盏,行道之人辄止而饮之。 ——《清稗类钞》 而你想要的这种古老味道的酸梅汤, 不是酸梅晶, 不是酸梅粉, 也不是酸梅汤饮料! 不是甜腻不朽的糖水, 不是工业味的饮料, 沒有碳酸气泡, 沒有未知添加, 只有酸甘爽无敌的古法酸梅汤。 然而,古法酸梅汤, 首先是要汤材好啊。 你要找到正的原味食材,是最重要的。主材乌梅,你得选好了上品乌梅,非零食乌梅,亦非亮油油的硫熏乌梅,一定要干巴巴皱巴巴,近闻酸爽浓烈;贼乌亮暗红,手感沉实;山楂则是要选没有硫熏没有染色的生山楂,酸中回甘;陈皮最好是放三年以上的新会陈皮。。。。。 如此这般选材,一锅酸梅汤才有了根本——汤材好,汤才好。 除了汤材, 第二个关键要素是配方很关键。 你说你会配酸梅汤,那就看看是哪一款,以下两款不推荐: 乌梅+糖(包括砂糖,冰糖,红糖)=懒人应景法 乌梅+桂花糖+甘草=讲究情调但并不见得有什么用法 既然都要打算喝正点的酸梅汤了,还是要讲究一下配方滴: 乌梅、山楂、陈皮、甘草、麦冬、炒麦芽、黄芪、桂花等。梅,花于冬而实于夏,得木之全气。 乌梅生长的过程,避开了对木有克伐的秋之肃杀,为十二经中阴阳经的贯通要药入奇经八脉之跷脉的要药。 洛神花的使用,不仅加强了本汤健强脾胃的作用,而且使汤色明亮润泽。 加入丹桂,开心经之门,使酸梅汤心、肝、胆、脾四经并行,扩大了作用范围,意义巨大。 煮一锅上佳的酸梅汤, 第三个关键要素是煮法 1)将包装内材料(除丹桂外)用1-1.2升矿泉水在养生壶或砂锅(忌使用铁器)中浸泡15分钟左右。注意,杏雨轩的药材不用洗,千万别洗,其他药店买的我不知道。 2)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煨10-20分钟左右。 3)捞出原料,根据个人口味加黄冰糖和丹桂继续熬制2-5分钟左右熄火。 4)待汤温至30度后即可饮用。 夏天了, 试着做出最好喝的酸梅汤 犒劳一下努力的自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