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 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李济仁,歙县人,1931年出生,皖南医学院教授、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精擅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治疗,有《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论文百余篇,并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验案举例 张某,女,45岁,工人。1995年11月20日初诊。 患者曾于1993年10月发现左乳房上方肿块,在本院做病理活检,诊断为乳腺癌。同年11月行左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放疗2年余。近月来,旧恙复萌,症见手术部位疼痛,伴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神疲乏力,大便不畅,干燥难解。触其胸部仍有肿块,坚硬拒按。舌质偏暗,苔黄腻,脉弦滑。证属气郁痰凝,脉络淤阻。治以理气降逆,化痰软坚,解毒抗癌之法。 处方:旋复梗,陈皮,桔梗,姜竹茹,法半夏,赤芍,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赭石20克(杵,先煎),夏枯草,蒲公英,海藻,牡蛎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龙葵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二诊:上方服药7剂后,诸症减轻,恶心呕吐已止,纳食已思,手术部位时隐痛。上方加减,以增软坚散结之功。 处方:夏枯草,蒲公英,海藻,牡蛎,当归,丹参,山慈菇各15克,陈皮,桔梗,法半夏,赤芍,延胡索,川楝子,贝母,三棱,莪术各9克,白花蛇舌草30克,龙葵,全瓜蒌,王不留行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三诊:服上方半月余,诸症明显减轻,疼痛止,肿块已软,腻苔亦退。效不更方。 四诊:按前方意,继续辨治3个月余,肿块全消,无其他不适之症。恢复工作,治疗存活7年余,现仍健在。 按 本案例为乳腺癌根治术加放疗后复发,肿块坚硬,疼痛拒按,乃肝郁热毒,痰凝血淤所致,为其本;又见恶心呕吐,纳呆不食,则肝气犯胃,胃气上逆,痰浊上泛,为其标;脉弦滑,苔腻,亦为痰浊之征。故首方即用旋覆代赭合温胆汤加减,以和胃降逆为主,先治其标;辅延胡索,川楝子以疏肝理气止痛;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龙葵清热解毒抗癌;夏枯草,海藻,牡蛎化痰软坚。方已对证,仅服5剂,呕吐即止,纳谷已思。遂改前方,去旋复梗,赭石,加山慈菇,贝母,瓜蒌以增化痰散结之力;三棱,莪术,当归,赤芍,丹参,王不留行以破气化淤,治其病本。故服药仅3个月余,癌消癓除而愈,存活7年仍健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