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桩功习练讲解

 玄真子551120 2019-07-13


太极拳桩功,分为马步及川字式二种。太极前辈练太极拳必先练此两种步法,使下部有劲,不至飘浮,而后进习拳架。这两种步法实际上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习练,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有所建树。若不经此步功夫,则下部无功,重心易偏;练拳架时腿部难以坐低,姿势做不准;推手时易犯一采即俯,一按即仰之弊。因此欲练太极拳真功夫,必先练桩步功。时间不拘长短,唯持之有恒,行之有素,方能月余见效。

修炼太极拳之前,先练太极桩功。在身心松静,有了气感之后再演练,会更明显提高太极拳的修炼效果。

   太极马步桩功演练要求是:

   双脚平行开立,稍比肩宽,身体下蹲,两膝放松微屈,重心分于两腿;上身正直,悬顶松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尾闾中正,十指松开,两臂屈弯,双手向前,掌心相对,宛如抱球势;敛气凝神,以鼻呼吸,口微闭,舌抵上颚,面含微笑;身体自上而下放松;精神放松,内脏放松,全身放松;万念皆空,意在下丹田;置身于天地之间,与天地之气融为一体;体悟松空。势分为一升一降。一升即身略升上,两手稍开,气为吸,贴于脊背。一降即身略下坐,两手稍合,气为呼,沉于丹田。总之,两手一开一合,如肺之动作。初学时每次只须5分钟,渐久渐加。日久以后,下部稳实,周身四肢内劲加厚,丹田之气充盈。

   川字式站桩:

立正,右足向前踏出半步,足跟着地,足尖略提起,屈左腿。两足距离约30-40厘米,不可过近或过远。上身正直,臀部勿突出。含胸拔背,虚领顶劲,尾闾正中,眼神视手前方,无思无虑。一升一降,一吸一呼,同马步桩要求。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略近胸前。掌心参差相对,宛如抱球。上身肩、肘、腕与下身胯、膝、足,均须相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腕与足合。周身轻灵,无丝毫拙力,务求自然。与提手上势相同,此为右势。左势与右势要求相同,唯左手左足在前。收效与马步桩相同。此势含有太极五步及攻守等势,在太极拳中极为重要。

注:此势为吴式步型,杨式两脚约成45度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