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耳针想到的

 郭医 2019-07-14

由耳针想到的

一、差异

这周快速的浏览了一遍Frank  Bahr和Beate  Strittmatter主编的《简明耳针图解》一书,发现西方的耳穴和中国的穴位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我最早学习耳针时使用的参考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耳针协会讲义》2014版和2015版。尽管这两本书选用的穴位标准不同(也许因为换届所致),但远远没有和《简明耳针图解》之间的差距大。

在《简明耳针图解》一书中,把穴位分为运动系统投影、内脏投影、头面投影、神经系统投影(如动眼神经点、自主神经系统及各神经节对应的穴位)、各类激素对应点(如黄体酮点、催乳素点)、维生素与矿物质对应点(如维生素B5指示点、铁指示点)、十四经体穴对应点(名称与体穴穴名相同)以及少量的功能点(生气点、挫折点)。分布在耳廓的正反两面。相比较而言,中国化的耳穴就要少得多,不外乎与身体各结构的对应点(运动系统和各脏腑)、内分泌(如肾上腺穴、饥渴点)和耳穴特色穴位(如热穴、面颊区,我分别称作对象穴、约会穴)。仅分布于耳廓正面。

如果说仅仅是因为穴位范围不同,也不致如此大惊小怪,关键在于相同耳穴的定位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例如在中国版耳穴中三角窝对应生殖系统,而在《图解》中则为下肢,相当于把中国版对耳轮上角中的所有穴位成比例缩放后,置于三角窝中。此类差异繁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Frank Bahr、Beate Strittmatter著

二、全息

虽然二者有着如此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二者都是依据全息理论得出的。关于疗效,此间一定存在差异,但都应有效。

  除腹针外的一大部分微针都是基于“全息”提出的。全息是指整体和其局部的对应和双向联系。我习惯上把各种理论分为两类:一是人为主观创造出用以解释现象的观点,如法布尔首创之昆虫心理学、地理学中经纬网的应用;二是总结客观现象所形成的认识,如外有引力、进化论等。全息论属于哪一类型呢?关键在于考察此理论是否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可推导在人类出现以前是否存在一理论,如在人类出现前不存在经纬网,但存在引力。

全息论提出后,在其指导下衍生出的针法不在少数,且各具特色,疗效可观。如此看来,全息仅仅是人为主观创造出的产物了。那么在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完全符合全息论中,一个整体和其局部具有对应关系和双向联系作用(简单的说就是部分包含整体)的实例呢?想不出来吧,所以我已经想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例子:基因(当然是看了《自私的基因》一书时受到的启发)!一个生命体是由众多种类不同的细胞组成,而每一个细胞都拥有能够发育成一个个体的全部基因序列。对于一个体细胞而言,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其成为构成整体的一部分,由于细胞的全能性,由使得该细胞具有发育成整体的“潜力”。

由以上事例可知在自然当中客观存在“全息现象”。到这里,对全息论的认识也就相对清晰了:全息论是人创造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故基于全息论指导下的治疗,因其符合人体客观存在的局部—整体对应关系而有疗效。

三、拓展

全息论可用公式表达为Y=kX,其中若k为0﹤k﹤1 ,则Y为在整体X上的对应局部,如平衡针灸中足背上的头痛穴对应整个头面部;若k﹥1 ,则X为Y的缩小,如按照部位把人体分为天—人—地三部;若K=1 ,则Y与K无缩放关系,直接对应,如特定穴之募穴与脏腑投影一致。

最后想说的是希望大家能够马上找一本《自私的基因》简单的浏览一下,而不是看我在头脑混乱的状态下写的这篇表述不清的文章。《自私的基因》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生物演化的书,还是一本关于生命意义的书,如果有谁能够多多少少能了解到这本书的核心思想,那么一点会大大开阔他的视野。

此时脑袋里只想到了一句话“雅典的公民们,没有时间勉励大家了,但是对与勇士来说,寥寥数句就抵得上千言万语----希波克拉底”。

Richard Dawkins著

注:以上仅为作者一时的想法~

特别感谢:张敬文

本期编辑:王新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