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凉血祛风汤治疗经前荨麻疹

 岐黄之路520 2019-07-15

某女,28岁。患者每逢行经前4~5日,面部即出现风疹块已多年,轻则散见粉红色斑血疹,重则往往融合成片,瘙痒难忍,尤其冬天冒风感寒则更甚。

月经期过后2~3日内风疹块逐渐消退,病情好转。

曾多次在发作时口服息斯敏,静脉滴注葡蔔糖酸钙等抗过敏制剂,虽在当时可暂时控制症状,但始终未能根治,屡发不止。

本次发病于行经前4日。患者当日在洗澡后面部出现大量“风团”,融合成片,时隐时显。两侧面颊尤甚,奇痒难忍。心烦懊恼,口微渴。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西医诊断:月经期荨麻疹。

中医诊断:经行风疹块。

辨证:血分郁热,外感风寒,寒热相搏于肌表而成。

治法:凉血祛风。

处方:【凉血祛风汤加减】。

生石膏(先煎)15克,牡丹皮、玄参、黄芩、荆芥、防风、秦艽、柴胡、升麻、生姜各10克,桂枝、白芍、生地黄各12克,当归、桃仁、红花、甘草各6克。

3剂,每日1剂,水煎服。

煎服法:生石膏先煎15分钟,加水100毫升,纳诸药煮取500毫升;再煎煮药渣取汁300毫升合并后早、中、晚分服。

1剂后面部斑血疹全部消退,瘙痒已止。

服另外2剂后,照常行经,量适中,色偏红,无血块,4日干净。

效不更方,未病先防。

嘱其在以后月经来潮前遵照原方,每次再服3剂,连服3个月,患者遵照执行。

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

对经前荨麻疹的辨治多从“血虚”、“风热”入手。认为其发生或为素体阴血不足,行经时气血下注,阴血愈虚。易于生风化燥;或为素体阴虚,行经时气血俱虚,风热之邪乘虚侵袭而成。然而患者风疹块均在月经期前3-4日发生,此时经尚未行,气血未下,尚不能进一步导致气血亏虚;

患者感受风寒往往病情加重,且心烦懊恼,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数,一派内热之象。所以从“血虚”、“风热”辨治实难合常理。

笔者认为此乃素体阳盛,血分郁热,月经前期,肾阳增长,蕴热更甚,复感风寒,寒热相搏于肌表而成。

自拟凉血祛风之法治疗,药用生地黄、牡丹皮、玄参滋阴凉血;生石膏、黄芩清热泻火,共达清热凉血之功;荆芥、防风祛风解表;秦艽祛风除湿;柴胡、升麻解热透疹,共达祛风之效;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取桂枝汤意,以求调和营卫;桃仁、红花、当归之药少许以活肌肤血络之瘀滞。

“凉血”则郁热得清,冲任调和;“祛风”则外风得除,邪不伤正。如此调治,阴阳平和,腠理固密,病终告愈。故凡治病不得拘泥于常规,需细审明辨,査其秋毫,治疗方得中肯。(李生财2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