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医案选:头痛发热 李某,男,40岁。1997年3月13日初诊。 刻诊:头顶痛2周,发热,食欲不振,咽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处方一: 金银花15g 连翘15g 薄荷 5g 芦根20g 淡豆豉10g 荆芥10g 甘草10g 神曲10g 牛蒡子10g 柴胡10g 黄芩10g 桔梗10g 法半夏12g 3剂,水煎服 3月20日二诊: 发热等症消失,现口淡无味,时有咳嗽,少量黄白痰,舌可,苔白润,脉濡。 处方二: 杏仁10g 白豆蔻10g 滑石15g 木通10g 法半夏15g 厚朴15g 竹叶10g 薏苡仁30g 麻黄 3g 3剂,水煎服 3月24日三诊:诸症悉平,唯多食感脘腹不适。 处方三:于处方二加 枳壳10g,3剂,水煎服。 按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时值3月,患者初诊时以肺卫症状为主,四诊合参,系外感风热之象,当投以银翘散治之。温邪随呼吸之气而入,由肺传入少阳三焦,患者已有食欲不振,咽干等少阳之症。仲景在小柴胡汤证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原则。故陈老以银翘散加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为防温邪内传,踞于三焦,影响津液流通,以半夏燥湿运脾;病邪内侵胃肠而食减,又加入少量神曲消食和胃。二诊时,患者已有津停湿阻之象,故予以三仁汤调通津液、宣畅气机,加少量麻黄宣肺止咳。服药后患者诸症悉平,食多感脘腹不适,则继续守方,仅加枳壳行气消胀。 整理|席大章 按语|张小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