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还忧心忡忡,读懂庄子这3个故事,能让你万事皆顺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19-07-16

故事一、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

翻译: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名大夫前来对庄子说:楚王要把楚国政事麻烦你。

庄子拿着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者有神龟,死亡已三千年,楚王把它用巾包着放在匣子里,藏在庙堂的上面。这神龟宁可死去留着骸骨让人崇仰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里走呢?

两名大夫说:当然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走。庄子说你们可以回去了,我将拖着尾巴在泥地上走。

解读:

庄子虽然家境贫穷,只当过漆园令的小官,但是他并不是没有机会做大官,楚威王曾派两名大夫游说他负责楚国的政事,可是他乐得自在,不愿为有国者所羁。天下事一得一失,得了楚国的卿相,却要失去个人的自由,权衡之下,庄子宁可选择贫困却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勉强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庄子喜欢快乐做自己。

故事二、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雏, 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庄子

翻译:

惠子做梁国的宰相,庄子去看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这次来,是要代你的相位。惠子很害怕,在城里找了三天三夜,庄子去见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鹓雏,鹓雏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栖止,不是竹实不去吃,不是醴泉不去喝。有一只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鹓雏恰到经过,猫头鹰抬头看,吓了一跳,以为是要抢他的腐烂老鼠。现在你要以梁国的相位吓我吗?

解读:

庄子自比为“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鹓雏,把梁国的相位,比为猫头鹰口中的腐烂老鼠。

一般人把名利视为珍宝,庄子却把名利视如敝屣。在名利与自由之间,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要能逍遥自得、自由自在,不为有国者所羁;惠子以为庄子是要抢他的梁国相位,其实庄子是十分不屑的,所以逍遣了惠子,以示己志。

故事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 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

翻译: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玩。庄子说:倏鱼从容地在游水,这是鱼的快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如何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但是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庄子说:我们从问题的开始说吧!你说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时候,你是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问我,我是在濠水旁边知道的。

解读:

庄子和惠施站在不同的立场,而对鱼有两种看法。庄子是直觉、感情的当下观照,惠施则是从逻辑、理智的态度加以判断。

庄子的“知”是趣味的认知,是超厉害、得失、善恶的审美态度,这种孤立、直觉的“知”,当然不是主张名理的惠施,可以用理智解析而得。

理路不通,所以不能同调。美感的经验一一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是来自直觉的“知”,而不是知觉的“知”。

庄子不是以我观物,而是以物观物,化身为鱼,以鱼的快乐为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