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跬步千里Through Tues!重症超声规范8-重症颅脑超声基本平面获取

 顺逆流9acuaw9w 2019-07-16

重症神经是重症医学的重要分支,面对谜一样的大脑,颅脑功能监测是了解颅内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方法。重症颅脑超声通过颅脑结构评估、颅内压监测和脑血流调节功能评估,与反应脑代谢活动的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反映脑电及功能活动的持续脑电图监测从不同层面提供信息,共同组成脑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内容。本期主要介绍重症颅脑超声基本平面获取。

重症颅脑超声常用声窗

一、视神经鞘直径(ONSD)平面

1)切面获取方法:

患者仰卧位、闭眼, 或将透明贴膜完整贴覆于眼睑上。使用7.5~10 MHz超声探头,高分辨优化设置;将探头轻置于上眼睑眼球的上外侧,轻微向头内侧倾斜小角度,可见一条线性低回声结构,其边缘清晰位于眼球后方,即视神经鞘;沿垂直于头骨的轴线,于双眼纵切面和横切面距离高回声的筛板后方3 mm测量视神经鞘宽度。

2)视神经鞘超声图:见下图。                             

3)标准图像:

(1)视神经应尽可能位于屏幕的中心;

(2)视神经鞘需在眼球下(视乳头)3 mm进行测量,每只眼球2个平面各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

(3)需注意区分视神经鞘直径和视神经直径。


二、中脑脑干平面

1.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低频超声探头(1.75~3.5 MHz)置于颧弓上方眼眶外缘与耳翼之间的颞窗,可获取中脑脑干平面。中脑脑干成像是超声颅脑解剖形态的定位结构,也是识别构成Willis动脉环的参照标识。


2. 操作:

取颞窗,位置在颧弓上方,眼眶外侧缘至耳前间区域,一般在耳前1~5 cm颞骨嶙部范围内。将此区分为前、中、后3个区域,即颞前、颞中和颞后窗;超声探头与颅骨表面垂直,横断面扫查;根据颅骨解剖大小,深度一般在14~16 cm;超声探头选2~2.5 MHz或4 MHz(去骨瓣),模式采用二维模式。


3. 标准图像:

(1)中脑脑干成像显示蝴蝶形低回声,见图43。

(2)中脑脑干平面在彩色多普勒模式下可显示大脑中动脉及Willis动脉环,见图44。


三、第三脑室平面

1.方法:

在中脑脑干平面基础上,将超声探头向上倾斜,声束朝向头顶,获取第三脑室平面,明显显示双轨征,即声束遇到室管膜正交平面形成两条高回声线。此平面用于评估大脑中线结构位移,见图45B。

三脑室平面:超声图

2.计算中线移位:

经左颞窗进行中线移位检查,

中线移位=(超声图像中左侧颅骨至第三脑室中间的距离-超声图像中右侧颅骨至第三脑室中间的距离)/2。见下图。

超声评估大脑中线移位

四、枕骨大孔(延脑斜)平面

1. 患者坐位、侧卧位或俯卧位,颈前屈,超声探头位于枕骨隆凸下方的凹陷部位(一般位于枕骨隆凸下2~3 cm),项中线左右旁开2 cm区域内。

2.枕骨大孔(延脑斜)平面解剖示意图:见图46。

3. 标准图像:

圆形的低回声结构,即脑干,见图46A。在彩色多普勒下可显示单侧(或双侧)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呈“V”(或Y)型血流,见图46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