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指路 | 选择降压药时,优先长效降压药物,联合用药是共识

 文殊院士 2019-07-16

高血压是多种疾病的源头

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9%,据2015年调查显示,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 和 16.8%,虽较2002年相比均有明显增高,但控制率仍显较低,高血压防控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防控前景不容乐观。

在第十届全国高血压基层防治大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陈源源教授强调,之所以要加强高血压防控力度,是因为高血压是卒中、心血管疾病等致死性疾病的主要源头。而降压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梗、心衰、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

专家指路 | 选择降压药时,优先长效降压药物,联合用药是共识

陈源源 教授

明确用药与控压时机

“心血管风险评估水平是评估降压药使用时机的关键。”陈教授指出,该评估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类。对于低危患者,可进行1~3个月的观察,密切随诊,尽可能进行诊室外血压监测,评估靶器官损害,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可开始降压药物治疗;对于中危患者,可观察数周,评估靶器官损害,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则应开始药物治疗;而高危和很高危的患者,应及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对并存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的临床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FEVER研究亚组分析提示,用药后1个月血压达标者比此后达标者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陈教授指出,目前公认的是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4~12周内将血压逐步降至目标水平。但是,对于不同的患者,还要区别对待。如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稍快,通常4周达到正常值;而对于老年、病程较长、有合并症且耐受性差的患者而言,降压速度则可稍慢,通常在12周之内达标即可。

长效与联合 已成降压共识

陈教授强调,在选择降压药时,应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便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如使用中、短效制剂,则需每天2~3次给药,才能达到平稳控制血压。而多次给药会大大降低患者依从性,从而大大降低血压平稳度,降压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联合用药已经成为降压治疗的共识,对血压≥160/100 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陈教授推荐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几种降压药联合或单片固定复方制剂(如北京降压O号)。除以上情况外,陈教授指出,对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

“固定复方制剂现已成为联合治疗的新趋势。”陈教授指出,与随机组方的降压联合治疗相比,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可改善治疗的依从性及疗效。

多部指南的推荐用药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肯定了我国传统的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防控中的作用,“此类复方制剂目前仍在基层较广泛使用,尤以长效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降压O号)为著。”

2019年《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指出,我国传统的低剂量单片复方制剂,如长效的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降压O号),因价格经济并能安全、有效降压,符合老年人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一种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