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三境界

 灵石水华 2019-07-16

作者:黎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古今凡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的第一种境界来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的第二种境界来自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的第三种境界来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首词都是写爱情生活的,若就词中作者的“显意识的原意”而言,可以说与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毫不相干,但王国维先生却从中看出或者说联想到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然要经历的三种境界,这种联想,其依据何在呢?王国维之所以根据三首本来是描写爱情生活的小词片断,却作出了他的关于“成大事业大学问”的创造性联想,其依据就在于,上述小词片断中所流露出的作者心灵和感情的品质,以及三首词高度概括事物特征的语言深度与广度。因而王国维先生一面说“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同时又强调“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非大词人不能道者,主要就是指大词人流露于字里行间的其所独具的心灵感情的品质和境界,另外也指大词人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没有这样的品质和境界,没有这样的语言能力,是决然写不出那样非凡的同时也是高度概括着事物特征的词句的。这里没有什么偶然性,一切都出之于大词人之所以是大词人的境界和笔墨。

或许是王氏的“三境界”论影响太大,后人“续貂”者不少,花样翻新,却难有能与王氏比肩者。毕竟,王氏的“境界”论不仅是出自大家手笔,而且是穷毕生心血学识所凝,他人的新“境界”说,不过是茶余饭后较有趣的文字游戏罢了。

有人用《桃花源记》中三段话来比喻创业三境界:“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喻创业之决心,为第一境界;“初极狭,才通人”,喻创业之艰辛,为第二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为第三境界,喻创业成功后的收获。此三境,短小精悍,倒也能自圆其说,但未免“续”得过于单薄,弱不禁风。

香港散文家董桥用毛泽东三段词来比喻的读书三境界,颇有见地,算是续得不错的。一曰:“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喻学海苍茫,自感不足,目标明确,决心读书,气势浩荡。二曰:“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表现读书中不畏艰险,斩关夺隘,所向无敌之豪情。三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比喻读书后见识大长,知古博今,通晓人间正道。

世人皆知王国维是“三境界”论的提出者,其实,早在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就提出了参禅三境界:“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

宋代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提出了“听雨三境界”:“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今我也道人生境界有三:先是宛转回头,几许初恋之情怀;继而云鬟缭乱,别有风流上眼波;后来孤灯夜雨,相对尽在不言中。以情喻人生,世间情有三重境界:上上者,太上忘情;下下者,殆不及情;处中间者,正是“情情”之人物,所谓“情之所钟,独在我辈”者也。真情种,必然伤怀,必然寂寞。最终人生山长水远,生死契阔,情到深处人孤独。

清人张潮《幽梦影》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我想自己正处在“庭中望月”的阶段,得尽快达到“台上玩月”的境界,而且要在“老冉冉其将至兮”之前。人生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人生的境界,不同人却有相同的体会。各自须寻各自门。

如王家卫《一代宗师》所谓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人生要走向宽阔光明、恬然通透、游刃有余的境界,只有一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抵达,那就是时间。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我们在不断流逝中最终获得。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