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平安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一)

 369蓝田书院 2019-07-16

周老临床经验:

慢性胃炎(一)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主要病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多数是胃窦为主的全胃炎,胃粘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可无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消化道症状较重。腹痛无规律性,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归属于中医的痞满、胃痛范畴。

病因病机分析

病因分析

慢性胃炎在临床表现上多无特异性,可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烧心、反酸、食欲减退、嗳气等症状,属于中医学中“痞满”、“胃痛”的范畴。引起这些不适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发病或因情志不畅,郁怒伤肝,木不疏土;或因饮食不节,酒食过度,直伤脾胃;或因素体禀赋不足,外邪相干所致等。历代文献对此多有记载,《灵枢·小针解》篇云:“寒温不适,饮食不洁,而病于肠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景岳全书·心腹痛》则认识到“胃脘痛证,乃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则进一步指出“饮食不洁则胃病,形体劳役则脾病。”《杂病广要·胸痹心痛》中说:“饮食过多,不能克化,伤于胃脘,病根常在,略伤饮食则闷闷作痛。”说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感受寒邪等均可引发痞满、胃痛等病证。

病机分析

根据《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学原理和《金匮要略》中“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四季脾旺不受邪”等理论,周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机主要以虚实夹杂,脾胃虚弱为本,邪气干胃为标。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等皆可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克脾犯胃,而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痛;肝气久郁,亦可化火伤阴,而致瘀血内结;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互为表里,同主升降,故脾病多涉及胃,胃病亦多涉及脾。本病初病在气,有气滞或气虚之分;病久则入血分,并表现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证。

临床辩证经验

对于现代医学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周平安教授认为基本上存在由胃及脾的病变过程,在病机演变方面先是胃失和降,气机壅滞,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气滞、血瘀、食积、痰结并见,久则络脉痹阻,继而由胃及脾,由实转虚。

01

首辨虚实

凡属暴痛,痛势剧烈,病而拒按,食后痛甚或痛而不移,病无休止者属实;若疼痛日久或反复发作,痛势缠绵,痛而喜按,得食痛减,或劳倦加重、休息后减轻者属虚。壮年新病者多实;年高久病者多虚。补而痛剧者为实,攻而痛甚者为虚。

02

次辨寒热

凡外受寒凉或过食生冷而发病或加重,胃中绞痛,得温痛减,口淡不渴或渴饮而不欲咽者属寒;胃中灼痛,痛势急迫,遇冷痛减,口干渴或口苦者属热。

03

再辨脏腑

最后还应辨在胃、在肝、在脾:在胃者多属胃病初发,常因外感、伤食所引起,症见胃脘胀痛、闷痛,嗳气,大便不爽,脉滑等;在肝多属反复发作,每与情志不遂有关,胃脘胀痛连及胁肋,窜走不定,善太息,脉弦等;在脾多属久病,胃中隐痛,饥食为甚,进食可缓,劳倦则重,休息则轻,面色萎黄,疲乏无力,大便溏薄,脉缓等。

文献参考:《周平安临床医案集》 主编 焦扬

编辑:龙杞、童佳欢

Bye.

扫描关注

获取更多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