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经验小结

 陈XUEBIN 2021-03-22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癌前病变

CAG癌前病变在传统医学中常被称为“胃痛”“胃痞”“嘈杂”等,这些病名主要是依据患者上腹部疼痛不适,胃脘痞塞不舒,或胃中空虚等临床症状来命名的。“胃痞”是目前被学术界公认的中医病名,但在临床实践中,还应根据患者的客观症状和体征来规范诊断。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灵 枢·邪 气 脏 腑 病 形》中记 载:“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在唐宋之前,由于胃痛和心痛有时部位相似,因而常将两者混淆,直到金元时期,“胃脘痛”首次常见于《兰室秘藏》,从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病证。

痞满是以自觉心下痞闷不舒,触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病名首次记载于《伤 寒论》:“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至明清时期,《景岳全书》明确提出了实痞与虚痞、实满与虚满的辨证方法,对后世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莫可名状的病证。

该病名最早见于《丹溪心法·嘈杂》,曰:“嘈杂,是痰因火动,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嘈杂》篇中用“似饥非饥......似痛非痛”形容了嘈杂的主要症状。目前,对于CAG癌前病变中医病名的认识观点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按照其西医病名将中医病名统一,但中医和西医有其自身的特点,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

西医学对于该病病名的认识是基于病理层面的,而中医学则是根据疾病的主要症状来命名,如以上腹痛为主者,当属胃痛;以胀满不舒为要者,当属胃痞......我们不应该将西医病名生搬硬套加到中医病名上来,这样会使中医失去其特色,所以在临证中面对不同情况,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病因

外邪犯胃外感六淫之邪,内犯脾胃,导致其运化功能失常,升清、降浊失司,中焦气机壅滞,发而为痞;气滞血阻,壅塞不通,不通则痛,引发胃痛等表现,正如李杲所谓:“肠胃为 市......若风、寒、暑......一气偏胜,亦能损胃伤脾”。

饮食不节饮食不节制,嗜辛辣刺激、生冷、肥甘之品,可产生湿热,湿热盘踞中焦,滞胃损脾,发为泛酸、呕吐等,如《素问·痹论》中所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情志失调过度忧思易伤脾脏,大恼大怒易损肝脏,肝气郁结,最易横逆犯胃,脾胃纳运功能失调,胃中食糜难以腐熟,留滞中焦,可致痞满、胃痛、吐酸等症状,在《景岳全书》中有相关论述“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

素体脾虚先天脾胃不足,纳运功能失健,饮食困难或食物在胃中停滞,气机郁滞,逆气上犯,发为呕吐、恶心、纳少 等 症,正如《脾 胃 论》中 所 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病机

由于CAG癌前病变有着错综复杂的病因,因而其在发病机制的演变上亦多变化。其病机属本虚标实,本乃脾胃虚弱,标乃寒、热、湿、瘀、毒等。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或由于饥饱无常、长期疾病和疲劳等而致后天失去濡养,均能损害脾胃,导致脾胃气虚,无力运化,水湿、痰浊等秽浊之气内停,中焦气机受阻,郁而化热,产生湿热;

气虚导致血液运行无力或热邪灼伤络脉,血液不遵循正常路径,溢出脉外,引起血瘀;瘀热日久,蕴酿癌毒,瘀毒久留,耗伤气血,进一步加重脾虚。该病的发病机制在于因虚、因毒致 瘀,瘀毒互结。气虚、气滞、血瘀、湿、痰热、寒、阴虚、毒邪、阳虚、食积等是CAG癌前病变最常见的病因病机,本虚标实为其本,标实以湿热、血瘀、气滞为主,本虚以阴虚、气虚为要。

古方化裁

自古至今,名方流传,对于慢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治疗更是意义深远。《伤寒论》中提出,半夏泻心汤平调寒热,散结消痞,可 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运动失常引起的胃肠不和证。

《金匮要略》中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小建中汤;养胃阴,降逆气之麦门冬汤。金元时期,李东垣创制了升阳、健脾之补中益气汤。宋代的《太 平惠民和剂局方》妙方云集,燥湿运脾之平胃散;疏肝健脾之逍遥散等。清王士雄的《霍乱论》中记载了清除湿热、理气和中的连朴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