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漂泊”的中国茶文化 普洱园变身咖啡乡

 youxianlaozhe 2019-07-17

说到中国云南普洱市,人们很自然会想到普洱茶,然而,现在情况有变。据相关报道,适宜的自然条件让产自北回归线的云南普洱茶产区的咖啡豆声名鹊起,普洱也正在变成中国的“咖啡之乡”。

茶乡变身 中国人咖啡需求20年两位数增长

报道称,近年来,随着咖啡豆的产量和价格都一路看涨,当地种植者的生活也出现了极大改善,有“咖农”靠咖啡豆“盖了新房,买了新车”。去年,中国的咖啡产量达到了1.32亿公斤。

“1.32亿公斤”是一个什么概念?相当于哥斯达黎加和肯尼亚两国咖啡豆产量的总和。

包括此次卷进咖啡致癌风暴的星巴克在内,以及雀巢、伊卡姆和路易达孚等国际咖啡饮品品牌都到普洱买咖啡豆,而普洱的咖啡豆更是已经卖到世界30多个国家了。

实际上,普洱市的种咖啡已经种成了“中国第一”。2017年,普洱市的咖啡种植面积为78.9万亩,咖啡豆产量5.86万吨,普洱当地有咖农30万人,是中国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贸易集散中心。

就在年初,100余位世界各地的咖啡品鉴师在普洱市2018第三届云南咖啡生豆大赛暨第六届普洱咖啡生豆大赛上品评产自云南普洱、临沧、保山、西双版纳、文山5个产区的123支咖啡生豆。见诸媒体的报道中,更直接称普洱为“中国咖啡之都”。

普洱茶乡的变身,实际上也直接反映出中国人对饮品需求的改变。报道援引国际咖啡组织ICO的说法,过去20年,中国人的咖啡需求每年呈两位数增长。

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了一种西式生活方式的“咖啡热”席卷了茶叶大国,城市中产青年对咖啡尤为喜爱。跟日本每人年均消耗3.7公斤咖啡相比,中国的人均年咖啡消费只有0.1公斤。但业界普遍看好中国咖啡市场的潜力。

1月30日,咖啡爱好者向普洱咖农咨询咖啡制作工艺。当日,首届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正在进入会展第二天,云南普洱产的精品咖啡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据了解,目前云南普洱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中心。(图片来源:中新社)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情况也摆在眼前:许多中国人只了解速溶咖啡。

有业者感慨道,“中国人喝着来自越南的速溶咖啡,却把自己生产的咖啡豆出口到国外。”不过,中国的人工价格为世界第二大咖啡豆出产国越南的三倍。中国咖啡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胜,除了天时地利,咖啡厂商必须升级,积极打造品牌的同时,也可以尝试种植高端或者特殊品种。

1月30日,采摘后等待“水洗”的咖啡果。(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国茶的反击:新概念茶饮PK的是生活方式

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族群对饮品的需求确实在变,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咖啡店对中国传统茶道也颇显咄咄逼人之势,别急,要是现在就断言饮茶在中国已经过时或许为时过早。实际上,中国茶饮正在调整姿态pk咖啡。

据相关报道,已在上海开办6家“茶叶咖啡馆”概念门店的江佳道是一位新派茶饮的创业者,在他看来,与其说咖啡正变得比茶更受欢迎,还不如说这是传统和现代生活现实之间的拉锯战。

年轻人喜欢到星巴克而非传统茶楼的原因和江佳道想得一样,因为传统制茶方式“为顾客提供的服务花费太长时间且非常昂贵”。实际上,许多时候,年轻人到星巴克等咖啡馆并非因为他们想要喝点什么,而是想要与其朋友聊聊天或小憩一会。

“星巴克的走红与所谓(中国人的)爱好正从茶转向咖啡或更青睐西方文化等没有任何关系。我认为我们喜欢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能通过茶提供类似生活方式和体验,这也将会奏效。”按江佳道的想法来看,实际上,在中国,茶饮和咖啡之间的拉锯不过是一场无关文化的纯生活方式之战。

而江佳道的茶店只是如今正在中国各大城市迅速新兴的众多面貌一新的茶楼连锁店之一,它们正在为现代中国人中的更年轻一代更新茶文化,在聚焦于服务的造型优美的现代空间内提供价格类似星巴克的“茶饮”和港式奶茶等产品。

“中国人需要茶。它就像在你的基因内”,江佳道说,“我并不认为年轻人更喜欢咖啡。他们在星巴克并不只喝咖啡,他们还喝“星冰乐”,那是正宗的咖啡吗?不,那是咖啡饮品。”

业内人士认为在像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中,咖啡和茶皆有大量空间。茶在中国的未来很有可能将越来越被掌握在像江开办的此类现代茶楼的手中。而传统茶馆或将为中国悠久的品茶艺术找到新的细分市场——这种艺术对好奇的外国人尚有吸引力。

2017年1月30日,小伙手持长嘴茶壶表演茶艺吸引游客。众多游客来此不为饮茶,只为欣赏小伙子的茶功夫绝活儿表演。传统茶馆或将为中国悠久的品茶艺术找到新的细分市场。(图片来源:中新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