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证范围广泛,症状怪异多变,而在这些怪异多变的症状中,很多是瘀血证的表现。我在长期诊治疑难病证的实践中,对其瘀血表现进行了归纳。
发热:瘀血证的发热,可有全身发热和局部发热两类。全身发热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或高热伴出血、狂躁,或高热伴局部疼痛,或低热绵绵,或往来寒热,或午后潮热,或周期性发热。局部发热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局部肌肤灼热,或自觉心胸、脘胁、少腹、阴器、咽喉部位发热,但全身又无发热症状。
疼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有定处,拒按,按之痛甚,其痛如绞,或似针刺,痛难立消,缠绵迁延。
出血:吐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鼻衄、齿衄、肌衄等,或外伤跌仆致局部出血。其出血特点是量多,出血难止;或反复间断不已,血色暗红;或鲜红,多夹血块;或出血时伴发热、疼痛;或烦躁,或口渴不欲饮等。
胀满:头目、胸胁、脘腹、腰背以及肢体局部胀满,其特点是胀满持久不减,且日益加重。
瘙痒:肌肤瘙痒,或皮里膜外如虫蚁爬行,抓之不及,阵阵而作。
麻木:肢体麻木不仁,或麻如触电,甚则失于感觉,不知寒温。
板滞:肢体牵掣板滞,活动不利,或关节不得屈伸,或颈项不耐转侧,或俯仰不便,或举握受限。
口干:口干而漱水不欲咽。
多梦:少寐多梦,其梦多惊恐险恶,或梦从高处坠落,或梦窒息欲死,或梦腾云飘逸,或被恶梦惊醒。
健忘:心烦失寐,怔忡健忘,或焦虑不安,思绪紊乱,甚则妄言、妄听、妄见。
心系:心悸怔忡,心痛,神志错乱,癫狂。
肝胆系:寡欢抑郁,多疑多虑,易烦易躁,黄疸日久不退,易怒易暴,喜怒无常。
脾胃系:脘腹疼痛、胀满、灼热,干呕频频,噎膈反胃,不得食,便秘与泄泻交替而作。
肺系:久咳,久喘,久哮,咽燥,梅核气日久不解,咳痰粉红,甚则咳血、咯血。
肾系:少腹胀满拘急,肢体浮肿不退,尿浊、尿血、尿时涩痛、尿时中断、少尿。
毛发:毛发枯萎,干燥,或色泛黄,易折断,易脱落,或毛发中空,或发梢开叉。
面部:颜面部色黑或暗,印堂黧黑,或面部可见暗红色或褐色斑块,或紫色小痣,或面色青紫、暗红。眼圈色暗或黑,暗而少泽。颧部潮红,或暗红。可见红丝赤缕,鼻红起疱,如酒渣鼻。唇色青紫或暗红。颏下色暗。
眼:巩膜瘀浊,或见瘀丝、瘀点、瘀斑或黄染。
舌:舌质紫暗、暗红,或舌有瘀点、瘀斑、血瘤。舌体强直,舌边有紫暗色齿痕,舌下筋脉紫暗,曲张充盈。
颈部:颈部青筋怒张、充盈,瘿瘤肿块,痰核瘰疬,红丝赤缕,蟹爪血丝。
胸部:皮色暗红,或见红丝,胸部膨满。
腹部:腹大如鼓,脐眼突出,青筋暴露,可扪及癥积、痞块,按之疼痛。少腹压之疼痛拘急,或按之板硬。
腰背部:脊柱椎骨肥大、外突,压之疼痛。
四肢:指趾末端杵状增大,爪甲青紫,下肢浮肿,或局部指趾苍白,按之冰凉,或局部指趾端色黑剧痛。
皮肤:皮肤板滞而硬,触之无弹性,或肌肤甲错、干燥、瘙痒,或皮下瘀斑、瘀点,或皮下青紫怒暴,或见肿块、痰核,或见黑痣、紫斑。
久病史: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或顽固疾病,多有瘀血。
手术史:术后血离经脉,久而成瘀,如肠粘连、瘢痕疙瘩等。
月经史:痛经,闭经,月经愆期,经行量少,经色暗而有块。
生育史:男子不育,女子不孕,产后恶露不净,产后崩漏,产后毛发脱落,月经早绝。
生活史:素嗜酒烟,或恣食甘肥,或善悲易怒,或受惊吓,或接触疫水、戾气。
外伤史:外伤后多有瘀血作祟。
其他:有癫痫病、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病史者均有瘀血。
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方程K值增大,血球压积增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均提示瘀血证。
甲皱微循环检查:异形管襻增加,襻顶瘀血,流速减慢,游态异常及微血管周围渗出、出血。
心血管功能与血动力学检查:血流量降低,心前区高频阻抗有PEF延长、LVE缩短。
心电图及心动超声检查:心肌缺血劳损,心室肥厚,心脏增大,瓣膜病变。
超声波、同位素脏器扫描:肝脾肿大,肾盂积水,腔内肿块。
放射线检查:肺部炎症、肿块,内脏肿块、溃疡、息肉、憩室。
脑血流图、脑电图检查:脑动脉硬化、癫痫等。
CT及血管造影:颅内、脏器等有栓塞、血肿、肿块。
血液生化检查:高血脂、乳糜血清、高胆红质等。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增多。其他,血液中找到红斑狼疮细胞,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抗“O”、黏蛋白增高。
以上从症状、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四个方面归纳疑难病证的瘀血表现,临床凡具有两方面四项依据以上者,即可诊断为瘀血证。
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王清任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症,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笔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头痛,如脑外伤后头痛、脑出血后遗之头痛、偏头痛等效果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