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中医一次机会:治疗感冒中医真的比西医拿手

 华北老狼 2019-07-18

这段时间时而高热时而刮风下雨降温,温度不稳定好多人衣服加减不及时,特别容易外感风寒,现在很多人一感冒,第一想法就是去医院打针输液,大家都觉得中医疗效慢,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治疗感冒真的是中医的看家本领,而且中医就是靠治外感发的家,不夸张的讲古代外感可不是今天能比的。

比如伤寒论序里张仲景讲到他家族因伤寒而死亡的事: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什么意思呢?就说张仲景二百多人的大家族,十年内因为风寒外感死了将近百人,大家想想这种感冒放到现在什么水平?

而仲景先师也正因此才“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著《伤寒杂病论》”。所以告诉大家的是,治疗感冒中医真的有一千多年经验(怕不怕?),而且很拿手,效果也很快,有多快?中医有个词语形容治疗伤寒“效如桴鼓,覆杯而愈”就是说治疗的效果像拿起鼓槌打鼓一样,一敲就响,立竿见影,更甚者一服而愈。

伤寒论治疗外感有个总纲:实人外感发其汗,虚人外感建其中。

实人外感什么意思?就是指是肌表致密,体质素盛之人,起居不慎或寒暖失节而感受风寒,这种人平常身体很好只是外感风寒,这种感冒是最好治的,治病辩证很简单“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就是伤寒论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三个方子加减就可以了,倪海厦说过治这种感冒超过三服药没好,就可以考虑换大夫了。

虚人外感建其中相比实人外感则要麻烦许多,需要从两个角度解释一下:一是五行的相生相克,二是《黄帝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里的治病法则。

1.虚人中医多指素体虚弱,脾胃弱之人。脾胃为后天之本属土,肺主一身之气属金。脾胃弱,母病及子,土不生金,故肺气弱,则肺气不能宣发卫气于肌表,卫气者的功能是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开阖,开合失司说以人易外感咳嗽鼻涕等,肺气久虚之后则金不生水,肾气因此也变弱,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故中风,伤寒更为宜也!

因为虚人外感的源头是脾胃弱,所虚人外感建其中,如何建?用小建中汤,补养脾胃,虚则补其母,培土生金,金生水,中气足则病自愈。

2.虚人外感,病邪犯表,虚人里气不和,病邪极易乘虚而入造成里外同病,就像伤寒论说的由太阳入阳明。黄帝内经里说:外者外治,内者内治。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者,调其内。这是治病总纲!里病久矣,而外感新犯,故先调其内,里气和,而病不内犯,自愈矣。

写这篇文章两个目的:1.希望病人不要老是抱着中医效果慢的观念看待中医。2.希望中医大夫争点气,治感冒都一千多年了,这点看家本领别放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