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行通背拳气功之道

 winriman 2019-07-18

     通背拳是中华武术优秀拳种之一。因为练拳多见于掌法,又名通背掌。又因用五行生克制化之拳理,名五行通背拳,亦称:五行通背掌。中国近代武术家、通背拳大师修剑痴,根据“气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动物质,气长则力大之生化规律和原理”,综旧融新,继承发展了五行通背拳气功之道,以启后学。

  修剑痴著《五行通背拳谱.自序》中记载:“通背拳原系五行内功,与太极混元一气,神髓相接,支脉各异” 。“通背拳术,纯系一本生理,发挥人之天赋性能,增加其气力……强大其精神”。“关于势法之理,阴阳变化,五行生克,混元一气,中和一体”。“务要通明其理,究其势,遵循理法,推出拳术,此必能精于拳术势法之精技也。”明确阐述了五行通背拳术,通达理技,混元一气,内外双修,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并以“天下之大莫过于理,天下之精莫过于术,天下之妙莫过于法”的正确理念;提出 “未学势法,先明理,以理推术,以法究势”的传承教学思路;综旧融新,继承发展了五行通背拳术势法理技科学体系。

  修剑痴著《五行通背拳.附录:气功之道》歌诀曰:“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尊,丹田练就长生宝,益寿延年不老春”。同时记载:“炼气与养气,虽同出于一气之源,却有虚实动静及有形之别。养气之学,以道为归,以集义为宗法。炼气之学,以呼吸为功,以运使为效,以柔而刚为主旨……”。《气功之道》遵循了道家和人体气血是精神内在的能原动力,精神是气血外在的表现状态,两者阴阳互为其根的规律和原理。以“养气”和“炼气”为内容,阐述了五行通背拳修炼混元一气“吐纳导引术”与“呼吸运使法” 的具体方法。

  一、文火炼养气之法门

  五行通背拳的养气法门,又称“吐纳导引术”。以文火练功,养精蓄锐,储备能量,为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筑基。对此,根据精气神是人体生化转换能量物质的规律和原理。将内炼一口气,吐纳导引术与五行通背拳“落地法根” 融会贯通。即以六种基础站桩作为外静内动站桩行气的练功载体。例如:“拢胸抱月势”“鹤立舒项势”“三盘混元”“左右抱球势”等静态动作,经 “调意”“调息”“调形” 内外整合,百日筑基,炼精化气,打通任督二脉小周天(周身气机运行的循环轨道)。以此达到“养气即养生”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小周天脉络和穴位

  小周天,即人体前后中线气血循环运行的轨道。经络学称:任督二脉。任脉主血属阴,督脉主气属阳,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则健康长寿。具体脉络穴位如下:

  (1)督脉穴位,起至裆下会阴穴、经长强穴(收尾闾)、命门穴、夹脊穴、玉枕穴、百会穴(对脑中泥丸宫)、印堂穴、人中穴。

  (2)任脉穴位,由唇下承浆穴、膻中穴、气海穴、曲骨穴、会阴穴。

  2、炼精气神之丹道

  吐纳导引术,修炼精气神,使逆腹呼吸,深缓均长连,周天行气,后生前降,百日筑基,打通小周天,践行渐进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理合道法自然。三丹如下:

  (1)下丹田,小腹肚脐下三指部位为气海穴,修炼精化气。

  (2)中丹田,左右胸乳峰中间部位为膻中穴,修炼气还神。

  (3)上丹田,额头两眉宇中间部位为印堂穴,修炼神还虚

 3、站桩之基本形体

  站桩形体要求:头提项领(亦称:拔顶竖项),叩齿合唇,舌抵上腭,松肩坠肘,含胸拔背,收臀提肛,松腰坐胯,松膝屈腿,松踝舒趾,静态站习桩步。

 4、站桩之行气机理

  行气机理要求:以意领气,用逆腹式吐纳法,后生前降,气摧血行,血为气母,经百日筑基,渐行打通任督二脉。其中,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舌抵上颚,又称:搭鹊桥,阴阳交媾。练功时,舌根下会分泌唾液,又称:津液。要随呼气吞咽津液下腹内,此称:津液还丹。又称:吞气法,或服气法。二是吐纳导引,以意行气时,裆下之会阴穴与谷道(肛门)要随呼气而内缩上提,随吸气而自然放松。

  练功歌诀曰:意导松静理当先,吐纳深缓均长连,后天修炼精化气,先天炁化精神还,炼神还虚理合道,天人合一法自然。

二、武火炼气之法门

  武火炼气的法门,又称:呼吸运使法,俗称:“运气”。是在文火练功“养气即养生”的基础上,结合五行通背拳六种站状的单操动作,以“落步法根”筑基,变化成一动一静一呼一吸的 “活步法根”。即由原地站桩单操掌法,变为活步单操掌法,势法动作要求,由慢变快由缓变急,渐渐变化。呼吸运使法,即以意领气,贯通动作助力,内外整合,气吐力显,为不断提高技击杀伤的战斗能力,炼气筑基。但是在日常修炼“吐纳导引术”养气的基础上,操练“呼吸运使”炼气的法门。文火养气筑基,武火炼气技击,所以,吐纳导引术与呼吸运使法,养气与炼气,阴阳互为其根,关系密不可分。

三、气血生化原理和效能

  五行通背拳术,以人为本,气血乃人性命之根本。气血存则生,气血绝则亡。故修炼气功之道,必须了解人体气血生化之原理和效能。

  1、气为血之帅,气摧血行,气弱血凝。气的一吸一呼,对正常血液循环具有积极推动的效能。故称:吐故纳新。

  2、血为气之母,血瘀气滞,血枯气散。气之吐纳,以血为载体,有随气吐纳贯通周身经络四肢百骸之效能。

  3、气阳平阴显,气平血和,统调控管,邪不侵正。调理人体血液阴阳平衡循环,增强抗体免疫功能,有防御病原体侵入健康肌体的效能。

  4、气来之自然,分先天炁与后天气之别。人体真气、元气和食物生化水谷之气,整合混元一气,吐纳循环,将血红蛋白输送到人体表里,有营养性命之作用。

      5、气血生化能量的作用,效果非凡。道家修炼气血,“炼精化气,以气还神,以神还虚”,理达合道修仙。气功之气,文火修炼吐纳导引术,混元一气筑基养生。武火修炼呼吸运使法,混元一气筑基技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