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瓷器人物纹饰艺术特征

 thuringen 2019-07-18

陶瓷作为文明的承载体,有着特殊的品格。康熙时代陶瓷装饰题材多样,无所不有,其丰富的 内容与传神的画面表现堪称一绝。在众多题材中,人物纹饰的水平、规模、技艺等,均达到了纹饰 历史最高值,故选择此时期人物纹样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揭示其艺术特征,以为现代装饰设计研 究起到借鉴作用。

陶瓷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独具的东方审美风格和特殊的性 格特征,可以说陶瓷艺术是民族气质最浓郁的标志。自有朝代 以来,每朝瓷器都风采各异、独领风韵,尤其清康熙一朝,陶 瓷种类繁多,装饰题材广泛,构图巧妙,在装饰技法与装饰形 态上均突破前人,颇有创新意识与时尚观念。

康熙时期的装饰题材多样,无所不有,其丰富的内容与传 神的画面表现堪称一绝。在众多题材中,人物纹饰的水平、规 模、技艺等,均达到了纹饰历史最佳状态,故选择此时期人物 纹样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揭示其艺术特征,以为现代装饰设 计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一、人物纹饰的题材

清代人物纹饰题材,受到人文格局和当时画坛风格影响, 经过工匠艺师有主题的提炼、加工、再创作而成为一种生活艺 术形式。其题材广泛,达到空前的繁荣,按主题内容将其归纳 为以下三大类。

(一)吉祥寓意 在传统瓷器纹样中,吉祥寓意指示明确的纹饰并不多见,

但在康熙朝,这种蕴含吉祥寓意的瓷器纹则发展到极致。其情 节力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寓意性,无论表现何种题材, 都无不运用此种装饰手法。人物纹饰虽在元代广泛出现,但真 正盛行吉祥寓意人物纹却是在明清。这种占据康熙瓷器人物纹 半壁江山的吉祥寓意人物纹,有南极仙翁、西王母祝寿、八仙 庆寿、八仙过海、醉八仙、三星、八仙、十八罗汉、和合二仙、 五子登科、五子夺魁、独占鳌头、指日高升、加官进爵、钟馗 迎福、钟馗醉卧、麻姑献寿等,多数为一些神话人物和附着于美好寓意的加工创造的人物。 

(二)历史题材

这是以历史人物故事情节、文人雅士生活及戏曲小说为 陶瓷装饰题材的一种人物纹饰。历史题材性的人物纹饰作为 瓷器纹样大约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当以“竹林七贤”流行最 广。釉料、工艺发展到清代,历史题材的人物纹样在数量、内 容、范围上都较前代更为庞杂。康熙时期的历史人物纹精品 甚多,文化内涵和绘画技艺令人称奇,出现了时代所特有的 创新题材“刀马人”,并在陶瓷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其典型 的时代特征是色泽淡雅,鲜而不艳;人物眉目清晰,线条流 畅利落。”[1]基本形有西厢记、水浒、空城计、三国演义、太白 醉酒、文王访姜尚、竹林七贤、杨家将、一苇渡江图、西游 记、周处斩蛟、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兰亭会、昭君出塞、十八学士、赤壁等,基本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 绘画再现。

(三)世俗生活

《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 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即指社会风俗行为。此 类世俗生活题材最能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是 当时生活场景最好的折射。仕女和小孩儿构成世俗生活题材人 物纹饰的主角,并在康熙朝较为常见,仕女多追求高贵典雅、 意境清幽之风,小孩儿多为欢快畅玩、憨态童真逗趣场景。如 婴戏图、百子图、莲生贵子、三娘教子、仕女婴戏、庭院仕女、 仕女图、妇人养蚕、耕织图、渔舟唱晚、渔樵耕读图、采莲图、 胡人图等,多为展现当时社会风气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农、 林、渔、牧繁荣发展的人物纹饰,其中不乏对封建统治的歌颂 场面。

二、人物纹饰的艺术特征

康熙一朝瓷器可谓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装 饰形态和装饰技法都得到长足发展,装饰纹样的多样化更加丰 富了瓷器装饰效果,人物纹饰作为最贴近生活的一种表现方式, 其所特有的设计规律值得分析。

(一)造型方法的意象化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之所以在历史上能以鲜明的特点著称 于世,是因为有其独具风貌的造型形式和特定的艺术内涵。 不论从技术到艺术,还是从造型到装饰,皆具备一种独立的 特质,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形 态”[2]。康熙瓷器人物纹饰题材造型丰富、艺术形式多样,“仕 女纹饰多在两颊处染以淡赭,有妖娆妩媚之感;婴戏人物则 贵族味道较为浓郁;山水人物讲究皴法;戏曲人物注意故事 情节的表达”[3]。人物在造型上形成以主观情感创作并结合理 性思维分析方式的一种中国画式的意象造型方法,即人物头 部四分之三多为侧面,女子发型多盘髻,男子束发着冠,依 据“三庭五眼” 比例关系确定位置,根据戏剧化与文人化的 定式进行概括五官。男子脸宽多方正,浓眉高挑鼻翼直,文 人脸盘多干净,武士脸颊多胡须。女子脸型上部略圆,下部 略尖,眼如丹凤眉如柳叶,樱桃小口鼻圆润。老叟脸上无刻 意装饰,基本与其他男子相似,只以眼角多皱纹呈老态龙钟 之感。小孩儿脸型多鸭梨,头大眉短眼圆,口小唇厚无鼻梁。 人物身体多侧拟弧状,女子颈细无肩,体态婀娜清瘦,足不 露手纤细,神情往若悠然。男子文人颈粗短,武士无颈以示 威猛,挺胸胯粗腰肥大,露足手节明显有力量。老者多瘪胸 腰不直,俨似成道成仙骨瘦皮薄之相。孩童无颈无腰显身短, 穿衣着装比例美,憨态胖乎喜气足,肚兜露身成人化,四肢 粗胖臀肥大手小脚大踝骨细。[4]人物造型的刻画上无特意追求客观形体的具象性,而重在传达人物内在包含的精神与气韵, 虽无西方绘画的立体明朗和结构清晰,但在主观意愿表达上, 无不折射出对人物的理解与艺术本身所表明的社会信息化功 能。这种纹饰映射帝王控管下的大众艺术,其形体依附于瓷 器本身所塑造的骨骼肌肤,而纹饰的抢眼之处恰恰是丰富的 表现内容,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独成一派是因其意象化 所赋予的文化内核。

(二)色彩基调的统一化与突出化 在陶瓷绘画的色彩领域中,色彩的运用与其他设计门类具有明显差异,工匠们只有在熟知釉料特性与成烧温度的基础上, 依据色彩的基本规律与特定的设计手法,合理地进行设计,才 能满足陶瓷绘画的需要,才能保证烧制作品迎合当时统治阶级 与平民的审美意向。

图 所示五彩麻姑献寿图盘,为康熙瓷器人物纹饰的代表 性纹样题材,画面绘以麻姑怀抱如意和神鹿车上载着亲自酿成 的美酒,她与身边手执彩杖的仕女都目视前方,神鹿回首凝 望。色调以红为主,辅以黑、绿、紫,用色薄浓分层,清透而 飘柔,平满而敦实,整体用彩安静求稳。图 五彩婴戏图碗, 布局采用通景描绘,外壁绘童子斗蟋蟀、放鞭炮嬉戏场景,每 一小孩儿的动态与神情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色调以 鲜艳为主,绿、黄、红的运用增强了其视觉冲击力,更体现出 童子的活泼调皮、天真无邪。图3五彩高士图笔筒,主题纹饰为老者翘脚而坐,目视前方,神情微索,体态飘逸,而小者肩 负行囊驻足站立,须臾的休息似乎让二人领悟到自然的美好。 画面以绿色统领布局,黄色为辅,二者互相呼应衬托,层色分 明。

康熙瓷器人物纹饰的色彩装饰,在以红、黄、绿、黑、紫 等为基调的基础上,合理构思,巧妙布局,将中国画的用色技 巧运用其中,浓淡分明,干薄有序,在整体色调中求稳求平,让 人感受到和谐与宁静之美。过于追求统一往往使画面呆板僵化, 而相对色和临近色的运用让人物纹饰的色彩构成有了情感变化 和审美冲击,这是在整体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而强化突出重点部 分所特有的用色方法,而运用青花着色的人物纹饰更加注重色 彩的层次与浓淡关系。

(三)布局模式的规律化 所谓布局即是指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陶瓷绘画作

品里布局尤为重要,首先它是依附于立体形态进行构思布局, 无论从何种角度观察都要合情合理,其次瓷器绘画是一种与 火交融的艺术,它要满足苛求难控的温度和釉料的遇温变化。 而布局的规律化是指以具象的形式语言为载体,运用归纳、演 绎、分析、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事物的章法进行 思维加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理性构图模式的内在规 律。

当表现众多人物及背景过满时,多彩用对称式及对称式的 变样式构图。这种构图的优势在于多而不乱,有章有法,工整 中松弛,松弛中严密。图 康熙古彩人物故事图瓷砖,描绘唐 太宗为秦王时建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收聘贤才,以房玄龄 为首的十八学士商略古今。此图人物密集而布局却不失章法, 繁略得当,疏密合理,构图饱满充实,对比与均衡的应用更使 画面增添了几分雀跃。虽人物多,可表现主题明确,中心人物 多居黄金分割之位,有轻有重,有浓有淡,这是康熙五彩人物纹的典型构图方式。

当人物较少、背景简洁时,多采用 形及 形的变体样式构图,按照 形开口的朝向,可以分为开朝向左、右、上和下。形构图方式的优势在于,精简而统一却能呈现出运动多变的 态势,灵活多样的 形布局手法在五彩瓷器人物纹饰上最为常 见。此构图的关键在于 形开口方向,如图 五彩周处斩蛟纹 盘,此盘描绘了周处在长桥下与蛟龙生死搏斗的场面,线条的 流畅与色彩对比的冲击,再加上C形的布局,使画面更显惊险 和磅礴气势,让人对画面空间和人物与蛟龙的厮杀场景多了几 分遐想。形朝向选择多以人物动态走势曲线为视觉落点和意 象表达空间的比重作为参考,进行谋篇布局,康熙五彩人物纹 饰的 形及 形的变体样式构图,使画面的动势、范围和各异 线条,呈现出优美、舒服和视觉延伸感共鸣的意象,这种模式 的规律化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