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时使用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

 伢伢dental 2019-07-20

Global Standard Clinical Endodontics Course

ENDO

从0开始审视根尖周炎

诊断·治疗概念篇

根管预备的基本概念

思考非感染根管与感染根管的区别

要精确地设定根尖止点的位置,就必须在每次改变所用根管锉的尺寸时使用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如果只是机械地按照一开始定下的作业距离一味地预备的话,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相信各位已经理解非感染根管与感染根管术式不同这一概念了。但是这两者之间只有根管锉旋转半圈这样微小的差距,对操作的要求非常高。那么,临床上应该怎样设定根尖止点的位置呢?要定位根尖止点,最重要的就是时常确认根尖部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预备、清洁。著者每次加大根管锉的尺寸时,都会使用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确认根尖部。著者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有下述3大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根管向直线通路预备时,其作业长度也会发生改变。直径细的根管锉,其韧性较强,因此可以顺应弯曲根管的形状,但#30以上的根管锉韧性就会大幅降低。因此,要将根管预备成直线型,缩短作业长度(图29,30)。

图29

由于直径细的根管锉韧性强,因此可以顺应弯曲根管的形状,但超过#30的根管锉刚性就会增加,韧性会急剧降低。所以,在切削弯曲根管时,需要形成直线通路,缩短作业长度。

2003.4.28

(初诊时)

2016.7.28

(初诊后13年3个月)

图30

 左下区5存在根尖周炎且呈90度旋转,因此能清晰地看到颊舌方向的牙髓腔状态。由于根尖部弯曲,所以预弯根管锉,将根管预备成直线通路。

第二个理由是可以确认是否有堵塞情况。由于必须彻底去除感染根管内的致炎因子,所以根管锉的垂直到达距离非常重要。每次增加根管锉的尺寸时,都必须确认根管锉是否能切实地抵达根尖。

第三个理由是可以确认预备方向。在没有穿通根尖部的弯曲根管中,如果测量仪的数值仍不断增加的话,很可能已经超备,开始脱离原本的根管(图31)。综上所述,著者认为每次增加根管锉的尺寸时都要使用根管长度测量仪。

图31

在没有穿通根尖部的弯曲根管中,如果测量仪的数值仍不断增加的话,就说明已经穿孔,开始脱离原本的根管。

重点

1.根尖周炎时牙周膜的炎症表现,加深对炎症的理解。

2.必须掌握与细菌感染有关的免疫应答的相关知识。

改变非感染根管与感染根管的术式(垂直方向的根尖止点位置)。

3.在治疗非感染根管时需进行根管欠填,防止生理性根尖孔遭到破坏。

4.感染根管的根尖部有吸收现象,因此需要恰填根管。

5.不是以1颗牙齿为单位,而是以1支根管为单位进行诊断并改变术式。

6.时常测量根管长度,确认根尖部的位置。

7.自身确立并遵从一个不可动摇的概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