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哲理经典语录99: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芳草屋845 2019-07-21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名句的诞生

齐人有言1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2,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3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也矣;鸡鸣狗吠4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5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6也。

———公孙丑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齐人有言:齐国民间有句流传的谚语。2﹒镃基:田器、农具,相当于今天的锄头之类。3﹒地: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方。4﹒鸡鸣狗吠相闻:意指人口繁密。5﹒改辟:改,变更;辟,扩展。6﹒御:阻挡、阻止。

齐国人流传着一句谚语:“即使有智慧,不如趁势而起;即使有好农具,耕种也要趁农时。”而现在的时势,就相当有利于用王道来统一天下:夏、商、周三代兴盛之时,也没有哪一国的国土有超过方圆千里,但现在的齐国却超过了;四境之内鸡鸣狗叫声处处可闻,表示齐国的人口已相当繁多。国土不需要另行开辟,百姓不需要重新凝聚,这时如果施行仁政来统一天下,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

名句的故事

孟子有一个弟子名唤公孙丑,齐国人。有一回,公孙丑问孟子:“要是先生您在齐国为官,那么能做到像管仲、晏婴曾做过的功绩吗?”

孟子听了公孙丑的话后,先是开玩笑似地说到:“你果然是个齐国人啊,就知道管仲与晏婴,不知有其他人了。”而后,孟子举了曾参的孙子曾西的一个例子,表示连曾西都不愿与得到国君百般信赖、辅政时间那样长却功业那样小的管仲相比较,自己自然也不愿与之相提并论。

这时公孙丑又问孟子:“难道使自己辅佐的君王称霸天下的管仲,以及使自己的君王显名于众诸侯的晏婴都不值得先生您仿效吗?”孟子对此的回答则是:“齐国早拥有称霸天下的力量,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任何人辅政都是一样的。”

作为“王道”的推崇者,孟子不屑与主“霸道”的管仲、晏婴相比,自然有他的道理存在。而从随后孟子举出周文王行“仁政”却无法一统天下,商纣王行暴政却许久之后才被推翻,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孟子的言下之意是,任何事都有个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管仲能成就功业,是因齐国早具备成就霸业的条件,而文王终其一生未能一统天下、纣王迟迟才被推翻,也全是因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所谓的“乘势、待时”,其实讲究的便是“鸭子滑水”那水面下的功夫,表达的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思想。人们不常说“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算得精不如运气好”,强调的便是在做好准备之时,善待时机以及捕捉时机的重要性。

历久弥新说名句

孟子所说的“乘势待时”其实就是要人懂得等待机会,并且把握机会。古今中外持此看法的人并不少见,例如《韩非子·八说》中便提及:“以智士之计,处乘势之资,而为其私急,则君必欺焉。”《文选·锺会·檄蜀文》中也说:“今边境又清,方内无事,蓄力待时,并兵一向。”而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居里夫人更是坦白地说道:“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

由这些例子中不难看出,众家学者的言下之意都是要人抓住时机、主动出击,但我们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其实在捉紧时机出击前还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要同时具备足够的智慧,以及足够的积淀,因为就像那句西洋谚语一样,“If you prepare your‐self,you will beable to grasp opportunity for broader experience when it appears.”机会永远是留给准备好的人。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并认为在动荡的年代中特别容易出现英雄,这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这并非绝对。因为若不好好充实自己,而仅以投机的心态去面对,机会有时反而也会变得不再是机会。只有正确地分析各种情况,捉准时机、做出判断,才有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人都想“事半功倍”,但有时投机取巧并没有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甚至还会造成反效果,对于这种例子,我们一定要引以为鉴。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1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2尧、舜而已矣。”

———离娄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至:极、甚。2﹒法:效法。

孟子说:“圆规和尺,是圆形和方形的最完美表现;圣人,是人伦的最完美典范。要成为君王,应该善尽君王的道理;要为人臣子,就要善尽人臣的道理;这两种为君为臣的道理,都是效法尧舜罢了。”

名句的故事

孟子在这句名言中,强调对君臣制度的实践,这个制度系指尧舜流传下来的典范,简言之,也是公天下时期的君臣之道。君道与臣道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透过《易经》的记载来了解。《易经·系辞》记载,君道为“阳”、小人之道为“阴”,阴阳之数就是君臣之辨,如果占卜时,得到相反的卦象,就是违反君道,会招致灾祸。

违反君道会招致灾祸,这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因此孔孟对于君道、臣道之各司其职、各尽其守的道理,向来很坚持。因此古代所谓的“天子教育”,目的就是要教道皇帝如何去“尽君道”,而历朝的选举制度、宰相制度、监察制度、史官制度等,这些制度的目的即是规范人臣如何去“尽臣道”。

所以,本章说的是君臣之道,进而言之,就是立国的政治制度。孟子以尧、舜的行为作为勉励政治人物的标准,正是希望君臣们都能回复到尧舜时代“无私无我”的理想。

历久弥新说名句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其为人足智多谋、善巧诈、多猜忌,荒淫且残忍。他之所以成为皇帝,乃是因为他“欲为君则弑其君”,弑杀金熙宗后篡位。登基之后他不仅没有“尽君道”,而且“欲夺人之妻则使之杀其夫”,让妇姑姊妹都成为他的后宫嫔妃。因此史官评鉴说,天下最为无道的君主就是海陵王(《金史·海陵王本纪》)。

《慎子》相传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氏慎到所写,为法家的作品之一,其中有一《民杂》篇讨论为君之道、为臣之道。作者说:“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做一个人君对于臣子的选择,不要设限,当尽量去发现每位臣子的专长,并有效地运用,方得以“臣事事而君无事”、“臣尽智力以善其事”,每一位臣子能善用他们的智慧、尽心治事,君王就不需多费心。慎到的意思是,君王要具备识人与用人的能力,人臣则当有自己的政治所长,以为君王、国家所用。慎到还强调,君王的智慧不需要是最优秀的,因为如果太聪明,反而容易将所有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臣子反而无用武之地,这就变成君臣易位了。

我们来看三国时代的君臣互动关系。刘备收服益州后,打算听从赵云的建议,协助益州百姓恢复正常生活,因此请诸葛亮拟定治国条例。其间,法正对于诸葛亮拟的刑法有点意见,认为诸葛亮的刑法太严,建议应该采取汉高祖的怀柔作风。

孔明立刻回答,汉高祖宽仁是因为秦始皇用法太过,万民皆怨;而过去刘璋在益州时“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逐渐丧失,因此现在必须“威之以法”,用法律建立国家的威严,人民方知国家恩惠;“限之以爵”,有授予官位的标准,被封官者才会感到荣耀;如此方能“恩荣并济,上下有节”,国家秩序得以建立。

法正听后非常佩服,刘备则依据孔明的规划,让益州逐步迈向安定繁荣,作为他定夺天下的基础(《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刘备就是善用赵云、法正、诸葛亮等臣子的长处,所以有三分天下之势。

仁者无敌

名句的诞生

彼1夺其民时2,使不得耕耨3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4,王往而征5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梁惠王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彼:指他国,这里指秦国及楚国。2﹒民时:正常农耕的时间。3﹒耕耨:耕,耕种;耨,除去田中杂草。4﹒陷溺其民:将百姓陷害、沉溺于水深火热之中。5﹒征:讨伐。

因为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国内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安心耕种来赡养父母,造成父母挨饿受冻、兄弟妻子各自离散的现状。由于他们已使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大王若此时去征伐他们,还有谁会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犹疑,放手去做吧!

名句的故事

梁惠王即位之后,不仅东方败于齐国、大儿子战死沙场,并且西面又被秦国夺去七百里土地、南面受辱于楚国……对此种种,梁惠王并非无动于衷。

也因此,在经与孟子的几次详谈之后,梁惠王终于不再对孟子心存芥蒂,而愿意开诚布公,将心中的憾事告诉孟子,毫不隐瞒地向他表达出自己想为死在战场上的将士报仇雪恨的念头。

既然梁惠王已坦诚,孟子自然也是倾囊相援,再度提出自己一向不遗余力鼓吹的“仁政”主张,并且更为细致地将其分为“内政”及“文化教育”两个层次来谈。

在内政方面,孟子提出三项实际可行的政策:一是减轻刑罚,二是降低赋税,三是让百姓能无后顾之忧地致力于农事,保证人民得到最基本的温饱。而在文化教育方面,则强调儒家一贯主张的“孝”、“悌”、“忠”、“信”;如此一来,不仅能让社会稳定,并且当国家遇到危难之时,所有人才会义无反顾地同心一致、保卫家国。

自然,孟子在提出这些政策之时,也不忘举出他国“倒行逆施”的例子来作为戒谏,具体地分析敌国的致命弱点,明白点出敌国国君因施行暴政而导致百姓民心涣散、人民向往“仁君”的心理,以此作为梁惠王的“定心丸”,引出“仁者无敌”的真谛。

孟子如此有理有据、掷地有声的论点,就是今天听起来,也是相当地具有说服力,引人深思。

历久弥新说名句

所谓的“仁者”,在中国古籍中通常用来形容有仁德之人。在孟子以前,孔子便曾按人格的境界,将人分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类,并且在多处提及这三类人的人格特质,例如《论语·宪问》篇中所言,“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以及“仁者乐山、知者乐水”。

至于“无敌”二字,运用的范围就更为广泛了,它意指不可对抗、不可比拟。像《三国演义》第五回中形容吕布时,便是如此描述:“英勇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共议良策。”

自从孟子说出“仁者无敌”后,已成为一种文人用来自勉或者对人格高尚之人的赞颂。不过要注意的是,“无敌”不是指实质上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是形容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无人可拟、无人能及的壮阔胸怀。就像是曾获诺贝尔和平奖而现已辞世的泰瑞莎修女,人们便常以“仁者无敌”来称颂她对全人类一视同仁的无私之爱。

除了“仁者无敌”之外,后世也借用这个句子的句型,结合孔子提出的三类人格特质,衍生出“智者无畏”、“勇者无惧”的类似说法。

现在,你可以试着思考一下,是否有什么样的人,在你的心目中完全符合“仁者无敌”、“智者无畏”、“勇者无惧”的标准。若有,不妨动笔将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并将此作为砥砺自己向上的动力。

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1于巨室2。巨室之所慕3,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4德教溢乎四海。”

———离娄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得罪:触怒、冒犯。2﹒巨室:有声誉的世家望族。3﹒慕:心悦诚服之意。4﹒沛然:恩泽宽广深厚的样子。

孟子说:“治理国家政务并不难,只要不触怒国家中有声誉的世家望族就是了。因为这些有声誉的世家望族所心悦诚服的对象,就会被这个国家的所有人臣服;这个国家所臣服的对象,也会为天下人所臣服;因此君主深厚的德教就会普及天下了。”

名句的故事

我们熟知孟子的政治理念不外乎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会说出“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实在是有其历史背景。春秋时代是代西周而起的历史时段,在这个时段中,周室天子仍旧是存在的,也为春秋各国的公室诸侯所尊重,特别是齐桓公的“尊王攘夷”,让王室与贵族之间大体还维持着封建制度的君臣关系。

由于封建制度趋于式微,周王室已经不再为人所尊重,各国的公室诸侯也面临其国内氏族(巨室)的威胁,例如鲁国公室屡遭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等三家大夫的威胁与僭越,齐国公室更发生田氏取而代之的惨剧,历史从此进入战国时代。封建时期所遗留下的阶级制度,早已不堪回首,各国主政者如果想要政令通达、有效地处理国家政务,对于这些“巨室”多多少少都要使出拉拢、妥协的手段。

因此孟子说“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只要这些有声誉的世家望族能够臣服于一国之君,自然也会起风行草偃的作用,如此一来,国君的恩泽就可以遍及天下百姓了。有趣的是,战国时代的君主更聪明地开始提拔一些巨室之外的“谋略之士”,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势力,间接降低巨室的政治影响力。

历久弥新说名句

网络上有一篇名为《郭明义点传师慈悲开示》的文章讨论到这句名言。这位作者认为,“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的“巨室”,不应该是指所谓的大家族、大企业,而他也认为孟子所讲的“巨室”,并非指有权势财富的家族。郭先生认为,孟子所讲的巨室是指曾子、子思等这些道德之士,当时的君臣皆会去求教这些大德者,所以为政要尊重这些有德的家族。

《金史》记载有一位名叫宗端脩的人,好学、重名节,官虽至监察御史,但是仕途并不顺遂,他认为正直之道不显于世,因此更加自重自爱。一天,游彦哲向他请教为政之道,他回答:“为政不难,治气养心而已。”“心正则不私,气平则不暴。为政之术,尽于此矣。”从政为官不难,就是要能修养脾气与端正心性,心如果端正就不会偏私,气如果平顺则不会暴戾(《金史·宗端脩列传》)。

有一句名言叫做“为政不在多言”,从政者最重要的还是要脚踏实地做事,不要“光说不练”,满嘴空话,到最后什么都没做;尤其“言出如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无法拔去”,射出去的箭是收不回来的,说出去的话也是一样,只要有一个人听到,就如同中箭一样,是无法否认的。当前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政治脱口秀,不就是“乱箭齐发”吗?

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禹1恶2旨酒3,而好善言。汤4执中5,立贤无方6。文王7视民如伤8,望道而未之见。武王9不泄迩10,不忘远。周公11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12﹔幸而得之,坐以待旦13。”

———离娄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禹:人名。夏代开国之君。相传因治水有功,得舜让位,立国为夏。亦称为“大禹”、“夏禹”。2﹒恶:讨厌,厌恶。3﹒旨酒:美酒。4﹒汤:人名。商朝的开国君主。亦称为“商汤”、“成汤”。5﹒执中:执,抱持;中,中庸,不偏不倚。6﹒立贤无方:无方,无定类、无一定方向。立贤无方,推举贤人不拘一格。7﹒文王:帝号。指周文王。8﹒视民如伤:看待人民如同对待伤患,唯恐有所惊扰。形容在上位者对人民爱护之深。9﹒武王:帝号。姓姬名发,文王之子。讨伐商纣而有天下。10﹒泄迩:泄,狎;迩,近。11﹒周公:人名。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12﹒夜以继日:表示夜晚接着白天,一直不歇息。13﹒待旦:等待天明。

孟子说:“禹讨厌美酒而喜欢善言。汤掌握住中正的原则,选拔贤人没有一成不变的常规。文王看待百姓,如同他们受了伤一样的怜爱,望见了‘道’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还是不断追求。武王不轻慢近臣,不遗忘远臣。周公想要兼有三代圣王的功业,实践上述四种美德;要是有不合时宜的,就仰首思索,从夜晚到白天片刻不休息;幸而想通了,就坐等天亮好立即实行。”

名句的故事

商鞅在跟秦孝公讲述帝道、王道时,秦孝公哈欠连连,一副索然无味的样子,并觉得商鞅是平庸之辈。等到商鞅搬出“霸道”之说时,秦孝公立刻眼睛为之一亮,听得津津有味、彻夜不眠。这不仅只是秦孝公的个人特质,而是战国时期大部分君主的共同倾向。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让孟子非常想念大禹、商汤、文王、武王还有周公这几位前代君主。他怀念大禹讨厌美酒的禁欲生活,想念商汤喜欢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贤人,还有文王把自己的人民当成小孩一样的呵护关爱。武王的重感情,不会忽略身旁的人,也不会忘记远方的臣子。还有周公的认真学习,常常从夜晚到白天、无时无刻不在想如何使自己更完美。

这样的君主是孟子梦想遇到的,但是事与愿违,他出生得太晚了。他遇到的君主是,如齐宣王需要力能胜战的志士,或者是魏惠王需要能报仇雪恨的武将,帮他从战场扳回失去的胜利。孟子处处碰壁、不受欢迎,也更让他想象、怀念前代君主的美好。

历久弥新说名句

孟子称赞大禹是一位不喜欢美酒、喜欢善言的英明贤良的君主。英明的可不只有大禹,连大禹的儿子都子承父业,深受人民的想念与爱戴。

有一次,诸侯中的“有扈氏”因故起兵叛变,于是大禹便派他的儿子伯启去制服他。两方大军在“甘”这个地方打了起来,伯启的部队大败而逃。跟在伯启身边的将领们要求伯启略事整顿后再行出兵还击。“不用再战了!”伯启摆摆手说。将领们都觉得奇怪,伯启为什么说不用再战了呢?

伯启回答:“有扈氏扰乱老百姓的生活,我才奉命来围剿他。大家想一想,我的地盘不比他小,率领的部队也是最精良的,结果我却不能完成任务。这是什么原因呢?”伯启停了一下,继续说:“因为我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譬如我没有以身作则带领属下,管教部属的方法也不如他。所以,如果我要让老百姓恢复安居乐业的生活,我必须先纠正自己的错误。”

此后,伯启认真要求自己,与一般的兵士一同作息,天还未亮,就起来操练,生活变得朴实,并选用有品德和才能的人来商讨国家大事。有扈氏从其他诸侯那里知道了伯启的改变,不但不敢举兵来犯,反而带兵前来归顺了。真是所谓:“君有道,士不远千里而来。”君要有道,很少有不“反求诸己”而能成功的。孟子举出的每一位圣人典范,都是能够做到“严以待己”在先。

任何想闯出一番大事业的人,很少有对自己太放纵而获得成功的。西晋人祖逖每天早上听到鸡叫立即起来练剑的故事,大家或许不陌生。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睡在祖逖隔壁床一个名叫刘琨的,每天晚上甚至是拿刀剑当枕头的。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杀敌驱虏,常常担心祖逖会先我一步拿起马鞭攻打敌人!”(《晋书·祖逖传》)。当时的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这两个年轻人,不仅互相激励,每天心中只想如何锻炼自己,以拯救国家。结果两人果真是衰弱不堪的晋国当中少数能在前线立下战功的人。想成功吗?先训练自己有这种“枕戈待旦”、“卧薪尝胆”的精神吧!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名句的诞生

曰:“……欲辟1土地,朝秦楚2,莅3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4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梁惠王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辟:开辟、扩大。2﹒朝:使……来朝之意,朝秦楚意指接受秦楚两国来朝。3﹒莅:临、至。4﹒殆:副词,多用来表示不肯定之意,比如说大概、几乎、可能等。

孟子说:“……您希望能够扩张国土,使秦、楚这些大国都来朝贡您,让自己可以君临中国,并且安抚四方落后的民族。不过,以您现在的做法,想实现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宣王说:“有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我说的还要严重。因为爬上树去捉鱼,虽然捉不到鱼,可也不会有什么后患。但以您现在的做法,若想实现您的愿望,并且还如此费心力地去施行,以后一定会产生祸患的。”

名句的故事

世人皆知孟子善辩,兼之口才一流,因此,面对着一心一意鼓吹以“王道”取代“霸道”来一统天下的孟子,齐宣王心中纵使仍有以“霸道”来取得天下的念头与野心,但在面对孟子的层层进逼,也只能采取迂回策略,笑而不答。

聪明如孟子,自然洞悉齐宣王心中的想法,毕竟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君王都是如此,否则孟子也不必如此苦口婆心地四处宣扬“仁道”。但能说服、感化一个君王便是好事,因此孟子集中火力,采用了“设套”式的“欲擒故纵”法,先问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问齐宣王贪图不贪图感官享受、是否与诸侯结怨心里才会快活等问题,来诱使齐宣王回答,然后在齐宣王回答“否”之时,将话锋一转道入正题,明白无误地指出既然齐宣王最在乎且追求的事是一统天下,那么若以行使“霸道”之法来为之,根本就等于是“缘木求鱼”,也就是爬到树上去捉鱼,绝对的方法错误。

至此,齐宣王自然不免为自己辩解一番,认为自己不会做出“缘木求鱼”如此荒唐的错误举动,并且也表明孟子之语过于危言耸听。

齐宣王的答案当然早在孟子的预料之中,因此孟子便打蛇随棍上,马上滔滔不绝地开始分析为何以“霸道”来一统天下的方式不仅是“缘木求鱼”,并且严重的程度绝对超乎齐宣王的想象:因为爬到树上捉鱼了不起捉不到鱼,可是若坚持行使“霸道”,则无法统一天下不说,还极有可能危及自身。

而陷入被动状态的齐宣王,在这种时候,自然只能乖乖地听从孟子的“循循善诱”,老老实实地上一堂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真正一统天下的“王道”课程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孟子与齐宣王这一段对话中,最精彩和最深刻之处莫过于“缘木求鱼”这个比喻。它不仅给了齐宣王一个当头棒喝,并且还成了后世千百年来大家经常引用的成语。

“缘木求鱼”亦作“求鱼缘木”,本意是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后世许多文章中都沿用了这个精彩绝伦的譬喻,例如《汉书·卷十一·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以及《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大体来说,与它意涵相类似的成语还有“刻舟求剑”、“升山采珠”。

到了现代,人们依然大量地使用这个成语,特别是在报章杂志的标题之中:“画饼充饥与缘木求鱼———看台湾的就业药方”、“政策推动切莫缘木求鱼”等。而无独有偶,外国也有与中国“缘木求鱼”相同意思的俗谚:“get water from a flint”(由打火石中取水)。

但有趣的是,在这个五花八门的世界中,“缘木求鱼”之事还真能存在。在柬埔寨的洞里萨湖区,有不少被水淹没的湖畔树林,而在这些树林里,有一些老树身上有树洞,因此有时鱼儿便会躲到树洞里去,而当湖水退下之时,一些藏身于被水淹没的树洞中的鱼儿来不及随水退走,人们便真可以在树上抓到鱼呢!

不过这当然只是一个特例,我们可不能因为这个有趣的特例而否定了“缘木求鱼”的真实寓意。

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君子1平2其政,行辟人3可也。焉得人人而济4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离娄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君子:这里指在位的官员。2﹒平:使安定、协调。3﹒辟人:辟同避,避开、驱散之意,避人就是驱散或回避路上的行人。4﹒济:过河、渡河。

孟子说:“在上位的人只要把政事治理好,出门即使需要驱散路人以为回避,都是可以的。哪里有时间帮助老百姓一个一个地渡河呢?如果执政的人要去讨好每个人的欢心,那日子真的是太不够用了。”

名句的故事

子产是春秋时代郑国的贵族大夫,博洽多闻,长于治术,使得郑国虽然夹在晋、楚两国的争霸中,尚能获得他国的敬畏。子产在担任相国的时候,曾经用自己的驾车,帮助老百姓渡过溱水和洧水。对于子产的做法,孟子批评他“惠而不知为政”,只知施予小恩小惠,并不懂得为政的要领。

孟子认为,对执政的人而言,看到百姓无法渡过河水,应该是赶快去修桥,这样百姓就不用担心怎么渡河了。做官的人只要认真把国家事务处理好,即使出门必须鸣锣开道都无妨,国家政事都做不完了,怎么还有时间帮一个个百姓渡河呢?因为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桥可以让百姓过河,当务之即就应该是造桥,而不是用自己的马车载人家过河,这样能够载多久呢?所以孟子批评子产不懂为政的要领。

诸葛亮说:“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三国志》裴注)就是孟子在本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执政者握有权力是要服务天下所有的百姓,创造恒久的社会福利,小恩小惠只能在短暂的时间内让受惠者高兴,时间一久,便会露出马脚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政治是众人之事,偶用小恩小惠只能换得暂时的美誉,如果存在的问题没有获得解决,众人的挞伐也是毫不留情的。

陆昌勤发表了一篇文章《走出“关心下属”的误区》。作者说管理者“只有关心下属,赢得下属的忠诚,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是真正在做的时候,却常常会出现偏差,作者即认为“把关心下属等同于小恩小惠,这一现象在中层管理者中相当普遍”。然而小恩小惠只会累积下属更多的要求,一旦无法满足时,很快就会有反弹,更何况“小恩小惠往往是以牺牲组织整体利益为代价的”。所以说,与其花很多心思去做一些讨好他人欢心的工作,不如从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出属下对自己的信赖,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现在社会很流行办信用卡、现金卡、金融卡、会员卡或订杂志等都可以兑换一赠品、小礼物;甚至填写问卷、电话访谈、参观展览,都有小礼物可以拿;看电视节目当然也有奖品。这其实反映出我们社会贪小便宜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业者当然也是看准这种心理,常常有大放送的豪举,只是这样的小恩小惠能让业绩成长多少呢?只要银行的服务不够周全、杂志的内容不符需求、电视节目没有可看性,群众迟早还是会流失的。

君仁,莫不仁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1而国定矣。”

———离娄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正君:行使正道的君主。

孟子说:“君主心存仁爱,臣民就没有不存仁爱之心;君主执守义理,臣民就没有不执守义理;君主行事端正,臣民就没有人不行事端正。有一个行正道的君主,国家也就安定了。”

名句的故事

儒家理论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可能发生的人际冲突,例如君臣之间、父子夫妇之间、国与国之间等,都有一套调和的系统。正道、仁、义等三个元素,常常出现在孔孟的学说当中,而这些人际关系的实际运作,套用一个字,就是“礼”。“礼”也就是“理”,是我们生活中言行举止的道理,适用于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甚至是君臣伦理。

这样的伦理关系是一种相对的演绎,例如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雠仇。”(《孟子·离娄下》)君主把臣下看做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做腹心;君主把臣下看做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做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做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做仇敌。换言之,儒家是把道德行为转化到政治行为。

所以,只要君主能够率先示范、率先执行,人臣子民没有不会跟着学习仿效,可见君主不仅是管理者,还是教育者。而到了荀子时,国君的地位更加有权威,他说:“居如大神,动如天帝。”(《荀子·正论篇》)这可能与他的“人性本恶”,人的行为都有需要被道正的见解有关。荀子的想法比孟子更激烈,可能受到战国时代上下交相利风气的影响,而孟子则是运用各种相对的论调,来调和当世所发生的问题。

历久弥新说名句

历代为了培养出能够行仁、行义、行正道的国君,从这个储君一生下来的褓母,便开始审慎选择,更遑论严谨的天子教育制度。天子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君主的素养,锻炼其治国的技术,否则日后就无法掌管繁杂的国政。就如同孟子常强调,要注重环绕在君王身边的人的品质,因此天子的老师、伴读等,都有其严选管道,这样方能保证教育出一个贤君圣主。

吴兢《贞观政要》第一章《君道》记载唐太宗告诉魏征:“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唐太宗所持的观点与孟子相同,认为做一个君主必须先要求自己,身体如果端正、影子就不可能歪曲,只要人君端正行事,臣下也就不会行走旁门左道了。当然,唐太宗的这番话受到魏征很大的嘉许。

曾德雄先生写了一篇《“虐囚”及其他》,从讨论美国士兵虐待伊拉克囚犯的事情谈起,到人性、人权,至于政治制度的反省。作者认为,“如果说民主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那么“最好的制度莫过于儒家的‘仁政’”。曾先生指出,儒家的仁政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种“‘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上下齐心合德”的世界。这位作者显然对儒家政治有深切的期望,如果孔子、孟子看到他写的这篇文章,定会深受感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