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苕木匠读经典(29):长寿的两个原则、三个要点

 坚定前行 2019-07-22

第五节 长寿的两个原则、三个要点

(原文)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译文)

岐伯回答说:“远古时代的人,那些真正懂得天地运行规律的人,能够按照季节变化的节奏去行事,并以相应的方法来适应这些变化。在吃饭和喝酒上有所节制,作息时间有规律,不会超过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所以他的身体与精神可以达到一种和谐的完美状态,从而神清气爽地充分享受到自然赋予的年龄,生活过百岁才会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把酒当饮料来喝,滥饮无度,将反常的生活当成了习惯。同时还在醉酒时行房事,恣意纵情,从而使精力枯绝,真气被消耗掉了。他们不知道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不依时节的变化而消耗精气神,只求一时随心所欲的快感,完全违背了人体机能正常的生长规律来找快乐,作息时间又完全没有规律,所以现在的人只活到50岁就己经衰老了。

(注释)

“上古之人”:过去很久的人、远古的人。

“其知道者”:“道”是个形而上的字,我们很难用三言两语来解释清楚它的真正含义。人们一般将其理解为宇宙间一切自然规律的统称。我们也暂时借用吧。所以将“其知道者”译为“那些真正懂得天地运行规律的人”。

“法于阴阳”:“法”即效法。“阴”字的金文写作“ ”,为地气上升之形。“阳”字的金文写作“ ”,表太阳的不断升高。所以“阴阳”这一对概念最开始应当是表寒热之义的。后来成了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指万物最基本的对立面。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法于阴阳”就是要按照季节变化的节奏去行事,不要逆行。譬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安排工作等等。

“和于术数”:“和”即调和。“术”指方法、技术。“数”指万物变化过程中表现出一定规律性的时间节点,如一年365天、桃花三月开、桂花八月开、十月怀胎等等。也就是所谓的定数。“和于术数”的意思是说:要用相应的方法来适应不同的数量变化。譬如人年轻时能挑一百斤,中年后体能衰退,就要相应地减少重量。又如春天应当走出家门,寒冬则要静养等等。另外,古人还总结出了许多和于术数的方法,如服气、静坐及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而且针炙、祝由等等。这些方法过去统称为导引术。为什么称为导引术?什么需要导引?导引到哪里去呢?这些都是问题,有心人可以多琢磨,琢磨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收获。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八个字十分重要,它是《黄帝内经》中养生观点的总原则。用现在的话来表述就是:要顺从自然的规律来生活,不要逆时而动。岐伯在回答黄帝问题的时候,首先就亮明了养生的原则,然后再谈具体细节。

“食饮有节”:“食饮”即饮食,也就是吃与喝。结合后文,这里的“饮”主要是指饮酒。“节”即节制。“食饮有节”是说在吃饭和喝酒上有所节制,不暴食暴饮。

“起居有常”:“起居”就是起床和睡觉。“常”即长久不变。“起居有常”即作息时间有规律。不能把白天黑夜颠倒过来了。

“不妄作劳”:“妄”即虚妄。“劳”即劳动、用力。“不妄作劳”的意思是说:量力而行,不超过自己的能力去做事。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三条正是《黄帝内经》养生术中的三大要点。这三点做起来并不难,如果做到了就可以长寿,就可以长命百岁。但十分遗憾的是:能够做到的人却不多,特别是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爆炸,夜生活丰富的时代。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形”:形体。“神”:精神。“俱”:全部、一起。“天年”:人体本身应当享有的自然寿命。“度”:度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于平时的生活遵循了以上两个原则、三个要点,“所以他的身体与精神可以达到一种和谐的完美状态,从而神清气爽地充分享受到自然赋予的年龄,生活过百岁才会离开人世。”

岐伯说了古人长寿的原则和要点后,又反过来说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能长寿:

“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的了。他们把酒当饮料来喝,滥饮无度,将反常的生活当成了习惯。同时还在醉酒时行房事,恣意纵情,从而使精力枯绝,真气被消耗掉了。他们不知道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不依时节的变化而消耗精气神,只求一时随心所欲的快感,完全违背了人体机能正常的生长规律来找快乐,作息时间又完全没有规律,所以现在的人只活到50岁就己经衰老了。”

大家可以对照着检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岐伯所说的这样。是不是常常恣意饮酒?是不是天天熬更守夜?是不是早上睡懒觉不愿起床,还时常不吃早餐?是不是深夜还在吃夜霄?是不是纵情过度?

其实许多病都是由此产生的。早上不吃早餐,胆汁过浓容易得胆结石,霄夜后睡觉食道容易反流,得咽喉及肠道疾病。醉酒的危害就更多了。还有吸烟,甚至吸毒,就更不用说了。其实这些道理大多数人都明白,也可以感受得到,只是做不到,改不了。只有当自己由机体功能减退到亚健康状态,再到生病时,才会想到约束一下。如果再加上现在的地沟油、毒大米、毒空气的浸蚀,当人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特别容易生病,这也就是为什么五十岁左右的人容易得大病的原因。大病一旦上身,再想改正出迟了,来不及了。所以我们的养生一定要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从约束自己开始。

大道至简。

这几句看似不起眼的话,就是岐伯这个高人告诉黄帝的养生原则和要点。

有人信吗?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