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语》之审美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07-24

第三章 八佾

【0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子夏(即卜商)这句话问的是《诗经.国风.卫风.硕人》中对齐国的庄姜出嫁时美貌的描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话可谓传神之笔,虽然比较简洁,但是描绘出庄姜优雅和美貌,似乎再增添任何字都是画蛇添足,所以子夏问孔子,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孔子告诉他“绘事后素”,估计中国国画都是以这四个字为纲领,我们看国画,都十分简洁,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一个神态兼备的人物,或者意境深远的山水,大片的留白既凸显出了主题,又为整幅作品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这是中国画的魅力,也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意境。孔子说,这两句话描写之所以如此绚丽,在于整首诗前后的铺垫反衬出来的效果。

子夏听到之后,略有感悟地说,这就是施行礼教之后的效果吗?——也就是人们在接受礼教熏陶之后,人们的精神面貌也会达到“绘事后素”的效果。孔子听到子夏能够想到这一层,称赞他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是子夏启发了我呀,从现在开始可以跟你讨论诗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