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穴位定位,脊柱旁取穴窍门 在找脊椎部的穴道时,数凸骨就可发现穴道,不过,并不需总是都从最上面颈椎的凸骨开始数起。因此,可利用下列的方法,找出作为基准的棘突。 头往前低下时,脖子后面所露出的一块骨,就是第七颈椎骨。而第七颈椎骨下面的一个背骨突出处,即是第一胸椎骨。 若以线连结左右两边肩胛骨的下端,正好是第七胸椎骨和第八胸椎骨间的突起处。 腰的左右边有极突出的“髂骨”(为髋骨最上部),而连接其左右侧上端之线,则为第四腰椎棘突之突起处,这也是系腰带的位置。 脊椎上及旁边的人体穴位是非常丰富的,且布满了被广泛用于疾病治疗的穴道,对于任何想致力于人体穴位疗法的爱好者来说,掌握好“脊柱旁取穴窍门”都是大有裨益的。 督脉上相关穴位: 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灵台穴、至阳穴、筋缩穴、中枢穴、脊中穴、悬枢穴、命门穴、腰阳关穴、腰俞穴、长强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相应的棘突下。 足太阳膀胱经上相关穴位: 肩中俞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再有:肩外俞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棘突下,左右旁开3寸处。 附: 穴位: 脊柱穴位 位置: 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约推100~300次。 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 天 宗:肩胛部,当岗下窝中央凹陷 大 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正中 定 喘: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大 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 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 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身 柱: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正中 厥阴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 盲: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心 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灵 台: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正中 督 俞: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 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 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 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 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 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志 室: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肾 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命 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正中 脊柱定位:摸不到的是颈一;能摸到的是颈二;能转动; 脊柱定位: 摸不到的是颈1; 能摸到的是颈2; 能转动的是颈7; 中间一节是颈4; 不能转动的是胸1; 肩胛内侧最突点水平连线是胸4; 肩胛最下端水平连线是胸七; 以胸4胸7等倍距离,由胸7向下延伸点即是胸10节椎。 第12肋骨起点是胸12; 第12肋骨端水平连线是腰2; 髂骨上端水平连线是腰4; 骶椎上端第一棘突是腰5; 腰椎下方是骶椎;骶椎下方是尾椎; 脊柱穴位定位: 一椎大抒二风门; 三椎肺俞四厥阴; 心五督六七隔俞; 八椎胰俞紧相跟; 九肝十胆仔细寻; 十一脾俞十二胃; 腰一三焦腰二肾; 腰三气海腰四大(肠); 腰五椎下关元镇; 小肠膀胱骶骨找; 中膂白环椎尾沉; 腰椎诊病: 一侧疼为腰突; 二侧疼为椎管狭窄; 三点疼为膨隆疝; 中间疼为腰肌劳损; 三年以上为钙化增生; 五毫米以上为巨突; 向后鼓为后突; 脊柱塌陷为前突; 再疼一点为滑脱; 两点一侧疼为捻转; 交叉疼为旋转; 三节以上一侧疼为风湿; 四五两侧疼为肾虚; 五一两侧疼痛为受风; 按那那疼为水肿; 肌肉硬为僵硬; 脊柱硬为强直; 皮神经分布: 颈1头顶颈2三; 颈3就在颈项间; 颈4双肩5臂外; 颈6大二指相连; 颈7中指立; 颈8小和五指限; 胸1、2臂内分上下; 3至12胸肋环; 腰1盆带2腿前; 腰三主管膝周炎; 腰4、5小腿内和外; 腰5拇指紧相连; 骶1跟腱通小趾; 骶2腿主管后边; 骶3、4、5二阴转; 尾骨神经门里圈; 掌握皮神经分布歌,诊断治疗赛神仙; 骨神经分布歌: 颈4肩上扛;颈5肱骨上; 颈5、6、7分三份,同属上下冈; 颈6挠颈8尺; 颈6、7、8臂骨相; 颈7中指骨里藏; 腰2髂骨上; 腰3股头藏; 腰4大转子; 骶1骶4膝外相; 腰三腿前腰5后; 腰4腰5膝内装; 腰4胫腰5腓; 腰5足拇指上’骶1、2腓跟小趾藏; 督脉穴位定位 长强: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悬枢: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脊中: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枢: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筋缩: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至阳: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灵台: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神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陶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哑门: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风府: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强间: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后顶: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前顶: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6寸(百会前0.5寸)。 囟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