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语》之观过知仁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07-25

《里仁》

【0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这里的“党”不是党派,而是类别、类型。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不同的类型。至于“观过,斯知仁矣”这段,有两种理解,第一就是通过观察每个人身上的问题,对照自己,就可以知道什么是仁,别人错的地方,自己吸取教训,就是向仁。第二种理解是,错误每个人都会犯,但是各种错误不一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错误,也可以知道她是不是仁者,《资治通鉴.汉纪四四》中记载:祐(全名:吴祐)为胶东相,政崇仁简,民不忍欺。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 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 惧诣阁,持衣自首。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祐曰:“掾以亲故受污秽之名, 所谓‘观过斯知仁矣。’”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从上边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仁道很深远,不是简单的好人而已。所以孔子发出如下感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