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油画中看西方的故事!

 朝朝暮暮ut9wwm 2019-07-25

当我们出国旅游,要走进当地的各种博物馆吧!博物馆中悬挂的各种油画,都讲述了哪些故事呢?我们带大家一起看看吧!


1

奥古斯特·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

《红磨坊的舞会》的构图十分复杂、庞大,一簇簇交谈、跳舞、聚会的欢愉的人群,热闹喧哗,既无所谓前景,也没有画出天空。从树叶缝隙中漫射下来,洒在人群身上的交错光点,以及对称和谐的色调,构成完美的布局,闪烁的光影仿佛正随着不断移动脚步的人们,闪闪发亮。

画面上看不到天空,光线从树叶的缝隙中照射下来,撒在正在翩翩起舞的人们身上,形成交错的亮点。

闪烁的光影好像随着人们舞步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光泽。池中的空气反射着光线,在画面上形成了像雾气样的朦胧影子,给人如同缥缈仙境的错觉。

舞厅上面的吊灯在日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与人群衣服上的色泽交相呼应。画面上明亮的吊灯、黄色的帽子、亮丽的衣裙与黑色的衣服、围栏形成色彩的鲜明对比。

整个画中弥漫的光与影、明与暗以及调和的多重色彩,组成了富有强弱和节奏变化的旋律,仿佛是一首低迷而又曲调平缓的歌曲, 呈现出一种和谐悦目的集合。

画上的人物与所处的环境形成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2

巴斯蒂昂·勒帕热《垛草》

画面上是一对农民夫妇,在村边田野的树荫下休息。

躺在草地上酣睡的是垛草的农夫,他用一顶旧草帽盖着脸,只露出一撮胡子。从那松弛着的破旧衣服下显露出瘦骨嶙峋的躯体,那双鞋则沾满污泥。这一切都告诉人们这个农夫的生活状况,也显示了他的劳动的辛苦。

坐在旁边的是他的妻子,她是给丈夫送饭来的,现在丈夫吃完了饭,趁着晌午的片刻时分到树荫下来休息,她也就坐着歇一会儿。看上去她并不老,但从弯曲的腰背,可以看出她也是同样的疲劳困乏。生活的重担,使她过早地失去了容颜的光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她的眼神和表情,她凝视着前方,但似乎什么也没看,神情麻木发呆,这种漠然的表情深刻地表现了十九世纪法国农村贫苦的生活现状和辛苦劳动对人的精神的巨大的影响,激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3
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桌球》

《桌球》是一幅大场面的风俗画,可谓法国一个阶层生活的缩影,画中人物神态自如且真实,富有生活情趣,人物个性鲜明且生动,连小动物都可爱如真,画家以对生活入微的观察,运用古典细腻的造型方法,再现了不同人物、不同衣着和不同环境道具,具有不同的空间感和质感。

在这幅画中,布瓦伊以极熟练的笔法与色彩,描绘了市民阶层的生活与风貌。
在一个桌球俱乐部里,数十人集中在一起,打球,聊天,玩耍。

其场景被画家处理得井井有条,人物刻画体现出新古典主义画风的完整细致。
色彩严谨,素描一丝不苟,成为一幅古典风味极浓的风俗画。

4
达维特《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

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画作再现了1799年——1802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拿破仑率领4万大军,登上险峻的阿尔卑斯山,为争取时间抄近道越过圣伯纳隘道,进入意大利的情景。

拿破仑军队进入意大利后,给那里的奥地利干涉军队出其不意的打击,最终获取马伦哥战役的胜利。由此可以看出画家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

本画的妙处在于,远景的简约和近景的细腻,色彩的冷暖对比极为强烈,人物和战马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对于这个理想化的形象,拿破仑本人也十分满意。

5
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


《不相称的婚姻》描绘了一青春少女与一老者结合的爱情悲剧。

老者被画家描绘得苍老憔悴,而少女则面色红润,充满青春活力。画家以同情少女的笔调,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这件作品色彩简洁,极注意明暗、冷暖的对比关系,手法写实,因而人物性格鲜明。画面以近景特写人物构图,集中表现一位风烛残年的将军娶一位少女为妻的情节,而这一丑恶的行为恰恰是在庄严的教堂中举行。

画家以特写式的构图,展开一个结婚场面:神父将结婚戒指戴到一个年仅十六七岁的新娘的手上,而她身旁的“新郎”则是一个可以作她祖父的白发老头。他手持蜡烛,目光斜视在神父要给新娘戴的戒指上。新娘低头无奈,右手无力地拿着蜡烛。她的眼皮浮肿,昨夜痛哭了一宵,仍然逃脱不了这种厄运。新郎的头上尚有几根稀疏的白发,他脸皮松弛,眼睑塌陷。而右角上那个神父的身影,以细腻逼真的半边形象,被处理在全画的暗处。画家抓住了这种病态的婚姻,揭示了卑劣的社会交易和对妇女的摧残。

有趣的是,在画面的背景处,画家画了一群参加婚礼的人们。右半边显然尽是些与新郎有同样地位的“亲属”,这些形象十分可憎。而左边的背景处,却画了与右边截然不同的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双手交叠于胸前,目光严峻,审视着这幕丑剧。这就是画家自己。普基寥夫取意大利画家的传统而变通之,把自己的肖像纳入画中,并对画上的事件表现出一种姿态,以显示艺术家的愤懑心情。

在《不相称的婚姻》上,所有人物都画得很大,有的如真人大小,似乎画家故意把这幕实情展露在观者的眼前。画家揭示了这种病态的婚姻和卑劣的社会交易以及对妇女的摧残。据说画中新娘正是画家的未婚妻,新娘背后那位双手交叉在胸前,用审视、严峻谴责的目光注视这幕人间丑剧的人就是画家自己。

6
拉斐尔《雅典学院》

雅典学院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兴办的。

拉斐尔在这幅巨型壁画中,描绘了当时这个学院里的哲学家、科学家以及艺术家们进行学术探讨的热烈场面。

画面中央边走边议的是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斯多德,他们在激烈地争论着。虽然,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在他兴办雅典学院时已不在人世了,但画家为了表现哲理的继承性,还是在左边的一组人物中画出了苏格拉底。而右边的则是天文学家托勒密,弯着腰在画几何图形的则是阿基米德,在他们的后面,戴着暗色无檐帽的是画家本人。左边的下方是以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为核心的一组人物,还有一个伊斯兰教学者叫阿维洛依。在台阶上坐着沉思的是赫拉克利特,离他不远躺着第奥根……这样众多的人物、宏伟的场面、各种不同的形象性格,各种交错纵横的内在联系,拉斐尔竟能以严谨的布局和精心设计的层层深入的圆拱门古典建筑为背景的构图,表现得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足见画家的艺匠才智,非同凡响。

7
柯罗《珍珠女郎》

在《珍珠女郎》这幅作品中,柯罗描绘了一个青年女子的形象,画面中的青年女子头戴着用树叶编织的头圈,光线从头顶上方照射下来,一片树叶在她的前额上投下了影子,女子的表情安洋平静、端庄大方。

画面中的人物面部形象、从造型方面上来看,青年女子的头部造型包含有五官型和额骨、颧骨等,极美的五宫形状刻画的非常细腻,从眼睛上的刻画来看,青年女子一双明亮的眼睛正在注视着前方,眼中那一一丝丝的凝视,表现了青年女子专注的神韵。

画面中青年女子,一双白暂的双手,虽然只露出一小部分,但是却给人一种柔软的视觉效果。

《珍珠女郎》是一幅色彩优美的肖像杰作,它描绘一个戴着用树叶编的“花环”的青年女子。一片树叶在她的前额投下了影子,观众把这个影子误认作珍珠。这虽是一个错觉,却包含着对这幅画的真理性的判断。

8
夏尔丹《吹肥皂泡的少年》

《吹肥皂泡的少年》是夏尔丹早年的一幅风俗画:一个衣着破旧但不失整洁的少年正在从室内向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还有一个孩子,看上去仅有3、4岁,正惦着脚扒着窗台使劲从室内向室外观看。

这幅画题材非常普通,情境极为单纯,这是一种清闲、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孩子们自然、淳厚、善良的美好情感。

9
约瑟夫·玛丽·维安《贩卖孩子的商人》

画中女主人被刻划得高贵而矜持,女商人则从提篮里抓出一个带翅膀的小男孩(无疑这是小天使),构成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场面。

如果说画家描绘的是当时社会现实的话,那么那个正在被贩卖的长着翅膀的孩子,无疑又给作品增添了扑朔迷离的色彩。

整理自网络

本文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