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丨陈立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必备要点

 pharl 2019-07-25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社区应用较为广泛,但其具有一定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他副作用。在第29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陈立伟教授向与会者分享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社区应用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特点

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方法包括Vaughan Williams分类法、改良Vaughan Williams法,如下图所示。

干货丨陈立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必备要点

Vaughan Williams分类法。

干货丨陈立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必备要点

改良Vaughan Williams分类法。

二.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 奎尼丁

奎尼丁用于治疗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常用于房颤和房扑、转复和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是重要的转复心律的药物之一。

奎尼丁的心脏毒性较为严重,中毒浓度可致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奎尼丁抑制α受体,扩张血管,减弱心肌收缩力,可引起低血压。偶见奎尼丁晕厥或猝死的严重不良反应,少数可出现血小板减少,部分有药物热。

2.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属于窄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外科手术、麻醉等引起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是急性心梗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昏、嗜睡或激动不安、感觉异常。大剂量可出现心动过缓、心脏停搏。

3. 美西律

美西律的临床应用与利多卡因类似,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对心梗后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该药不良反应主要与剂量相关,可出现胃肠道不适,长期口服有神经症状,如眩晕、视力模糊、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意识障碍和抽搐等,偶有皮疹和肝功能损害,少数有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4. 普罗帕酮

普罗帕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室上性早搏、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及房颤有很好的转复作用。

普罗帕酮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引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衰,增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猝死风险。

5. 普萘洛尔

普萘洛尔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作用较小,主要用于控制室率。对与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效果良好,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

其不良反应包括可致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诱发心衰等,可加重抑郁,也可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此外,其对糖代谢有一定影响。

6. 胺碘酮

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较好,亦可用于房颤、房扑转复窦律。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用药时间相关。常见心血管反应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低血压、心功能不全,个别患者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0.5%~1.5%),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长期应用可见眼角膜褐色微粒沉淀。

7. 维拉帕米

维拉帕米为窄谱抗心律失常药,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维拉帕米可加重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衰等,加速L-G-L综合征伴房颤或房扑的旁路传导,而致心率增快。其可致头晕或眩晕,偶可致肢冷痛、麻木或烧灼感,及血催乳激素浓度增高或溢乳。

三. 社区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及处理

1. 窦性心动过速

去除病因,视情况应用β受体阻滞剂。

2. 室上性早搏

去除病因,随诊,结合动态心电图结果及症状严重情况,加用β受体阻滞剂。

3. 室性早搏

去除病因,区分室早类型(良性、恶性),选用Ib、Ic及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使用腺苷、维拉帕米、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5. 室性心动过速

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选择复律或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Ib、Ic及III类药物。

6. 房扑、房颤

转复心律:使用Ia、Ic及III类药物。控制室率:使用II类、IV类及洋地黄类药物。

四. 相互作用及联合用药

1. 相互作用

(1)地高辛

奎尼丁、钙拮抗剂、胺碘酮可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心律平可降低地高辛血药浓度,膜稳定剂则无影响。

(2)胺碘酮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可升高胺碘酮血药浓度,有报道称硝苯啶也会增加胺碘酮浓度。

(3)β受体阻滞剂

维拉帕米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致浓度增加。氟卡胺与β受体阻滞剂具有协同作用,浓度均增高。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少肝脏血流增加利多卡因浓度。

(4)其他注意事项

◆ Ia类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被Ic类放大,心脏毒反应加大,一般不联合;

◆ Ia类药物可引起QT间期延长,不能与复极抑制剂合用;

◆ Ia类药物与III类溴苄胺合用可引起血压下降;

◆ 奎尼丁与钙拮抗剂合用时,由于α受体阻滞作用的叠加致血压下降,对心功能抑制相加;

◆ 丙吡胺不能与洋地黄合用;

◆ Ic类药物一般不与其他类药物联合使用。

2. 联合用药

洋地黄+奎尼丁:是最早的联合治疗房颤和房扑的药物。

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二者在抑制房室结功能上有协同作用,且可抵抗负性肌力作用。

洋地黄+钙拮抗剂:不用,后者提高前者的血药浓度。

奎尼丁+维拉帕米:对房颤的治疗效果较好。

少见组合:胺碘酮+奎尼丁/美西律/丙吡胺等。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刘明玉┆美编 高红果┆制版 田新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