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伟人的“成才之方”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7-26

思绪飞舞。

说到成才,不得不感叹苏轼是千年一遇之奇才,他集儒、释、道于一身,医学、饮食、天文、地理皆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方面皆有深厚造诣。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能像苏轼那样长袖善舞,在多个领域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令人叹为观止。

当代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写道:“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这些品质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数见。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生不渝。”千百年来,人们崇拜着、喜欢着、研究着苏轼,都想知道他究竟是如何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能冠军”。研究表明,苏轼确有过人的天赋,但历史上有天赋的人不少,后天培养不当淹没的也不少,苏轼却能脱颖而出当属不易,当然也有一些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原因。

温馨家庭 孕育天才少年

程夫人教子。

苏轼之所以成才,其成功原因除了他的天赋外,还同苏家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苏轼出生之时,其喜好游历的父亲苏洵早已幡然悔悟,决心要以文章扬名天下,其母亲程夫人也已经开始打理丝绸生意。经过几年的努力,苏家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三苏父子读书也有了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洵和妻子程夫人合力培养了一个天才。苏洵培养了苏轼读书的兴趣,也根据自己多番考试的经验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并严格督促苏轼学习。据史料记载,苏轼小时候也不喜欢读书,苏洵没有一味地干着急,而是故意在“南轩”书房读《战国策》,读得津津有味,饭桌上眉飞色舞地讲书里的故事,苏轼听得认真,苏洵却把书故意藏了起来。苏轼经过好一番寻找才找到书,偷偷阅读觉得比蜜还甜。

等到苏轼有了读书的兴趣,苏洵又对他进行了严格的辅导,就连多年之后苏轼的梦里都怕因为没有完成阅读任务而遭到父亲的责罚。另一方面,程夫人又言传身教,担当了苏轼人生导师的角色,通过“读书明理,学史明志”的教育,让苏轼立下了“奋厉有当世志”的志向。

有了志向还不够,苏轼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像几十万字的《汉书》,他年轻时就在眉山抄了两遍,中年谪居黄州又抄了一遍,这不仅让他加深了记忆,还不经意间成为了一代书法家。当苏轼被贬谪儋州后,也用抄书背书方法教育儿子苏过。事实证明这种抄书背书的方法是老苏家儿孙学习致胜的法宝之一。

更令人羡慕的是,苏轼还有始终和自己一起成长的弟弟苏辙,苏轼率真豪放,苏辙温厚谦和,兄弟二人在进京赶考之前一直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在丁忧期间,兄弟两人把时间主要用在学习史书和诗文上,“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兄弟之间感情深厚,还有许多书信往来,谈论政治、家事、前途,这些都能相互促进。苏辙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追忆说:“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兄弟二人所有的乐趣都在书中,连做梦梦见的都是在读书求知,可见苏轼勤奋刻苦读书,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难能可贵的是,苏轼的学习还不是那种读死书式的学习,他在学习之余还学会了玩耍,同时在玩耍中进一步学习。可以说,眉山的大街小巷、广大乡野,甚至是牛背上到处可以寻觅苏轼读书的身影,苏轼的诗句“我卧读书牛不知。”就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可以说,苏轼从七八岁开始读书,到18岁结婚,整整10年的时间,他浸润在书的海洋中,他有选择性的吸取精神养分,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学识,还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坚持“恒学” 终成全才

三苏祠一角。

俗话说:“一个人能否成功,还要看他交了什么样的朋友。”对于苏轼来说也是一样的,苏轼的“朋友圈”很广泛,他的身边始终围绕着一群散发着正能量的人,相互促进着前进。

苏轼的老师是张之平、欧阳修、陈希亮等这样优秀的人,像欧阳修在当时已经是名动朝野的大学者、大文人,是会试的主考官。他非常欣赏苏轼,常常与苏轼谈论古今,同年进士、师生也常常聚会宴饮,席间总有诗文酬和。这种与名师、才俊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促进了苏轼学问和才情的大发展。

其次,苏轼的学生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像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等人组成的“苏门六学士”,都是某一方面的佼佼者,他们亦师亦友,相互交流学习进步。除此以外,苏轼还有令人羡慕的知交圈,拥有诗书画酒好友、佛道好友、市民朋友以及农民朋友。众多好友就犹如众星捧月一般围绕着苏轼,让苏轼不仅懂学习,更懂生活,也更容易进步。

苏轼还爱在游历中学习,他一生任官许多地方,在旅途中,在新的工作地,他都能很好地把握学习的机会,观照自然、跟各地人来往交流,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思想,并用言谈或者文字表达出来。可以说,苏轼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苏轼倡导“恒学”,因为时光易逝,要想在有生之年多读书,必须持之以恒,天天不间断地学习。黄庭坚无意间说了一句:“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苏轼深有同感,大为推重,非常认真地记录了下来,使其得以传之久远,甚至常让人错以为是苏轼的原创。他之所以专门记下这一条,或许正因为这一句“三日不读书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代表了他的心声。

这样的学习心态不止是在平常,还在苏轼落难之时体现,即使被贬,他还勤于研究治学。苏轼一生三起三落,在被贬谪被流放时,他的学习生活依然很充实,他为《易经》、《尚书》、《论语》做注疏,研究医药,研究宗教等。别人遭逢厄运多半是悲观失意的,而苏东坡依然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创作的激情,实在难能可贵。正因为如此,苏轼才能被人们称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成为世所罕见的“集大成”者。

RECOMM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