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语》之言行一致真君子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07-26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逮”是赶上、跟上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古代的人很少轻易许诺,说大话,就怕到时候自己的行动跟不上,做不到。正如《礼记.表记》中所说“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君子与其因为轻易许诺而被责难、引发灾祸,宁可不去许诺而被埋怨。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的本意是限制进食,省吃俭用,其中也有约束、谨慎、守礼,不放纵,说话不随意的意思,孔子说能做到“约”,而行为上有失德、过失的人,很少。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关于言与行的问题,在《论语》中有很多相关的言论,后边司马牛问“仁”的时候,孔子回答他说“仁者,其言也訒”,谈的也是说话谨慎的问题。

我们看这段话,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并不是君子的口才不好或者结巴之类的,其中“欲”字,表达了君子修身的愿望和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做到少说话、多做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