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钻牛角尖

 子和先生 2019-07-29

今天和大家聊聊读书和学习经典的事情。前段时间,我和易友在网上切磋论道时,有人质疑《道德经》是渣滓糟粕之说。平常与人交流,偶有这种声音,也并不意外。

我们且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质疑者说: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但他却洋洋洒洒写下五千多言,岂不是自打嘴巴,虚伪至极?

接着,他引用了古代的一个故事,是讲齐桓公与一个车轮匠的对话,大致如下: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

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

又问:“圣人还在吗?”

桓公说:“已经死去了。”

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

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轮孔宽舒则滑脱不坚固;轮孔紧缩则轮辐滞涩难入。只有不宽舒不紧缩,才能手心相应,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这里面有规律,但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质疑者评价说:这个故事所要阐述的道理,就是凡是能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都只不过是道的渣子而已。既然如此,《道德经》五千多字,也不过就是渣子而已,有什么写的必要,又有什么学的必要?

//

看到这里,可以请各位朋友开始思考,这个类比正确吗?

当时,我是这么回应的:你实在歪曲了老子的本心。老子是为了方便我们后人理解“道”才写《道德经》的,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固然世间大道和万事万物是从无到有的,文字的层次比不上实相,但我们学习和认识大道和事物的过程,却是从有到无,从文字到实相的。

老子这样的得道人可以明心见性,直接看清事物的本质,而我们大部分人却是没有如此智慧的。制作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我们可以反复实践而获得,大道却是我们常人难以去实践获得的。

因此,我们只能通过表象去观察事物,只能通过文字去认知大道。是以老子明知“道可道,非常道”,却还是要写下《道德经》,只是为了方便我们这些后人,去通过文字了解大道而已。

而且,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通过文字层面的《道德经》有不同的收获。《道德经》虽是大人之学,但即使是贩夫走卒,亦能从中获取智慧和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说到这里,你还认为《道德经》是可有可无的吗?如果说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全是渣子而要将其放弃,那世间将不存在任何有价值的学术,因为全部都是“文以载道”啊!

从文字到我们自身的认知,是从有到无;文字有没有价值,也涉及到有和无的问题。关于有和无的相互关系,《道德经》里已有明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不能厚此薄彼,有所执着。

//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上面的质疑者所提出的问题,其实是每一个最初学习《道德经》的人候都会去思考、也应该去思考的疑惑。

我们做学问,是为了追求身心的清静自由,千万不要给自己套一个更大的枷琐。“破我执易,破法执难”,千万不要为了破“我执”,而给自己套了更大的“法执”。

因此,既不要执着于空,也不要执着于有。二者是同时存在的,并不是二选一的问题,而且两者各有妙用,让我们再次以《道德经》的名言来结束本文吧:“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