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望诊知识点总汇(1)

 金坛区 2019-07-29

      身望诊,又称整体望诊,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的神气、色泽、形体及姿态等进行整体观察,借以了解机体精气的盛衰、脏腑功能的强弱,作为辨别疾病性质、推断病情预后的依据。

一、望神

(一)神的概念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神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神,即“神气”,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神志”,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望神,是指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健康状态、了解病情的方法,这里既包括对脏腑功能活动表征的观察,也包括对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状态的审察,是对神气与神志的综合观察判断。

(二)望神的原理及意义

    神的产生来源于先天之精,即父母之精的结合孕育了生命,才产生了神。《灵枢。本神》指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同时,神又必须依赖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充养,才能维持健旺的神气状态,故《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其次,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均是神的物质基础,只有当气血津液充足,脏腑组织功能正常,人体才能表现出良好的神气状态。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营卫生会》亦云:“血者,神气也。”再则,神作为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独立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方可神旺,此即《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形与神俱”之意。

    由此可见,神的产生与人体精气、脏腑功能及形体的关系十分密切,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若体健神旺,则说明精气充足,津血调匀,抗病力强,即使有病也多属轻病,预后较好;若体弱神衰,则说明精气亏虚或津血损伤,抗病力弱,有病多重,预后较差。故《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三)望神的主要内容

    神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状态总的体现,其表现可以通过人的目光神情、面色表情、语言声音、体态举止、呼吸气息、舌象及脉象等诸多方面彰显于外,其中尤以两目、面色、神情及体态的表现为观察的重点。

    1.望神的重点

    (1)两目:《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云:“人之神气,栖于二目。”说明两目最易传神。因为,目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地,《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系通于脑,其活动直接受心神支配,《灵枢·大惑论》说:“目者……神气之所生也。”所以,观察两目对于望神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若目光炯炯,精彩内含,两眼运动灵活,为有神,说明脏腑精气充足;若目无光彩、晦暗,两眼运动呆滞,为无神,说明脏腑精气虚衰。

  (2)面色:人体面部皮肤的色泽,亦是神气外现的重要征象。心主藏神,其华在面,故面部皮肤的颜色及光泽的变化,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心神健旺与否。皮肤荣润,红光满面,为神气充盛之象;皮肤枯槁,面色晦暗,乃神气衰败之征。故《医门法律,望色论》说:“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

    (3)神情:所谓神情,是指精神意识和面部表情的综合体现,是心神和脏腑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若神志清晰,思维有序,表情自然,表明心神健旺;反之,若神识不清,思维紊乱,表情淡漠,表明心神已衰。

    (4)体态:人体的形体动态,也是反映神之盛衰的主要标志之一,因为形体的强弱胖瘦、动态的自如与否,均与脏腑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凡形体丰满,动作敏捷,转摇自如者,多属精气充盛;若消瘦枯槁,动作迟缓,转侧艰难者,多属精气衰败。

    此外,临床察神除上述重点观察方面外,还需结合其他诊法,对语言、呼吸、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即所谓“声贵有神”“舌贵有神”及“脉贵有神”等。

    2.的判断临床上一般将神的表现概括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五类,作为判断病情的轻重、预后的重要依据。

    (1)得神,又称“有神”。其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红润,表情自然;肌肉不削,体态自如;动作灵活,反应灵敏;呼吸均匀。得神说明精气充盛,体健神旺,是健康的表现;若病而有神,则表明脏腑功能不衰,正气未伤,病多轻浅,预后良好。

    (2)少神,又称“神气不足”。其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嗜睡健忘;目光乏神,双目少动;面色淡白少华;肌肉松弛,倦怠乏力,动作迟缓;气少懒言,食欲减退等。少神多由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退所致,多见于轻病或疾病恢复期的患者;素体虚弱者,平时亦多出现少神。

    (3)失神,又称“无神”。可见于久病虚衰或邪实神乱的重病患者。

    精亏神衰而失神: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目暗睛迷,瞳神呆滞,或目翻上视;面色晦暗无华,表情淡漠;肌肉瘦削,大肉已脱,动作失灵;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呼吸异常,气息微弱。提示人体精气大伤,脏腑功能严重受损,机能衰竭,预后不良。

    邪盛扰神而失神: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或猝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二便闭塞。多因邪陷心包,内扰神明;或因肝风夹痰,蒙蔽清窍。皆属病情危重。

    (4)假神,是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衰竭,突然出现神气暂时“好转”的假象,并非佳兆,古人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如本已神识不清,却突然精神转佳,语言不休,想见亲人;本已目光晦暗,却突然目似有光而浮露;本已面色晦暗枯槁,却突然颧赤如妆;本已久病卧床不起,却忽思下床活动;本来毫无食欲或久不能食,而突然食欲大增或主动索食。假神说明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阳即将离决,常为临终前的征兆。

   (5)神乱,是指神志意识错乱失常,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淡漠痴呆,狂躁妄动,猝然昏仆等,多见于脏躁、癫、狂、痫等患者。

    焦虑恐惧:患者常表现为焦虑不安,心悸不宁,或恐惧胆怯,不敢独处一室等。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可见于脏躁等。

    淡漠痴呆:患者表现为神识痴呆,表情淡漠,喃喃自语,哭笑无常。多因忧思气结,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常见于癫病或痴呆等。

    狂躁不安:表现为狂妄躁动,呼笑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甚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妄行不休,力逾常人。多因暴怒化火,炼津为痰,痰火扰神所致,常见于狂病等。

    猝然昏仆:表现为猝然仆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口出异声,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多与先天禀赋因素有关,因肝风夹痰,蒙蔽清窍所致,常见于痫病。

(四)望神的注意事项

    临证望神,除了对上述各种神气的表现进行认真观察以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以神会神: 患者神的表现往往在无意之时流露最真,故医生在接触患者之初,便要做到静心凝神,仔细观察,以医者之神会病者之神,才能达到“一会即觉”的境界。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重视对患者神气盛衰的第一直觉印象,在短暂的时间内,便能对患者健康状态和病情轻重做出初步估计。

    2.神形相参: 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舍,望神是对整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把握,故临床望神必须做到神形相参。一般而言,体健则神旺,体弱则神衰。当神形表现不一时,更应注意综合判断。例如,久病形赢色败,虽神志清醒,亦属失神;新病神昏,虽形体丰满,亦非佳兆。

    3.审慎真假: 假神见于垂危患者,其“好转”的特点是突然“好转”、局部“好转”,所表现的“好转”的假象与整体病情恶化不相符合,一般为时短暂,且病情迅速恶化。而重病患者经治疗后的好转多表现为逐渐好转,并与全身状态的改善相一致,好转呈持续恢复。

    4.明辨得失: 神乱与失神的患者都有神志异常的表现,但临床意义有所不同。失神所见神昏谵语、循衣摸床等,一般出现于全身性疾病的危重阶段,是脏腑功能严重衰败的表现,属病情重笃;神乱之神志错乱的表现多反复发作,缓解时常无“神乱”现象,是疾病某一阶段心神受扰的表现,并不标志着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发作时所出现的“神乱”症状仅作为相关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临床上还须结合其他四诊的信息综合分析。

二、望色

    望色,是指观察人体皮肤色泽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又称“色诊”。色是颜色,即色调变化;泽是光泽,即明亮度。除了皮肤色泽之外,望色还包括对体表黏膜、排出物等颜色的观察,但在临证过程中望色的重点是面部皮肤的色泽。

    望色诊病的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十分强调望色对于临床的重要性,指出诊病必当察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内容上,《素问·五脏生成》具体描述了五脏常色、善色、恶色等表现,《灵枢·五色》对面部分候脏腑的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后世医家也普遍重视色诊在临床诊病中的运用,在历代诸多医著中对望色论述甚多,使之得以逐步丰富完善。

(一)望色的原理及意义

    1.望面色的原理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说明面部色泽是由气血上荣于面而成。由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特别是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分布于面,故面部的血脉丰富,脏腑气血充盈而为之所荣。同时,面部皮肤色泽变化易于观察,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映出来,因而临床将面部作为望色的主要部位。

    2.望色、泽的意义

    (1)颜色:一般将皮肤的颜色划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色调,颜色可以反映气血的盛衰和运行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病证。五脏之气外发,五脏之色可隐现于皮肤之中,当脏腑有病时,则可显露出相应的异常颜色。

    (2)光泽:皮肤的光泽是脏腑精气盛衰的表现,《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说明人体的皮肤随着精气的充养而有光泽,而精气是由脏腑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因此,肤色的荣润或枯槁,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凡面色荣润光泽者,为脏腑精气未衰,属无病或病轻;凡面色晦暗枯槁者,为脏腑精气已衰,属病重。

    《四诊抉微》说:“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临床所见凡有色有气,表示脏腑精气内藏未衰;若有色无气,表示脏腑精气泄露衰败。气与色相比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比色更为重要。五色之中,凡明润含蓄为气至,晦暗暴露为气不至,正如《望诊遵经》听说:“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临床诊病时,必须将泽与色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3.面部脏腑分候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面部的一定区域与某一脏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故而通过观察面部不同部位色泽的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情况。面部分候脏腑的方法,按照《黄帝内经》的有关论述,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灵枢·五色》所提出,其方法是对面部的不同部位进行命名,分别配属不同脏腑;另一种是《素问·刺热》所提出,以面部分候五脏,其对应关系为: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部候肾。通常而言,《灵枢·五色》分候法多用于内伤杂病,《素问·刺热》分候法多用于外感热病。尽管面部分候脏腑的方法,可作为临床诊病的参考,但应用时不可拘泥,应以观察患者面部整体色泽变化为主,分部诊察为辅。

(二)常色

    常色,是指人体健康时面部皮肤的色泽。我国正常人的常色特点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即是面部红润之色隐现于皮肤之内,由内向外透发,是胃气充足、精气内含的表现,故《四诊抉微》说:“内含则气藏,外露则气泄。”明润含蓄,即面部皮肤光明润泽,神采内含,是有神气的表现,说明人体精气充盛,脏腑功能正常。《望诊遵经》云:“光明者,神气之著;润泽者,精血之充。”

    由于体质禀赋、季节、气候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个体面色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常色包含主色和客色两部分。

    1.主色:个人生来所有、一生基本不变的肤色,称为主色,属于个体肤色特征。多由于种族、禀赋等原因影响,导致个体肤色出现偏青、赤、黄、白、黑的差异,如某些家族性肤色偏白、偏黑等。正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说:“五脏之色,随五形之人而见,百岁不

变,故为主色也。”

    2.客色:因季节、气候、昼夜等外界因素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化的肤色,称为客色。如春季可面色稍青,夏季可面色稍赤,长夏可面色稍黄,秋季可面色稍白,冬季可面色稍黑。正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所说:“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推迁不常,故为客色也。”

(三)病色

    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称为病色。凡面色晦暗枯槁或暴露浮现,皆属病色。晦暗枯槁,即面部肤色暗而无光泽,是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的表现;暴露浮现,即某种面色异常明显地显露于外,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如肾病患者出现面黑暴露,枯槁无华,即为真脏色外露,或如假神之颧赤泛红如妆,为虚阳浮越之兆。

  1.病色善恶

     根据有无光泽,病色分为善色与恶色。

     善色: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亦称“气至”。

     恶色:凡五色晦暗枯槁者为恶色,称“气不至”,预后较差。

    《素问·五脏生成》中形象地描述: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青如草兹、赤如衃血、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炲。 

    注:豕膏(shǐ gāo):猪油。草兹(cǎo zī):枯死的青草。衃(pēi)血:瘀血。黑如炲(tái):炲,烟煤色,指灰黑枯槁的颜色。喻肾的真脏色。

    善色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多见于新病、轻病,其病易治,预后较好。如黄疸患者面色黄而鲜明如橘皮色,即为善色。

    恶色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多见于久病、重病,其病难治,预后不良。如鼓胀患者面色黄黑、晦暗枯槁,即为恶色。  

    2.五色主病根据患者面部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称为五色主病,又称“五色诊”。关于五色主病在《黄帝内经》即有丰富记载,如《灵枢·五色》云:“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亦云:“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说明五色变化不仅可以代表不同脏腑的疾病,而且可借以推断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

    (1)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由于寒邪凝滞,或气滞血瘀,或因疼痛剧烈,或因筋脉拘急,或因热盛动风,致脉络阻滞,血行不畅,故见青色。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多属阴寒内盛、疼痛剧烈,可见于寒盛所致的骤起脘腹疼痛患者,如寒滞肝脉等证。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多属心阳不振、心脉闭阻之象,可见于胸痹、真心痛等患者。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属心气、心阳虚衰,心血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兼,又称苍黄)者,多属肝郁脾虚、血瘀水停,可见于鼓胀,或胁下癥积的患者。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或欲作惊风之象,可见于高热抽搐患儿。

    (2)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真寒假热之戴阳证。

    患者面色红赤,多因热迫血行,面部脉络扩张充盈,血色上荣于面所致。其中满面通红、目赤,为实热证,因热性炎上,血行加速而充盈于面,可见于脏腑火热炽盛或外感邪热亢盛患者;午后两颧潮红,为虚热证,因阴虚阳亢,虚火上炎所致,可见于肺痨病等患者。

    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时而颧赤泛红如妆、游移不定,为戴阳证。是因久病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浮越所致,属真寒假热之证,多见于久病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患者,为病情危重征象。

    (3)黄色主脾虚、湿证。

    患者面色发黄,多由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不足,无以上荣于面所致;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以致脾土之色外现而见面黄。

    面色黄而枯槁无光,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因脾胃虚衰,无以运化水谷精微,气血化生无源,机体失养所致。

    面色黄而虚浮者,称为黄胖,属脾虚湿蕴。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所致。

    面目一身俱黄者,称为黄疸。其中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称为阳黄,多由湿热蕴结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称为阴黄,多因寒湿困阻而成。

    (4)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

    虚证患者见面色白,是因气血亏虚,或失血、夺气,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寒证患者见面色白,是因寒凝气收,脉络收缩,血行迟滞;或阳气虚弱,推动无力,以致运行于面血液减少,故亦见白色。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气血不足,或见于失血患者。

    面色㿠白者,多属阳虚寒证;㿠白虚浮者,则多属阳虚水泛。

    面色苍白伴大出血者,为脱血;面色苍白伴四肢厥冷、冷汗淋漓等,多属阳气暴脱之亡阳证。

    (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疼痛。

    肾属水,其色黑,故肾虚患者多面见黑色。肾阳虚衰,阴寒内盛,血失温养,或寒凝经脉,瘀阻不通则痛,或阳虚水饮内停,皆可导致脉络拘急,血行不畅,故寒证、痛证、血瘀、水饮患者皆可见面色黑。

    面色黧黑晦暗,多属肾阳亏虚,为阳虚火衰,失于温煦,浊阴上泛所致。

    面色黑而干焦,多属肾阴亏虚,为阴虚内热,虚火灼精所致。

    面色紫暗黧黑,伴有肌肤甲错,多属瘀血,为瘀阻脉络,肌肤失养所致。

    眼眶周围发黑,多属肾虚水饮内停,或寒湿带下。

   (四)望色十法

    望色十法,是根据面部皮肤色泽的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十类变化,以分析病变性质、部位及其转归的方法。望色十法见于清代汪宏《望诊遵经》,其根据《灵枢·五色》中“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天,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归纳总结而成。

    (1)浮沉分表里:浮,是面色浮显于皮肤之外,多主表证;沉,是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多主里证。面色由浮转沉,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沉转浮,是病邪自里达表。

    (2)清浊审阴阳:清,是面色清明,多主阳证;浊,是面色浊暗,多主阴证。面色由清转浊,是病从阳转阴;由浊转清,是病由阴转阳。

    (3)微甚别虚实:微,是面色浅淡,多主虚证;甚,是面色深浓,多主实证。面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而致实;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而转虚。

    (4)散抟辨新久:散,是面色疏散,多主新病,或病邪将解;抟,是面色壅滞聚结,多主久病,或病邪渐聚。面色由抟转散,是病虽久而邪将解;由散转抟,是病虽近而邪渐聚。

    (5)泽夭测成败:泽,是面色润泽,主精气未衰,病轻易治;天,是面色枯槁,主精气已衰,病重难治。面色由泽转天,是病趋重危;由天转泽,是病情好转。

    (五)望色的注意事项

    1.排除非病理因素的影响气候、昼夜、情绪、饮食等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气血运行而使面色发生相应的变化,故临床望色时应注意排除这些非病理因素对面色的影响,以免造成误诊。

    (1)气候:如天热时面色可稍赤,因热则脉络扩张,气血易充盈于面;天寒时面色可稍白或稍青,因寒则脉络收缩,血行迟缓而运行于面减少。

    (2)昼夜:昼则卫气行于表,故面色更显光华;夜则卫气循于内,故面色略为沉暗。

    (3)情绪:如喜悦之时,神气外扬可致面色稍赤;抑郁之时,肝气不舒可致面色稍青;思虑之时,脾气结滞可致面色稍黄。

    (4)饮食:如饱食之后,胃气充盈,故面色稍红而光泽;过饥之时,胃气消减,故面色稍淡而少华;饮酒之后,脉络扩张,则易见面红目赤。

    2.注意色与脉症互参分析  临床望面色,常须结合患者的脉象、症状等表现,全面分析判断。通常情况下,疾病所表现的色、脉、症大多是一致的,如发热患者,面见红赤,脉亦数有力,伴见口干、尿黄、便秘等症,辨证当属实热证。但若患者虽面色红,脉却浮大而数、按之空虚无根,伴见发热反欲近衣被、口干反欲热饮等症,则属真寒假热证。因此,在诊病过程中,必须全面观察,综合分析,特别是在病情表现较复杂时,更需色、脉、症互参,方能做出准确诊断。

    3.综合判断病色生克顺逆前人根据五行理论,对病与色不相应时,提出按照五行生克关系以判断其顺逆,可作为临床诊病的参考。其方法是:若某脏患病,所见面色为其相生之色,则属顺证;若见相克之色,则属逆证。例如,脾病见面色赤,为顺证,其病较轻易治;脾病见面色青,为逆证,病多难治。必须指出,实际应用时不可过于机械,应当四诊合参,灵活运用。诚如《望诊遵经》所说:“倘色夭不泽,虽相生亦难调治;色泽不夭,虽相克亦可救疗。”

·  本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